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印移印通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22473 阅读:48 留言:1更新日期:2015-03-27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丝印移印通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丝印底座、丝印移印通用放置板、移印底座和真空吸笔;其中所述丝印底座、移印底座和真空吸笔上分别设置有丝印定位柱、移印定位柱和吸笔定位柱;丝印移印通用放置板包含用于放置待丝印和移印的玻璃产品的玻璃产品放置通孔和能与所述丝印定位柱、移印定位柱和吸笔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解决目前丝印移印装置不通用问题,降低装置成本;解决丝印移印取放问题,减少过程中的人员投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丝印移印通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玻璃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玻璃品丝印移印通用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智能触控手机、掌上电脑、手表等电子产品发展迅速,深得广大消费者追捧。因此众多名牌电子产品制造商对其产品所用到的触控屏玻璃的制作工艺要求也随之提高;且产品外观设计多样化,匹配外观设计的玻璃的形状也越来越多,对印刷尺寸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传统的单一印刷技术往往难以满足以上高要求,而需运用多种印刷技术组合完成,比如丝印与移印组合印刷;但目前存在丝印移印夹具不通用问题,在完成丝印工序后需手工将半成品转移至移印夹具上,然后完成移印工序;以上操作耗费大量人力与时间,工作效率低,且手工取放可能导致产品划伤、脏污等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丝印移印的装置不通用导致生产效率低、质量不稳定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丝印移印通用装置,同时有效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 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丝印移印通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丝印底座1、丝印移印通用放置板2、移印底座3和真空吸笔4 ;其中所述丝印底座1、移印底座3和真空吸笔4上分别设置有丝印定位柱13、移印定位柱33和吸笔定位柱42 ;丝印移印通用放置板2包含用于放置待丝印和移印的玻璃产品的玻璃产品放置通孔21和能与所述丝印定位柱13、移印定位柱33和吸笔定位柱42配合的定位孔22。 本技术中所述玻璃产品更具体是一种玻璃片产品,其可以是任意的形状,如方型或附图中装置最适宜的圆形。 优选地,所述丝印移印通用放置板2上包含2个或多个玻璃产品放置通孔21。 优选地,所述丝印底座I含有用于放置所述丝印移印通用放置板2的通用放置板槽11、位于通用放置板槽11侧面的丝印取放通槽12、位于通用放置板槽11表面的丝印定位柱13和从丝印底座I上的通用放置板槽11表面贯穿到另一表面的丝印通气孔14。更优选所述丝印通气孔14与所述通用放置板槽11垂直设计。 优选地,所述移印底座3包括与所述玻璃产品放置通孔21匹配的移印支撑柱31、与移印支撑柱31位于同面的移印取放通槽32和移印定位柱33,以及移印通气孔34,且移印通气孔34与所述移印支撑柱31的中心通孔相通。 优选地,所述真空吸笔4包括用于移印后吸附玻璃产品放置通孔21中的产品的吸气嘴41、吸笔定位柱42和用于外接真空泵的抽气孔43,且抽气孔43与所述吸气嘴41相通。更优选地,所述抽气孔43与所述吸笔定位柱42垂直设置,且所述抽气孔43为2个或以上。 优选地,所述丝印移印通用装置中还包括能与所述产品放置通孔21配合进行移印的移印胶头组件5,所述移印胶头组件5包括移印胶头底座51和移印胶头52。 优选地,所述玻璃产品放置通孔21中设置有一级或多级台阶。 本技术采用真空吸笔4与丝印移印通用放置板2配合使用,方便于在产品丝印完后无需用手或者工具从底座内取出来产品,只需将整个活动底座从底座上的凹槽内取出即可,如此以来,相比于现有技术避免了因用手或者工具在取放产品时可能导致的划伤、脏污等不良,且生产效率更高。 综上所述,本技术不仅有利于操作人员在丝印移印过程中减少操作流程、降低工作疲劳,提升生产效率,而且更可稳定批量生产时的质量,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丝印底座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丝印移印通用放置板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移印底座不意图; 图4为本技术真空吸笔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移印胶头组件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丝印时的组合示意图; 图7为本技术移印时的组合示意图; 图8为本技术移印完成后的广品取放不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_丝印底座,11-通用放置板槽,12-丝印取放通槽,13-丝印定位柱,14-丝印通气孔,2-丝印移印通用放置板,21-玻璃产品放置通孔,22-定位孔,3-移印底座,31-移印支撑柱,32-移印取放通槽,33-移印定位柱,34-移印通气孔,4-真空吸笔,41-吸气嘴,42-吸笔定位柱,43-抽气孔,5-移印胶头组件,51-移印胶头底座,52-移印胶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中提供一种丝印移印通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丝印底座1、丝印移印通用放置板2、移印底座3、真空吸笔4以及移印胶头组件5 ;其中所述丝印底座1、移印底座3和真空吸笔4上分别设置有丝印定位柱13、移印定位柱33和吸笔定位柱42 ;丝印移印通用放置板2包含用于放置待丝印和移印的玻璃产品的玻璃产品放置通孔21和能与所述丝印定位柱13、移印定位柱33和吸笔定位柱42配合的定位孔22。