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节能平开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17229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7 0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能窗,尤其是一种隔热效果好的节能平开窗。其包括:隔热内平开框、隔热内平开扇、三玻压线、加重铰链、执手、中空玻璃、传动轴、锁点和助生块,隔热内平开框、隔热内平开扇、三玻压线连接为一体,隔热内平开框和隔热内平开扇之间设置有等压密封胶条,隔热内平开扇与三玻压线围成环形容置区,中空玻璃设置于环形容置区中,等压密封胶条具有两个连接部和一个搭接部,两连接部与隔热内平开框内侧相固接,搭接部搭接于隔热内平开扇的隔热条上且搭接部呈柔性;等压密封胶条将隔热内平开框和隔热内平开扇之间的空腔分隔为左右两腔室。它既保证了隔热的效果又可使窗体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平衡,施工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节能平开窗
本技术涉及一种节能窗,尤其是一种隔热效果好的节能平开窗。
技术介绍
“低碳”是2009年底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主题,会上各国推出了各自的节能减排目标,我国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 —45%,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这意味着我国必须在社会的各个经济领域采取切实的节能措施,以达到预定的目标。目前,建筑能耗已占我国全社会总能耗的40% ;而门窗能耗又占建筑能耗的45%?50%,门窗是引起建筑能源损失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必须在各个方面提高门窗的隔热效果,引导大家使用优质节能门窗,门窗设计节能门窗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节能平开窗,它既保证了隔热的效果又可使窗体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平衡,施工方便,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节能平开窗,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热内平开框、隔热内平开扇、三玻压线、加重铰链、执手、中空玻璃、传动轴、锁点和助生块,所述隔热内平开框、隔热内平开扇、三玻压线连接为一体,所述隔热内平开框和隔热内平开扇之间设置有等压密封胶条,所述隔热内平开扇与三玻压线围成环形容置区,所述中空玻璃设置于环形容置区中,所述执手设置于隔热内平开扇上并与传动轴相连接,所述锁点设置于隔热内平开框和隔热内平开扇之间,所述隔热内平开框和隔热内平开扇的型材中均设置有角码,所述助生块设置于隔热内平开框和隔热内平开扇之间,所述加重铰链连接于隔热内平开框和隔热内平开扇上,所述等压密封胶条具有两个连接部和一个搭接部,两连接部与隔热内平开框内侧相固接,所述搭接部搭接于隔热内平开扇的隔热条上且搭接部呈柔性;所述等压密封胶条将隔热内平开框和隔热内平开扇之间的空腔分隔为左右两腔室。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还包括纱窗竖向框,所述纱窗竖向框连接于隔热内平开框上且其上安装有防蚊玻璃纤维纱网。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中空玻璃四边包裹于玻璃衬垫中,所述玻璃衬垫位于环形容置区中。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隔热内平开框顶部位置处开设有使隔热内平开框内部与外界相连通的气压平衡孔,底部位置处开设有排水孔。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气压平衡孔可使窗体内部与外界气压平衡,排水孔可使窗体内部冷凝的水及雨水顺利流出,由于等压密封胶条将隔热内平开框和隔热内平开扇之间的空腔分隔为左右两腔室,左部腔室为由隔热内平开框、隔热内平开扇和等压密封胶条构成的封闭的腔室,但因搭接部呈柔性属软密封,当左部腔室内受热,气体膨胀气压大于右部腔室的气压时,搭接部会脱离隔热内平开扇的隔热条从而使左部腔室和右部腔室气压平衡,由于左部腔室常态下为封闭的腔室故主要起隔热的作用,提高门窗的隔热效果,同时由于具有气压平衡孔右部腔室为始终与外界连通的腔室,但由于气压平衡孔较小,故右部腔室虽为与外界相连通的腔室但与外界热交换效率很低,一方面起气压平衡的作用,另一方面起一定的隔热作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还包括排水孔盖,其连接于隔热内平开框上并覆盖排水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隔热内平开框与隔热内平开扇的连接处设置有框扇密封胶条。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玻璃衬垫的左右端面呈梯形,所述玻璃衬垫容置中空玻璃的区域的纵截面为三角形。 [0011 ]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中空玻璃为三层中空玻璃。 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具有气压平衡孔、排水孔和自主设计的等压密封胶条,利用了等压原理,既保证了隔热的效果又可使窗体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平衡,排水孔确保了雨水顺利流出,它具有优良的气密性和水密性。插入式拼接型材,有效地增强了整窗的抗风压性能,取消了螺接工序,方便了现场施工,提高了施工效率。玻璃护垫,避免了玻璃受热产生的自然炸裂。 