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桁架管柱的对接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定位管组技术

技术编号:11205218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6 1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桁架管柱的对接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定位管组。桁架管柱在进行安装时,通过固定定位管组位置——调整待对接桁架管柱位置——抽出活动衬管——对正吊装柱段——焊接桁架弦管的顺序完成桁架管柱的对接,即在将桁架管柱的吊装柱段粗调到位后,通过将活动衬管从固定弦管中抽出,并随着活动衬管插入柱肢弦管的过程来完成吊装柱段的各个柱肢弦管的对正,然后再将吊装柱段的各个柱肢弦管和定位柱段的各个定位管组同时焊接固定在一起,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活动衬管既不会影响待对接桁架管柱的位置调整,又可以方便的插装在吊装柱段中,从而使得桁架管柱的装配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桁架管柱的对接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定位管组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建筑科学技术的不断开发应用,现代社会的建筑形式越来越复杂,并普遍向高、大、繁、难方向发展,尤其在大型体育设施、高架桥、悬索桥等桁架类建筑中。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风雨操场索拉式飘架看台的钢结构罩棚,包括桁架顶棚10和格构柱20,格构柱20有两个并间隔设置在桁架顶棚10的两侧,格构柱20的顶部通过四支Φ50拉索连接桁架顶棚10,格构柱20的水平截面尺寸为2000mm*1500mm,由四周四个Φ377mm*25mm边钢管柱肢22和中间一个Φ377mm*25mm中钢管柱肢22通过腹杆连接组成,格构柱20的总高度38.3m、总重量约53.8吨,格构柱20又分为预埋在地面基础中的预埋段和处于上部的吊装段21,预埋段由五个预埋组件按照钢管柱肢22的相对位置布置,每个预埋组件均由预埋固定在地面基础中的弦管和插装在弦管顶部的插管构成,整个预埋组件伸出地面1.0m(伸出部分约1.42吨),插管的顶部从弦管的顶部伸出,伸出部分插装在吊装段21底部的柱肢22内,吊装段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桁架管柱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固定桁架管柱的定位柱段的位置,定位柱段由与吊装柱段的柱肢弦杆分别对应的定位管组,各定位管组均包括固定弦管及其内同轴导向移动插装的活动衬管,活动衬管的外周上固定有穿装在固定弦管的管壁上的提拉手柄,固定弦管的一端为固定在桁架杆或地面基础上的固定端、另一端为对接端,并在固定弦管的对接端的管壁上开设有供提拉手柄沿轴向脱出的提拉槽,提拉槽的槽口处于对接端的端面上;步骤二,向吊装柱段的柱肢弦杆和定位柱段的定位管组相互对齐位置调整吊装柱段的对接端,并在吊装柱段和定位柱段之间预留调整间隙;步骤三,通过提拉手柄将活动衬管的一端从固定弦管的对接端抽出,并同时调整...

【技术特征摘要】
1.桁架管柱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固定桁架管柱的定位柱段的位置,定位柱段由与吊装柱段的柱肢弦杆分别对应的定位管组,各定位管组均包括固定弦管及其内同轴导向移动插装的活动衬管,活动衬管的外周上固定有穿装在固定弦管的管壁上的提拉手柄,固定弦管的一端为固定在桁架杆或地面基础上的固定端、另一端为对接端,并在固定弦管的对接端的管壁上开设有供提拉手柄沿轴向脱出的提拉槽,提拉槽的槽口处于对接端的端面上;
步骤二,向吊装柱段的柱肢弦杆和定位柱段的定位管组相互对齐位置调整吊装柱段的对接端,并在吊装柱段和定位柱段之间预留调整间隙;
步骤三,通过提拉手柄将活动衬管的一端从固定弦管的对接端抽出,并同时调整吊装柱段和定位柱段的位置,以使各个活动衬管的伸出端分别插入对应的柱肢弦杆的对接端中;
步骤四,将吊装柱段和定位柱段相向对接,并在柱肢弦管和固定弦管的相对端之间预留焊接间隙;
步骤五,通过焊接间隙将各对相互对接的柱肢弦管和定位管柱同时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管柱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段位格构柱的预埋段,吊装柱段为格构柱的主体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桁架管柱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活动衬管的待抽出端与固定弦管的对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德杰秦文刚秦林娟梁深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亚鹰钢结构幕墙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