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32752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30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浆装置,包括工作台、用于盛装浆料的浆料槽、用于清除纱线多余浆料的余浆清除装置及压纱装置,所述浆料槽连接于所述工作台,所述压纱装置设置于所述浆料槽内,所述余浆清除装置连接于所述浆料槽的内壁,所述余浆清除装位于所述压纱装置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上浆装置上浆工序简单,上浆效率高,且成本低,方便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上浆装置,包括工作台、用于盛装浆料的浆料槽、用于清除纱线多余浆料的余浆清除装置及压纱装置,所述浆料槽连接于所述工作台,所述压纱装置设置于所述浆料槽内,所述余浆清除装置连接于所述浆料槽的内壁,所述余浆清除装位于所述压纱装置的上方。本技术涉及的上浆装置上浆工序简单,上浆效率高,且成本低,方便操作。【专利说明】上浆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上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纺织行业手织板房在制作手织板布时,需要给制作手织板布的经纱上浆,而手织板布的经纱长度要求很短,利用现有大货所用的浆纱机来浆纱又非常的浪费而且极不方便,比较麻烦,而且市面上的单纱上浆机体积相对比较庞大,使用起来也不是非常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上浆工序简单,上浆效率高,且成本低,方便操作的上浆 目.ο 一种上浆装置,包括工作台、用于盛装浆料的浆料槽、用于清除纱线多余浆料的余浆清除装置及压纱装置,所述浆料槽连接于所述工作台; 所述压纱装置设置于所述浆料槽内,所述余浆清除装置连接于所述浆料槽的内壁,所述余浆清除装位于所述所述压纱装置的上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余浆清除装置连接于所述浆料槽的内壁,所述余浆清除装置具有夹持元件; 所述夹持元件具有两个夹层,两个所述夹层重叠设置,且两个夹层的一侧反向弯曲,使得两个所述夹层的截面呈Y字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元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个所述夹持元件之间具有间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纱装置具有压纱臂,所述压纱臂具有弯曲部; 所述压纱臂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浆料槽的侧壁,且所述弯曲部的开口朝向于所述浆料槽的底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纱臂压纱臂的末端朝向所述浆料槽的底部所在的平面上方弯折,所述压纱臂的弯曲部与所述夹层之间具有的间隔位于同一轴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纱臂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个所述压纱臂之间具有间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浆料槽侧壁具有用于纱线穿过的导纱口 ; 所述导纱口、所述压纱臂的弯曲部及所述夹层之间具有的间隔位于同一轴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浆料槽侧壁的顶部边缘具有凹槽形成所述导纱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浆料槽侧壁的凹槽的内壁呈圆滑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纱线张力调节装置,所述纱线张力调节装置连接于所述浆料槽的外壁。 本技术涉及的上浆装置主要由一个浆料槽、一个压纱装置和一个余浆清除装置组合设计而成;浆料槽优选设计为方形,用来装浆料;浆料槽内部设有一个不锈钢材料制成的压纱装置,纱线被压纱装置压在浆料下面,保证纱线能充分浸透浆料。纱线通过压纱装置后离开浆料,穿过余浆清除装置,余浆清除装置主要通过夹持元件具有的两个夹层来实现,优选为两块海绵,两块海绵裹住纱线,两块海绵间隔约10毫米左右,纱线进入第一块海绵时,绝大部分的余浆都被挡住,此时余浆会包裹在第一块海绵上,如果不将第二块海绵与第一块海绵隔开,第二块海绵便会吸附第一块海绵上的浆料,这会导致余浆无法清除干净,采用两块海绵间隔清除余浆,可有效保证纱线通过余浆清除装置后的含浆量。 本技术涉及的纱线上浆装置配合整经装置能把筒子纱变成绞纱,将绞纱剪断后即可作为经纱使用,相当于小样纱的整经功能,为手织板纱实现筒子染色创造了条件,相较于绞纱染色,筒染能大幅提高整个流程的效率,节约人工成本,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本技术涉及的上浆装置的使用方法简便,所需设备简单,设备投资成本低,设备操作简便,便于人工操作,节约生产力,节约资源,生产效率高。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纱线上浆、整经联合系统主视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纱线上浆、整经联合系统主视图;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纱线上浆、整经联合系统的上浆装置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烘箱;101、出纱口 ;102、入纱口 ;103、大功率电热丝;104、105、转筒;106、风机;107、风机马达;200、第二转轴;201、整经纱架;202、纱线测长仪;203、驱动轮;204、电机;205、支架;300、筒子纱;400、上浆装置;401、纱线张力调节装置;402、导纱口 ;403、404、压纱臂;405、406、夹持元件;405a、406a、夹层;407、浆料槽;500、工作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一种纱线上浆、整经联合系统,包括工作台500、整经装置、控制装置、上浆装置400及烘干装置。 所述上浆装置400具有用于盛装浆料的浆料槽407、余浆清除装置及压纱装置,浆料槽407为方形设计,所述余浆清除装置连接于所述浆料槽407,所述压纱装置设置于所述浆料槽407内; 所述余浆清除装置连接于所述浆料槽407的内壁,所述余浆清除装置位于所述所述压纱装置的上方,所述余浆清除装置具有夹持元件405、406 ;所述夹持元件405、406分别具有两个夹层405a、406a,两个所述夹层405a、两个夹层406a之间均具有供纱线通过的间隔,所述夹持元件405、406的数量为两个,各个所述夹持元件405、406之间具有间隔。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元件405、406具有的两个夹层405a、406a主要通过两块海绵构成,两块海绵之间的间隔约10毫米左右,两个所述夹层405a重叠设置,且两个夹层405a的一侧反向弯曲,使得两个所述夹层405a的截面呈Y字形,两个所述夹层406a各自重叠设置,且两个夹406a的一侧反向弯曲,使得两个所述夹层406a的截面呈Y字形,纱线进入第一个夹持元件405时,绝大部分的余浆都被第一个夹持元件405上的两块海绵挡住,此时余浆会包裹在第一个夹持元件405上的两块海绵之间,经过第一个夹持元件405上的两块海绵后的纱线继续在通过第二个夹持元件406上的两块海绵后,使得余浆清除干净,可有效保证纱线通过余浆清除装置后的含浆量在正常水平。 所述压纱装置具有至少两个压纱臂403、404,各个所述压纱臂403、404之间具有间隔;所述压纱臂403、404具有弯曲部,所述压纱臂403、404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浆料槽407的侧壁,且所述弯曲部的开口朝向于所述浆料槽407的底部,所述压纱臂403、404的弯曲部与所述夹层405a、406a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用于盛装浆料的浆料槽、用于清除纱线多余浆料的余浆清除装置及压纱装置,所述浆料槽连接于所述工作台;所述压纱装置设置于所述浆料槽内,所述余浆清除装置连接于所述浆料槽的内壁,所述余浆清除装位于所述压纱装置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小来吴海彬朱祥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