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制动系统机架结构件的焊接工装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24583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1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制动系统机架结构件的焊接工装。它包括矩形底架;该底架上的西侧平行设置有两个L座一,两个L座一朝西侧的定位面上的相同高度位置分别设置两个定位块,两个L座一上的定位块均为上下配置;该底架上的北侧平行设置两个L座二和一个L座三,两个L座二和一个L座三的定位面均在同一平面内且都朝向北侧;该底架上的东侧平行设置两个限位块;该底架上的南侧平行设置一个L座四和一个L座五,L座四靠近底架的西侧、L座五靠近底架的东侧,该L座四和L座五的定位面均朝向北侧;该L座五上的东侧上下设置两个挡块。它主要解决轨道交通结构件的装配定位焊接的技术问题,它能提高焊接制品的精度,保证其互换性,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制造成本,减轻劳动强度,保障安全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制动系统机架结构件的焊接工装。它包括矩形底架;该底架上的西侧平行设置有两个L座一,两个L座一朝西侧的定位面上的相同高度位置分别设置两个定位块,两个L座一上的定位块均为上下配置;该底架上的北侧平行设置两个L座二和一个L座三,两个L座二和一个L座三的定位面均在同一平面内且都朝向北侧;该底架上的东侧平行设置两个限位块;该底架上的南侧平行设置一个L座四和一个L座五,L座四靠近底架的西侧、L座五靠近底架的东侧,该L座四和L座五的定位面均朝向北侧;该L座五上的东侧上下设置两个挡块。它主要解决轨道交通结构件的装配定位焊接的技术问题,它能提高焊接制品的精度,保证其互换性,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制造成本,减轻劳动强度,保障安全生产。【专利说明】一种轨道交通制动系统机架结构件的焊接工装
本技术涉及焊接工装,特别是一种轨道交通制动系统机架结构件的焊接工装。
技术介绍
随着轨道交通业务的高速发展,列车的多次提速,对轨道交通结构件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手工拼装已无法满足其尺寸的保证与平面度要求,因此设计一种可行的组焊工装势在必行。 目前,一种轨道交通制动系统机架结构件为角铁架,它放置于高铁底部,起到对于电器元件的支撑作用。如图1、2、3、10所示,它由角钢一 A、角钢二 B、大框架C、小框架D、L型支架一 E、L型支架二 F焊接组成,多个零件需要在多个位置和角度实现定位和焊接且需要保持较高精确度。此件装于高铁上某特定部位,故对零部件的装配尺寸有较高精度要求,对零件的平面度、垂直度也有一定要求。传统的手工拼装已无法保证尺寸的精度及零件的平面度、垂直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制动系统机架结构件的焊接工装,主要解决轨道交通结构件的装配定位焊接的技术问题,它能提高焊接制品的精度,保证其互换性,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制造成本,减轻劳动强度,保障安全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轨道交通制动系统机架结构件的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架,该底架为矩形;该底架上的西侧平行设置有两个L座一,两个L座一朝西侧的定位面上的相同高度位置分别设置两个定位块,两个L座一上的定位块均为上下配置;该底架上的北侧平行设置两个L座二和一个L座三,两个L座二和一个L座三的定位面均在同一平面内且都朝向北侧;该底架上的东侧平行设置两个限位块;该底架上的南侧平行设置一个L座四和一个L座五,L座四靠近底架的西侧、L座五靠近底架的东侧,该L座四和L座五的定位面均朝向北侧;该L座五上的东侧上下设置两个挡块。 所述的轨道交通制动系统机架结构件的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该两个L座二和一个L座三(的定位面上均开2个定位孔。 所述的轨道交通制动系统机架结构件的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两个限位块的端面与L座二的定位面垂直。 所述的轨道交通制动系统机架结构件的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该焊接工装具有对应各压块的连接座,还具有固定销及F型夹。 本技术的组焊工装在实施轨道交通结构件的组装定位焊接操作时的优点是。 1、提高焊接制品的精度,保证其互换性。在装配定位焊时,如果不使用工装夹具,即使组合件是由几个零件组成的,欲保证各零件精确的相对位置,也是不可能的。此外,在焊接过程中,焊件往往会产生变形,尤其是复杂的结构,其变形有时会达到无法消除的程度,就会影响到后面总装配上作,甚至造成产品报废。采用工装夹具,不仅可以保证装配定位焊时,各零件正确的相对位置,而且可以防止或减少工件的焊接变形。