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茎石斛贴石崖栽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239877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30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细茎石斛贴石崖栽方法,其技术关键是:将丛种苗≥3株,株高≥8厘米的细茎石斛种苗用浓度500倍的多菌灵对株丛进行浸泡处理20分钟,捞出晾干;将细茎石斛种苗用营养液浸泡20min,用剪刀将细茎石斛株丛的枯枝和老化的根剪去,并将大株丛分成3‑5株的小株丛,分株时不能损坏新芽,分好的株丛至少包含1根带叶的假鳞茎;该专利基于重庆东部高山区所产细茎石斛品质较好特点,根据细茎石斛崖生的特性,充分发挥渝东喀斯特山区岩石资源丰富的优势,在原生环境下进行贴石崖栽,以获得接近野生品质的细茎石斛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涉及一种中药材仿野生种植方法,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细茎石斛贴石崖栽方法。技术背景细茎石斛(Dendrobiummoniliforme(L.)Sw.),又名铜皮石斛,利用其假鳞茎经手工搓揉卷曲的药材为市场上广泛认可的铜皮枫斗。细茎石斛为广布种,秦岭以南各省市均有分布,尤以长江沿线中高山区所产质优,通常生长于悬崖峭壁之上,经冬季低温冷冻后,味微甜,渣少,且富含粘液,具有较好的开发潜力。但该类药材长期以来未引起足够重视,市场上所需药材主要来源于野生,由于长期的过渡采集,现野生资源已比较稀少,亟待利用现代技术对其进行人工繁育和栽培,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基于细茎石斛本身的特性常规的林下种植不能有效的实现细茎石斛的仿野生种植,也不能保证细茎石斛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种细茎石斛贴石崖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海拔800-1400米的喀斯特山区的砂岩作为种植地域;2)将丛种苗≥3株,株高≥8厘米的细茎石斛种苗用浓度500倍的多菌灵对株丛进行浸泡处理20分钟,捞出晾干;3)将细茎石斛种苗用营养液浸泡20min,用剪刀将细茎石斛株丛的枯枝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细茎石斛贴石崖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海拔800‑1400米的喀斯特山区的砂岩作为种植地域;2)将丛种苗≥3株,株高≥8厘米的细茎石斛种苗用浓度500倍的多菌灵对株丛进行浸泡处理20分钟,捞出晾干;3)将细茎石斛种苗用营养液浸泡20min,用剪刀将细茎石斛株丛的枯枝和老化的根剪去,并将大株丛分成3‑5株的小株丛,分株时不能损坏新芽,分好的株丛至少包含1根带叶的假鳞茎;4)将种植地域岩石表面的枯枝落叶清理干净,清除带泥土的苔藓,用水对岩石表面冲洗,肉眼观察无泥土;5)当年3‑6月,用苔藓包住细茎石斛株丛的根部的一面,苔藓包裹一面远离岩石,无苔藓包裹的一面面向岩石,将其定植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茎石斛贴石崖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海拔800-1400米的喀斯特山区的砂岩作为种植地域;2)将丛种苗≥3株,株高≥8厘米的细茎石斛种苗用浓度500倍的多菌灵对株丛进行浸泡处理20分钟,捞出晾干;3)将细茎石斛种苗用营养液浸泡20min,用剪刀将细茎石斛株丛的枯枝和老化的根剪去,并将大株丛分成3-5株的小株丛,分株时不能损坏新芽,分好的株丛至少包含1根带叶的假鳞茎;4)将种植地域岩石表面的枯枝落叶清理干净,清除带泥土的苔藓,用水对岩石表面冲洗,肉眼观察无泥土;5)当年3-6月,用苔藓包住细茎石斛株丛的根部的一面,苔藓包裹一面远离岩石,无苔藓包裹的一面面向岩石,将其定植在在岩石上;6)细茎石斛株丛定植后,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兴加王刚李博然张植玮秦伟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