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感应式触控基板,其包括基板、第一导电层、绝缘层和第二导电层,第一导电层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并形成回路的第一电磁感应线圈,第二导电层包括多条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并形成回路的第二电磁感应线圈,第一电磁感应线圈、绝缘层和第二电磁感应线圈依次设置于基板的同一侧上,且绝缘层将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绝缘分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将触摸屏嵌进显示面板中的技术手段,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电磁感应式触控基板具有厚度较薄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感应式触控基板,其包括基板、第一导电层、绝缘层和第二导电层,第一导电层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并形成回路的第一电磁感应线圈,第二导电层包括多条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并形成回路的第二电磁感应线圈,第一电磁感应线圈、绝缘层和第二电磁感应线圈依次设置于基板的同一侧上,且绝缘层将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绝缘分隔。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将触摸屏嵌进显示面板中的技术手段,使得本专利技术电磁感应式触控基板具有厚度较薄等优势。【专利说明】电磁感应式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平板显示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电磁感应式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触控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各种电子产品上。由于用户可以直接用手或者其他物体接触触控屏以输入信息,从而减少甚至消除用户对键盘等输入设备的依赖,方便用户的操作。 按照原理分类,触控屏包括电阻式触控屏、电容式触控屏、电感式触控屏和光学式触控屏等。其中,电感式触控屏是利用特定电磁笔中的线圈,通过改变和安装有激励线圈或感应线圈的触摸屏之间的空间距离,使触控屏上的电磁感应线圈产生磁场变化,从而产生微弱电流,触摸检测部分则通过计算得到触摸点位置。 现有技术的电感式触控屏通常采用外挂式的电感式触控板,外挂式的电感式触控板采用柔性电路板为载体,在柔性电路板上设置电磁感应线圈。外挂式的电感式触控板与显示面板组合形成电感式触控屏,致使电感式触控屏的整体厚度较大;电感式触控屏中用到的柔性电路板进一步导致产品的成本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嵌式的电磁感应式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磁感应式触控基板,其包括基板、第一导电层、绝缘层和第二导电层,第一导电层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并形成回路的第一电磁感应线圈,第二导电层包括多条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并形成回路的第二电磁感应线圈,第一电磁感应线圈、绝缘层和第二电磁感应线圈依次设置于基板的同一侧上,且绝缘层将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绝缘分隔。 其中,电磁感应式触控基板进一步包括设置于基板上的黑矩阵,第一电磁感应线圈和第二电磁感应线圈位于黑矩阵的正上方。 其中,第一电磁感应线圈包括沿第一方向平行设置的两条的第一感测电极和沿第二方向设置且连接两条第一感测电极的第一连接电极,第二电磁感应线圈包括沿第二方向平行设置的两条第二感测电极和沿第一方向设置且两条第二感测电极的第二连接电极。 其中,黑矩阵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条第一黑矩阵区域以及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多条第二黑矩阵区域,其中每一第一感测电极与一第一黑矩阵区域正对,第一感测电极的边缘不超出与之正对的第一黑矩阵区域的边缘,每一第二感测电极与一第二黑矩阵区域正对,第二感测电极的边缘不超出与之正对的第二黑矩阵区域的边缘。 其中,电磁感应式触控基板进一步包括与第一电磁感应线圈的一端--对应连接的第一滤波电容、与第二电磁感应线圈的一端—对应连接的第二滤波电容以及将第一滤波电容和第二滤波电容连接到参考电位的连接导线。 其中,电磁感应式触控基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第一滤波电容、第二滤波电容以及连接导线设置于非显示区。 其中,第一连接电极和第二连接电极设置于非显示区。 其中,电磁感应式触控基板进一步包括RGB彩膜,RGB彩膜形成于绝缘层或第二导电层上。 其中,绝缘层为有机绝缘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电磁感应式触控基板。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电磁感应式触控基板在基板的同一侧形成具有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并形成回路的第一电磁感应线圈的第一导电层和具有多条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并形成回路的第二电磁感应线圈的第二导电层,从而提供一种将触摸屏嵌进显示面板中的技术手段,使得本专利技术电磁感应式触控基板具有厚度较薄等优势。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磁感应式触控基板的电感结构图; 图2是沿具图1所示电感结构的电磁感应式触控基板的C-C向的剖视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电磁感应式触控基板所应用的电磁手写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参阅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电磁感应式触控基板100包括基板10、第一导电层20、绝缘层30和第二导电层40。第一导电层20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X延伸并形成回路的第一电磁感应线圈21 ;第二导电层40包括多条沿垂直于第一方向X的第二方向Y延伸并形成回路的第二电磁感应线圈41。第一电磁感应线圈21、绝缘层30和第二电磁感应线圈41依次设置于基板10的同一侧上,且绝缘层30将第一电磁感应线圈21和第二电磁感应线圈41分隔。 第一电磁感应线圈21包括沿第一方向X平行设置的两条第一感测电极211和沿第二方向Y设置且连接两条第一感测电极211的第一连接电极212。第二电磁感应线圈41包括沿第二方向Y平行设置的两条第二感测电极411和沿第一方向X设置且连接两条第二感测电极411的第二连接电极412。 基板10可以采用透明玻璃基板或者柔性树脂基板。基板10包括用于显示画面的显示区A和围绕在显示区A周围的非显示区B。第一感测电极211和第二感测电极212设置于显示区A,第一连接电极212和第二连接电极412设置于非显示区B。 本实施例中,电磁感应式触控基板100可以作为IPS (In-plane Switching,平面转换)、FFS (Fringe Field Switching,边缘场)、TN(Twisted Nematic,扭转向列)等显示装置的彩膜基板。因此,电磁感应式触控基板100进一步包括设置于基板10上的黑矩阵50,用于防止背光泄露,提高显示画面对比度,防止混色并增加颜色的纯度。由于通常黑矩阵采用含有黑色颜料的树脂材料,是不导电的,当黑矩阵50采用不导电材料制成时,第一电磁感应线圈21和第二电磁感应线圈22位于黑矩阵50的正上方。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黑矩阵亦可以采用亚氧化钛或金属铬等导电遮光材料,用于传递感测信号,如此以来,第一导电层20的第一感测电极211可以采用由亚氧化钛或金属铬等导电材料形成条状结构的黑矩阵。 黑矩阵50包括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多条第一黑矩阵区域51以及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多条第二黑矩阵区域52。每一第一感测电极211与一第一黑矩阵区域51正对,即每一第一感测电极211设置于一第一黑矩阵区域的上方,第一感测电极211的边缘不超出与之正对的第一黑矩阵区域51的边缘。每一第二感测电极411与一第二黑矩阵区域52正对,即每一第二感测电极411设置于一第二黑矩阵区域的上方,第二感测电极411的边缘不超出与之正对的第二黑矩阵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感应式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应式触控基板包括基板、第一导电层、绝缘层和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并形成回路的第一电磁感应线圈,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多条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并形成回路的第二电磁感应线圈,所述第一电磁感应线圈、绝缘层和第二电磁感应线圈依次设置于所述基板的同一侧上,且所述绝缘层将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绝缘分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