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薇甘菊蔓延危害的防护林带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202852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6 1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治薇甘菊蔓延危害的防护林带构建方法,种植植物采用“血桐+X”形式以抵制薇甘菊的生长,“X”为幌伞枫、黄桐、阴香三种植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血桐种植在最外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运用生态手段防控薇甘菊,对环境无污染,且具有长期有效性;2.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可防治薇甘菊,还可以增加原区域的植被覆盖率,起到对受危害生境进行生态改造和恢复的作用;3.本发明专利技术仅在防护林带构建初期需要投入人力和资金支持,在防护林成林后基本不需要投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多树种组合防护林带控制薇甘菊蔓延危害的方法,属于有害植物生态控制

技术介绍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 B. K. 是菊科假泽兰属多年生草质藤本,原产中、南美洲,现今在亚太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并造成严重危害。薇甘菊2001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世界十大害草之一,2003年被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发布为对我国危害极大的外来入侵种。据统计,截至2009 年薇甘菊在我国的分布面积已达10万hm2以上。目前我国受危害严重的地区为广东、云南、台湾、香港、澳门,海南、广西正处于危害初期。薇甘菊主要分布在次生裸地、弃耕地、荒弃果园及受人为干扰严重的次生林内。其生长迅速、茎节可随处生根,有性生殖能力强,具有缠绕习性;在新的分布地区能迅速占领被干扰生境。薇甘菊攀援于其他植物之上并迅速蔓延,覆盖大面积的林木,与本地植物竞争资源,抑制支持植物的生长,降低群落多样性,严重阻碍农林区作物生长及群落恢复。目前针对薇甘菊的控制措施主要有物理清除、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生境改造等方面。这几种措施各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薇甘菊蔓延危害的防护林带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种植植物采用“血桐+X”形式以抵制薇甘菊的生长,“X”采用幌伞枫、黄桐、阴香三种植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血桐种植在最外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薇甘菊蔓延危害的防护林带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种植植物采用“血桐+X”形式以抵制薇甘菊的生长,“X”采用幌伞枫、黄桐、阴香三种植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血桐种植在最外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薇甘菊蔓延危害的防护林带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防护林带的宽度为10 m-50 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薇甘菊蔓延危害的防护林带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娥雷静昝欣黄传章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国森园林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