【附图说明】 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技术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本技术所述隔热内平开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本技术所述隔热内平开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本技术所述等压密封胶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节能平开窗,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热内平开框1、隔热内平开扇2、三玻压线3、加重铰链6、执手7、中空玻璃10、传动轴23、锁点24和助生块25,所述隔热内平开框1、隔热内平开扇2、三玻压线3连接为一体,所述隔热内平开框I和隔热内平开扇2之间设置有等压密封胶条4,所述隔热内平开扇2与三玻压线3围成环形容置区,所述中空玻璃10设置于环形容置区中,所述执手7设置于隔热内平开扇2上并与传动轴23相连接,所述锁点24设置于隔热内平开框I和隔热内平开扇2之间,所述隔热内平开框I和隔热内平开扇2的型材中均设置有角码22,所述助生块25设置于隔热内平开框I和隔热内平开扇2之间,所述加重铰链6连接于隔热内平开框I和隔热内平开扇2上,所述等压密封胶条4具有两个连接部4-1和一个搭接部4-2,两连接部4-1与隔热内平开框I内侧相固接,所述搭接部4-2搭接于隔热内平开扇2的隔热条26上且搭接部4-2呈柔性;所述等压密封胶条4将隔热内平开框I和隔热内平开扇2之间的空腔分隔为左右两腔室。 优选的,还包括纱窗竖向框5,所述纱窗竖向框5连接于隔热内平开框I上且其上安装有防蚊玻璃纤维纱网11。其选用16目玻璃纤维纱网,它拉伸强度高,刚性佳、弹性限度内伸长量大、拉伸强度高、吸收冲击能量大、具不燃性、耐化学性能好、蹭水性小、可透过光线性能好。 优选的,所述中空玻璃10四边包裹于玻璃衬垫8中,所述玻璃衬垫8位于环形容置区中。 优选的,所述隔热内平开框I顶部位置处开设有使隔热内平开框I内部与外界相连通的气压平衡孔20,底部位置处开设有排水孔。以图2为参照,气压平衡孔20可使窗体内部与外界气压平衡,排水孔可使窗体内部冷凝的水及雨水顺利流出,由于等压密封胶条4将隔热内平开框I和隔热内平开扇2之间的空腔分隔为左右两腔室,左部腔室为由隔热内平开框1、隔热内平开扇2和等压密封胶条4构成的封闭的腔室,但因搭接部4-2呈柔性属软密封,当左部腔室内受热,气体膨胀气压大于右部腔室的气压时,搭接部4-2会脱离隔热内平开扇2的隔热条26从而使左部腔室和右部腔室气压平衡,由于左部腔室常态下为封闭的腔室故主要起隔热的作用,提高门窗的隔热效果,同时由于具有气压平衡孔20右部腔室为始终与外界连通的腔室,但由于气压平衡孔20较小,故右部腔室虽为与外界相连通的腔室但与外界热交换效率很低,一方面起气压平衡的作用,另一方面起一定的隔热作用。 优选的,还包括排水孔盖21,其连接于隔热内平开框I上并覆盖排水孔。 进一步,所述隔热内平开框I与隔热内平开扇2的连接处设置有框扇密封胶条9。 进一步,所述玻璃衬垫8的左右端面呈梯形,所述玻璃衬垫8容置中空玻璃10的区域的纵截面为三角形。 再进一步,所述中空玻璃10为三层中空玻璃,可提高保温性能和隔声效果。 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技术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节能平开窗,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热内平开框(1)、隔热内平开扇(2)、三玻压线(3)、加重铰链(6)、执手(7)、中空玻璃(10)、传动轴(23)、锁点(24)和助生块(25),所述隔热内平开框(1)、隔热内平开扇(2)、三玻压线(3)连接为一体,所述隔热内平开框(1)和隔热内平开扇(2)之间设置有等压密封胶条(4),所述隔热内平开扇(2)与三玻压线(3)围成环形容置区,所述中空玻璃(10)设置于环形容置区中,所述执手(7)设置于隔热内平开扇(2)上并与传动轴(23)相连接,所述锁点(24)设置于隔热内平开框(1)和隔热内平开扇(2)之间,所述隔热内平开框(1)和隔热内平开扇(2)的型材中均设置有角码(22),所述助生块(25)设置于隔热内平开框(1)和隔热内平开扇(2)之间,所述加重铰链(6)连接于隔热内平开框(1)和隔热内平开扇(2)上,所述等压密封胶条(4)具有两个连接部(4‑1)和一个搭接部(4‑2),两连接部(4‑1)与隔热内平开框(1)内侧相固接,所述搭接部(4‑2)搭接于隔热内平开扇(2)的隔热条(26)上且搭接部(4‑2)呈柔性;所述等压密封胶条(4)将隔热内平开框(1)和隔热内平开扇(2)之间的空腔分隔为左右两腔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节能平开窗,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热内平开框(1)、隔热内平开扇(2)、三玻压线⑶、加重铰链(6)、执手(7)、中空玻璃(10)、传动轴(23)、锁点(24)和助生块(25),所述隔热内平开框(11隔热内平开扇(2)、三玻压线⑶连接为一体,所述隔热内平开框(1)和隔热内平开扇⑵之间设置有等压密封胶条(4),所述隔热内平开扇⑵与三玻压线(3)围成环形容置区,所述中空玻璃(10)设置于环形容置区中,所述执手(7)设置于隔热内平开扇(2)上并与传动轴(23)相连接,所述锁点(24)设置于隔热内平开框(1)和隔热内平开扇⑵之间,所述隔热内平开框(1)和隔热内平开扇⑵的型材中均设置有角码(22),所述助生块(25)设置于隔热内平开框(1)和隔热内平开扇(2)之间,所述加重铰链(6)连接于隔热内平开框(1)和隔热内平开扇(2)上,所述等压密封胶条(4)具有两个连接部(4-1)和一个搭接部(4-2),两连接部(4-1)与隔热内平开框(1)内侧相固接,所述搭接部(4-2)搭接于隔热内平开扇(2)的隔热条(26)上且搭接部(4-2)呈柔性;所述等压密封胶条⑷将隔热内平开框(1)和隔热内平开扇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孟合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万和装饰门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