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治疗乳头状癌的中药配方及其冲剂的制备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11206859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6 15: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护理治疗乳头状癌的中药配方及其冲剂的制备方法。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蛤壳10-15份,猫爪草15-20份,昆布3-6份,海带10-15份,黄药子3-5份,党参10-15份,茯苓6-10份,海浮石6-10份,白术10-15份,法半夏8-10份,陈皮8-10份,川芎8-10份,黄芩8-10份,天花粉6-10份,莪术6-10份,胆南星10-15份,穿山甲10-15份,当归15-20份,海藻15-20份,蟾皮15-20份,丹参25-30份,龙葵25-30份,白英15-20份,夏枯草15-20份。根据中药扶正固本、活血化瘀的理论,化痰与治瘀双管齐下,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活血通经、解散消肿,益气养阴,护理治疗乳头状癌效果好,见效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
,具体涉及一种护理治疗乳头状癌的中药配方及其冲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甲状腺癌是头颈部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l%~2%,以女性多见,可见于任何年龄段。目前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显著上升的趋势。甲状腺癌分为乳头状腺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髓样癌等多种类型。其中乳头状癌临床最常见,占甲状腺癌的50%~70%。乳头状癌是一种分化较好的甲状腺癌,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约占甲状腺癌总数的3/4。大部分病例除甲状腺区有一无痛肿块外,很少有其他症状。病变发展缓慢,病程较长,易被疏忽,从而延迟就诊,首次就诊时平均病程已有5年,个别可长达10余年。乳头状癌常伴有同侧淋巴结转移,转移的淋巴结大多在颈内静脉周围,很少转移至颌下淋巴结,也可进一步转移至颈后三角或向下至纵隔淋巴结。由于进行性浸润的破坏和压迫,可产生一系列严重的症状和体征。如所致的气管狭窄引起呼吸困难,肿瘤侵犯气管腔可产生咯血或大出血;食管受累后可发生吞咽困难;喉返神经受累后可致声音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护理治疗乳头状癌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蛤壳10‑15份,猫爪草15‑20份,昆布3‑6份,海带10‑15份,黄药子3‑5份,党参10‑15份,茯苓6‑10份,海浮石6‑10份,白术10‑15份,法半夏8‑10份,陈皮8‑10份,川芎8‑10份,黄芩8‑10份,天花粉6‑10份,莪术6‑10份,胆南星10‑15份,穿山甲10‑15份,当归15‑20份,海藻15‑20份,蟾皮15‑20份,丹参25‑30份,龙葵25‑30份,白英15‑20份,夏枯草15‑2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理治疗乳头状癌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
中药原料配制而成:蛤壳10-15份,猫爪草15-20份,昆布3-6份,海带10-15
份,黄药子3-5份,党参10-15份,茯苓6-10份,海浮石6-10份,白术10-15
份,法半夏8-10份,陈皮8-10份,川芎8-10份,黄芩8-10份,天花粉6-10
份,莪术6-10份,胆南星10-15份,穿山甲10-15份,当归15-20份,海藻
15-20份,蟾皮15-20份,丹参25-30份,龙葵25-30份,白英15-20份,
夏枯草15-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治疗乳头状癌的中药配方,其特征
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瑛林秋菊马学真白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肿瘤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