尤其是批量生产时,可以稳定焊接质量,减少焊件尺寸偏差,保证产品的互换性。 2、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制造成本。焊接结构生产过程一般包括:准备(焊接材料的清理、烘干、工件开坡口等),装配(对正、定位、夹紧或点固焊等),焊接,清理(从工装夹具上卸除工件,清除焊澄等),检验,焊后热处理及矫正,最后检验等工序。焊如和焊后各项辅助工序的劳动量往往超过焊接工序本身。因此,提高劳动生产率最有效的措施是减少辅助工序的时间。在焊接结构生产中,由于焊件的复杂程度不同,纯焊接时间仅占产品全部加工时间的20%左右,其余为备料、装配及辅助工作等时间。如果采用高效率的焊接工装夹具,使辅助时间减少到15min,那么劳动生产率就可以提高30%。显然,欲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劳动生产率,除了采用自动化焊接工艺外,还要采用先进的装配工艺,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高的工装夹具。 3、减轻劳动强度,保障安全生产。采用工装夹具,工件定位快速,装夹方便、省力,减轻了焊件装配定位和夹紧时的繁重体力劳动,劳动条件大为改善,同时有利于焊接生产安全管理。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轨道交通制动系统机架结构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轨道交通制动系统机架结构件的右侧结构示意图。 图3是轨道交通制动系统机架结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图5是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图8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图9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三。 图10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4-6,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制动系统机架结构件的焊接工装。它包括底架9,该底架9为矩形;设定:底架9上指定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设定三维分别由南到北为Y轴,底板朝上为Z轴,由西到东为X轴。该底架9上的西侧平行设置有两个L座一 2,两个L座一 2朝西侧的定位面上的相同高度位置分别设置两个定位块1,两个L座一2上的定位块I均为上下配置;该底架9上的北侧平行设置两个L座二 3和一个L座三4,两个L座二 3和一个L座三4的定位面均在同一平面内且都朝向北侧;该底架9上的东侧平行设置两个限位块7 ;该底架9上的南侧平行设置一个L座四5和一个L座五6,L座四5靠近底架9的西侧、L座五6靠近底架9的东侧,该L座四5和L座五6的定位面均朝向北侧;该L座五6上的东侧上下设置两个挡块8。 该两个L座二 3和一个L座三4的定位面上均开2个定位孔。 两个限位块7的端面与L座二 3的定位面垂直。 该焊接工装具有对应各压块的连接座,还具有固定销及F型夹。 使用本技术对轨道交通制动系统机架结构件的具体装配过程是: 1、装配大框架C于工装上,使其南侧靠紧L座三4,用销固定,并用F型夹夹紧大框架C和两个L座二 3,以保证大框架C与底架9的垂直度。 2、装配L型支架一 E于工装上,使其东侧靠紧限位块7和挡板8,使其北侧侧靠紧大框架C,用F型夹夹紧L型支架一 E与限位块7、挡板8,以保证L型支架一 E与大框架C的垂直度和L型支架一 E与限位块7紧密贴合。 3、装配小框架D于工装上,使其南侧靠紧L座四5和L座五6,用销固定,并用F型夹夹紧,以保证小框架D与大框架C的X轴相对位置符合图纸要求。 4、装配L型支架二 F于工装上,使之上端与大框架C平齐,南侧紧靠挡块8,用F型夹夹紧,保证其与大框架C垂直和与L型支架一 E之间的距离符合图纸要求。 5、最后将角钢一 A、角钢二 B分别装配到L座一 2与定位块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轨道交通制动系统机架结构件的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架(9),该底架(9)为矩形;该底架(9)上的西侧平行设置有两个L座一(2),两个L座一(2)朝西侧的定位面上的相同高度位置分别设置两个定位块(1),两个L座一(2)上的定位块(1)均为上下配置;该底架(9)上的北侧平行设置两个L座二(3)和一个L座三(4),两个L座二(3)和一个L座三(4)的定位面均在同一平面内且都朝向北侧;该底架(9)上的东侧平行设置两个限位块(7);该底架(9)上的南侧平行设置一个L座四(5)和一个L座五(6),L座四(5)靠近底架(9)的西侧、L座五(6)靠近底架(9)的东侧,该L座四(5)和L座五(6)的定位面均朝向北侧;该L座五(6)上的东侧上下设置两个挡块(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英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