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草药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野生铁皮石斛的无公害规模化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铁皮石斛又名铁吊兰,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具有独特的保健与药用价值,其作用只要表现在滋阴清热、养胃生津、补肾益精之功效,还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防治早期肿瘤的作用,被誉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在我国,自然分布于浙江、安徽、福建、湖南、广西、四川和云南等地人迹稀少、悬崖峭壁背阴处的石缝里,终年饱受云雾雨露滋润,生长期为3-5年,自然产量极少,由于其生存的生态条件十分特殊、苛刻,自然繁殖率极低,同时它的种子非常细小,没有胚乳,不含可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营养成分,在自然界一般不会萌发,加之长期来铁皮石斛药材靠野生采集,无节制的采挖,使铁皮石斛资源严重短缺远不能满足日益壮大的市场需求。为了满足需求,2009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加强对中药资源的保护、研究开发和合理利用,要求建加强珍稀濒危品种保护的繁育和中药材种植的规范化,促进资源的恢复与增长,于是,国内的许多农业科学院所及种植企业合作进行了铁皮石斛的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野生铁皮石斛的无公害规模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①组培培育:a、选种:选择野生的种质植株在花期进行人工授粉,采集6个月后饱满的蒴果作为组培后代的外植体;b、制备培养液:在1000ml蒸馏水中,加入0.5~0.6mg萌发培养基、130g香蕉果肉、20g蔗糖和7g琼脂,煮沸溶解并冷却后制得诱导萌发及分化的萌发培养液;在1000ml蒸馏水中,加入0.5~0.6mg促生培养基、120g香蕉果肉、15g蔗糖和10g琼脂,煮沸溶解并冷却后制得促进幼苗快速生长的促生培养液;c、育苗:把蒴果进行消毒后切开,并将蒴果里面的种子播种于萌发培养液中,当幼苗长至有1~3片小叶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生铁皮石斛的无公害规模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组培培育:
a、选种:选择野生的种质植株在花期进行人工授粉,采集6个月后饱满的蒴果作为组培后代的外植体;
b、制备培养液:在1000ml蒸馏水中,加入0.5~0.6mg萌发培养基、130g香蕉果肉、20g蔗糖和7g琼脂,煮沸溶解并冷却后制得诱导萌发及分化的萌发培养液;在1000ml蒸馏水中,加入0.5~0.6mg促生培养基、120g香蕉果肉、15g蔗糖和10g琼脂,煮沸溶解并冷却后制得促进幼苗快速生长的促生培养液;
c、育苗:把蒴果进行消毒后切开,并将蒴果里面的种子播种于萌发培养液中,当幼苗长至有1~3片小叶时,用注射器在原培养液中注入6~7ml的促生培养液,此后小苗每长一节注射一次促生培养液,待苗高达1~2cm时,按2~3株每瓶的接种量转入继代增值培养基中继代增值,继代培养的代数控制在3代以内;
②炼苗:移栽前选择每丛有3~5株,每株有3条以上根系、茎粗0.3mm以上、高5cm以上的试管苗移至室外进行1~2个月的常温炼苗适应,一周内遮光65~75%,一周后遮光50~65%;
③组培苗移栽:组培苗采用床栽的方式
a、苗床整理:选择湿润冷凉的环境搭建大棚,在棚内搭建宽1~1.3m,高60~70cm的钢架苗床,然后在苗床的底层铺上厚10~12cm的假植驯化基质,假植驯化基质由树皮、锯末、蔗渣、珍珠岩按0.9:1.2:0.6:0.4的质量比配制而成;
b、移栽定植:在每年的3~5月将炼苗后的试管苗从培养基中取出,用清水洗净试管苗根部的培养基,晒干至根部发白时按每丛3~5株、株行距8×10cm的规格移栽在苗床上,栽后行间零星垫上活苔藓;
④生长期管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玉道,
申请(专利权)人:师宗文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