其中,所述丝印移印通用放置板2为长方形板,其上包含12个圆形表面的玻璃产品放置通孔21和其四角上的四个定位孔。所述丝印底座I含有用于放置所述丝印移印通用放置板2的长方形通用放置板槽11、与所述通用放置板槽11垂直设置且内陷深度更大的丝印取放通槽12、与定位孔匹配的四个丝印定位柱13和丝印通气孔14,图1中所示的3个丝印通气孔均为通孔且与通用放置板2垂直。 第一步,使用本技术中的装置时,先将圆形玻璃产品手动放置在图2中的玻璃产品放置通孔21中(图2中含有的台阶未在图中明显示出),再以定位孔与丝印定位柱配合的方式将丝印移印通用放置板2放入丝印底座I中,进行丝网印刷后,将所述丝印移印通用放置板2从图1中的丝印底座I中取下进行烘烤,将油墨烤干。图6显示了本技术中的丝印底座I与丝印移印通用放置板2配合的示意图。 从图3中可见,移印底座3不同于整体造型为实心长方体的丝印底座1,移印底座3整体造型为内空的长方盖子型。所述移印底座3包括与所述玻璃产品放置通孔21匹配的移印支撑柱31、移印取放通槽32、移印定位柱33和移印通气孔34。所述移印支撑柱31同样为12根,每根移印支撑柱31均为中空圆柱状,移印取放通槽与所述支撑柱垂直设置,移印通气孔与移印取放通槽垂直、也与所述支撑柱垂直,空气可从移印通气孔进入移印底座中的移印支撑住后与玻璃产品放置通孔21中的产品接触。 所述移印胶头组件5包括移印胶头底座51和移印胶头52,与12块产品相应的,所述移印胶头组件中含有12个移印胶头。所述真空吸笔4包括用于移印后吸附玻璃产品放置通孔21中的产品的吸气嘴41、吸笔定位柱42和用于外接真空泵的抽气孔43。更优选地,所述抽气孔43与所述吸笔定位柱42垂直设置,且所述抽气孔43为2个或以上。 第二步,使用本技术中的装置时,再将第一步中的丝印移印通用放置板2放在所述移印底座上,使用移印胶头对产品进行移印,其配合方式见图7。移印完成后,使用图5中的真空吸笔按图8中的方式取出装置中放置的12片玻璃产品,产品可直接烘烤。使用真空吸笔取出玻璃不会造成移印产品油墨碰伤。本技术中定位孔与丝印定位柱13、移印定位柱33和吸笔定位柱42的配合,能确保治具间互换精确度,在制程过程中减少治具互换造成的印刷偏位不良。 以上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技术方案所作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丝印移印通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丝印底座(1)、丝印移印通用放置板(2)、移印底座(3)和真空吸笔(4);其中所述丝印底座(1)、移印底座(3)和真空吸笔(4)上分别设置有丝印定位柱(13)、移印定位柱(33)和吸笔定位柱(42);丝印移印通用放置板(2)包含用于放置待丝印和移印的玻璃产品的玻璃产品放置通孔(21)和能与所述丝印定位柱(13)、移印定位柱(33)和吸笔定位柱(42)配合的定位孔(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丝印移印通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丝印底座(I)、丝印移印通用放置板(2)、移印底座(3)和真空吸笔⑷; 其中所述丝印底座(I)、移印底座(3)和真空吸笔(4)上分别设置有丝印定位柱(13)、移印定位柱(33)和吸笔定位柱(42); 丝印移印通用放置板(2)包含用于放置待丝印和移印的玻璃产品的玻璃产品放置通孔(21)和能与所述丝印定位柱(13)、移印定位柱(33)和吸笔定位柱(42)配合的定位孔(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印移印通用放置板(2)上包含2个或多个玻璃产品放置通孔(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印底座(I)含有用于放置所述丝印移印通用放置板⑵的通用放置板槽(11)、位于通用放置板槽(11)侧面的丝印取放通槽(12)、位于通用放置板槽(11)表面的丝印定位柱(13)和从丝印底座(I)上的通用放置板槽(11)表面贯穿到另一表面的丝印通气孔(1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印通气孔(14)与所述通用放置板槽(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群飞饶桥兵吴雄青
申请(专利权)人: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美国] 2015年03月28日 07:14
    丝网印刷属于孔版印刷,它与平印、凸印、凹印一起被称为四大印刷方法。孔版印刷包括誊写版、镂孔花版、喷花和丝网印刷等。孔版印刷的原理是:印版(纸膜版或其它版的版基上制作出可通过油墨的孔眼)在印刷时,通过一定的压力使油墨通过孔版的孔眼转移到承印物(纸张、陶瓷等)上,形成图象或文字。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