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离子风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49911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1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离子风散热装置,属于散热领域;解决了诸如风扇或制冷片等传统散热装置在散热过程中存在的功耗大、易发生故障等问题;通过高压电场将空气分子电离,使带电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定向移动,形成稳定气流,产生离子风,经散热翅片将热量带走,实现降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离子风散热装置,属于散热领域;解决了诸如风扇或制冷片等传统散热装置在散热过程中存在的功耗大、易发生故障等问题;通过高压电场将空气分子电离,使带电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定向移动,形成稳定气流,产生离子风,经散热翅片将热量带走,实现降温。【专利说明】离子风散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散热领域,尤其是一种离子风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LED前照灯的普及与应用逐渐成为汽车照明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LED应用中却存在着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其散热问题。由于LED芯片的发光是光电转换的过程,且仅有20%?30%的输入功率被换为光能,其余的能量均以热量的形式被散发掉。LED芯片工作温度过高会导致其工作寿命缩短,并且会产生光衰以及色温漂移等严重问题。因此,对LED发光芯片进行热管理,合理控制其工作温度,使其正常工作,成为当前LED前照灯得以成功应用的关键。 目前,用于LED芯片的散热技术主要分为被动散热和主动散热两种形式。被动散热主要是通过安装散热翅片,利用自然对流的方式将热量传递至外部环境,这种散热方式仅适用于功率较小的LED芯片,对于像应用于汽车LED前照灯的这类功率较大的LED芯片并不适用。目前,LED前照灯大多采用主动散热方式,利用加装于芯片后部的散热风扇产生气流,将散热翅片上的热量通过强制对流的方式导出。虽然散热效果较为显著,但是存在着诸多缺点:一方面功耗较大;另一方面是工作可靠性较差,由于汽车在日常行驶中会产生大量机械振动,散热风扇这类回转部件,很容易在此种工作条件下出现故障,而风扇一旦出现问题,热量便不能被及时排出,就会导致LED芯片的光衰甚至损坏;此外,散热风扇面临着积尘这样不可避免的问题,致使运转阻力增大,功耗上升,甚至导致风扇停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离子风散热装置,能在较低的功耗有效降低LED前照灯芯片及其它需要散热的电子元件的温度,同时自身工作可靠、不易发生故障的散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一种离子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子发射极10、离子接收极20、喷泵外壳体30,所述喷泵外壳体30包括进口端31和出口端32,所述离子发射极10与所述离子接收极20位于所述喷泵外壳体30内部,依次设置在进口端31向出口端32方向,所述离子发射极10与高压电源正极或者负极连接,所述离子接收极20与地极相接。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离子发射极10上设有针状电极11,所述离子接收电极20由与所述针状电极11 一一对应的环状电极21构成。 进一步,所述针状电极11由耐腐蚀金属制成,所述环状电极21由导电金属制成。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离子发射极10上设有平行的线状电极12,所述离子接收电极20设有金属网23或者与所述线状电极12排列方式一致的金属部件22。 进一步,所述线状电极12由不锈钢丝制成,所述金属部件22的横截面为矩形或圆形。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喷泵外壳体30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进口端31的直径大于出口端32的直径。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离子接收极20固定在喷泵外壳体30内,离子发射极10与离子接收极20的距离可调节。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离子风散热装置还包括由绝缘材质制成的支架40。 本专利技术供一种离子风散热装置,用来替代传统的散热风扇,结合散热翅片,可以及时有效的将热量导出。 本专利技术通过施加于发射电极与接收电极之间的高压电场,将空气分子电离,使其带电成为离子,带电的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定向移动,形成稳定的气流,从而产生离子风,再由流体喷口提高速度,经过散热翅片,将热量带走,从而实现降温。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可以在很低的功耗下,对发热元件进行散热,相对于传统散热风扇,气流导向性更好,坚固耐用,抗震动,工作可靠性高。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离子发射极,11.针状电极,12.线状电极;20.离子接收极,21.环状电极,22.金属部件,23.金属网,30.喷泵外壳体,31.进口端,32.出口端;40.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离子风散热装置,包括离子发射极10、离子接收极20、喷泵外壳体30和支架40,喷泵外壳体30由绝缘材料制成,包括进口端31和出口端32,离子发射极10与所述离子接收极20位于喷泵外壳体30内部,由进口端31向出口端32方向依次固定;进口为管状,出口为气流喷口,为锥状,截面面积向出口端方向逐渐减小;离子接收极20固定在喷泵外壳体30的管状进口内,离子发射极10与离子接收极20的距离可调节;支架40为绝缘材质,用于固定喷泵的位置。 根据图1,离子发射极10上面安装有按照几何阵列形状布置的针状电极11,由耐腐蚀金属制成,其布置形式不仅仅限于图1所示,还可以有其他阵列形式,在此不进行详举; 离子接收极20,固定于喷泵外壳体30内部,与地极相接,由与阵列针状电极11布置形式一致并一一对应的环状电极21组成,环状电极21材质为导电金属; 当发射端施加高压时,针状电极11尖端会产生较高的场强,将空气分子电离,使其带电,带电的空气分子在电场力作用下,会向接收端运动,并撞击其他未电离的空气分子,使其沿同样方向运动,形成气流,当气流通过喷泵外壳体30出口端的流体喷嘴时,由于通路截面变窄,气体流速便会增加,同时气流导向性更好,结合散热翅片,可以及时有效的将热量带走。 实施例2 根据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离子发射极10上面安装有并列平行布置的线状电极12,由不锈钢丝制成,采用并列平行等距的方式进行布置; 离子接收极20,固定于喷泵外壳体30内部,与地极相接,由金属网23或者与平行线状电极12布置方式一致的导电金属板22组成,其形状可以为金属薄片或者是横截面为矩形、圆形或者其他形状的金属部件; 当发射端施加高压时,线状电极21周围会产生较高的场强,将空气分子电离,使其带电,带电的空气分子在电场力作用下,会向接收端运动,并撞击其他未电离的空气分子,使其沿同样方向运动,形成气流,当气流通过出口端的流体喷嘴时,由于通路截面变窄,气体流速便会增加,同时气流指向性更好,结合散热翅片,可以及时有效的将热量带走。 本专利技术不仅适用于像LED前照灯光源这类发热量较大的芯片,对于其他需要散热的电子元件同样适用。 所述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做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离子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子发射极(10)、离子接收极(20)、喷泵外壳体(30),所述喷泵外壳体(30)包括进口端(31)和出口端(32),所述离子发射极(10)与所述离子接收极(20)位于所述喷泵外壳体(30)内部,依次设置在进口端(31)向出口端(32)方向,所述离子发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子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子发射极(10)、离子接收极(20)、喷泵外壳体(30),所述喷泵外壳体(30)包括进口端(31)和出口端(32),所述离子发射极(10)与所述离子接收极(20)位于所述喷泵外壳体(30)内部,依次设置在进口端(31)向出口端(32)方向,所述离子发射极(10)与高压电源正极或者负极连接,所述离子接收极(20)与地极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华包伟伟王静蔡忆昔赵新杰张纯李慧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