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薇甘菊蔓延危害的防护林带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202852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6 1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治薇甘菊蔓延危害的防护林带构建方法,种植植物采用“血桐+X”形式以抵制薇甘菊的生长,“X”为幌伞枫、黄桐、阴香三种植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血桐种植在最外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运用生态手段防控薇甘菊,对环境无污染,且具有长期有效性;2.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可防治薇甘菊,还可以增加原区域的植被覆盖率,起到对受危害生境进行生态改造和恢复的作用;3.本发明专利技术仅在防护林带构建初期需要投入人力和资金支持,在防护林成林后基本不需要投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多树种组合防护林带控制薇甘菊蔓延危害的方法,属于有害植物生态控制

技术介绍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 B. K. 是菊科假泽兰属多年生草质藤本,原产中、南美洲,现今在亚太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并造成严重危害。薇甘菊2001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世界十大害草之一,2003年被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发布为对我国危害极大的外来入侵种。据统计,截至2009 年薇甘菊在我国的分布面积已达10万hm2以上。目前我国受危害严重的地区为广东、云南、台湾、香港、澳门,海南、广西正处于危害初期。薇甘菊主要分布在次生裸地、弃耕地、荒弃果园及受人为干扰严重的次生林内。其生长迅速、茎节可随处生根,有性生殖能力强,具有缠绕习性;在新的分布地区能迅速占领被干扰生境。薇甘菊攀援于其他植物之上并迅速蔓延,覆盖大面积的林木,与本地植物竞争资源,抑制支持植物的生长,降低群落多样性,严重阻碍农林区作物生长及群落恢复。目前针对薇甘菊的控制措施主要有物理清除、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生境改造等方面。这几种措施各有优缺点。物理清除多指人工清除,主要是用割除、挖除等手段来清理薇甘菊。该方法简单易试,见效快,但需反复清理,费用高,投入大,不宜大面积应用;化学防治是指用化学除锈剂杀灭和防治薇甘菊。该方法使用方便,见效快,较适宜大面积应用,但除锈剂的使用在某些区域存在环境隐患;生物防治是指运用天敌、寄生植物或微生物控制薇甘菊。该方法目前在生态安全性评估方面尚存在问题;生境改造是指通过对原有植物群落的干预,营造出不适于薇甘菊生长的群落及生境,从而达到防治薇甘菊的目的。该方法属于生态控制薇甘菊范畴,适用于宜林地,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能一劳永逸的控制薇甘菊,不足之处是其使用范围受到限制。生境改造方法目前主要应用在受薇甘菊危害区域的改造,且主要是进行不连续的斑块改造,未形成防护林带,改造范围外的其他区域仍然是易受灾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薇甘菊防治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完全遏制薇甘菊新个体生长,且不破坏周围植物群落的防治薇甘菊蔓延危害的防护林带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种植植物采用“血桐(Macaranga tanarius (L.) Muell. Arg.)+X”形式以抵制薇甘菊的生长,“X”采用幌伞枫Heteropanax fragrans(Roxb.)Seem.)、黄桐(Endospermum chinense Benth.)、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 (Nees et T.Nees) Blume)三种植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血桐种植在最外围。其中,该方法适用区域为郁闭度较低的人工林、 残次林、林缘、山边、弃荒地以及荒弃果园等,且该区域必须是宜林地或修整后适合植树的区域。血桐种植在最外围,即以保护区域为中心,防护林离中心较远的一侧,也是最先或最容易遭受薇甘菊危害的一侧。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外围植物血桐在抗薇甘菊攀爬覆盖方面比幌伞枫强。无论是在野外调查或是在试验样地中,未曾发现冠层被薇甘菊覆盖的血桐成树;而幌伞枫抗薇甘菊攀爬能力主要体现在,在没有外部支持物(比如周边乔灌木)过渡时,薇甘菊难以攀爬至幌伞枫冠层形成覆盖层,若有外力支持时,幌伞枫冠层存在被大面积覆盖的可能性。因此,采用血桐作为外围树种,具有更好的防护效果。优选的,防护林带的宽度为10 m-50 m。优选的,所述种植植物选用苗高在1-2 m的1年生或2年生实生苗或袋苗。优选的,所述植物种植株行距为1 m×2 m 至2 m×3 m。优选的,防护林苗木的抚育时间为2-3年,抚育期内使苗木不被其他植物覆盖,正常生长无死亡,2年后苗木高度在2.5 m以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运用生态手段防控薇甘菊,对环境无污染,且具有长期有效性。2.本专利技术不仅可防治薇甘菊,还可以增加原区域的植被覆盖率,起到对受危害生境进行生态改造和恢复的作用。3.本专利技术仅在防护林带构建初期需要投入人力和资金支持,在防护林成林后基本不需要投入。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防护林带布置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植物排列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种植植物采用“血桐+X”形式以抵制薇甘菊的生长,“X”采用幌伞枫、黄桐、阴香三种植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血桐种植在最外围。其中,防护林带的宽度为10 m-50 m。其中,A1表示山坡段,A2表示山脚段。实施例1在对薇甘菊生长区域的植物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时发现相较于其他树种被薇甘菊严重覆盖,血桐树上攀爬缠绕的薇甘菊数量较少。在薇甘菊危害区域种植不同树种两龄以下(树高1.5m左右)幼苗,进行一个生长季的观察,发现所有血桐幼树顶端叶片不被覆盖,植株长势良好,无死亡;幌伞枫所有展开的叶片均被覆盖,仅垂直生长的顶苗在覆盖层上,生长受一定影响,无死亡;阴香幼树整株被覆盖,生长缓慢,但无死亡;黄桐幼树基本被完全覆盖,偶见少量叶片露出薇甘菊覆盖层,生长受抑制,幼树死亡率约为20%。故认为血桐树可以用作抗薇甘菊防护林的外围树种。血桐并不是常用的园林或造林种,从市场上难获得大量苗木,这可能是限制别人使用该树种的原因。采用该方法主要克服血桐的种苗来源问题,因为申请人拥有专属的苗木基地,所以育种试验才得以尝试并最终取得成功。由实施例1可得,本技术方案中采用血桐做外围树种,比单纯采用幌伞枫的技术方案要更好。因为血桐的抗薇甘菊攀爬能力强于幌伞枫,且本方案中不同树种的树形、冠层和颜色有区别,可以组合形成多层次的群落。实施例22010年8月在东莞大岭山森林公园南侧近水库地段进行防护林试点工程。以受危害较严重的区域为中心向两侧延伸各50米,从山底至山顶方向延伸15米,沿等高线修整出宽度为50cm-60cm的种植带。接近山底部分的6m范围,种植带之间距离为2m;山顶方向9m范围内,种植带间距为3m。在全部范围内,种植株距均为2m。树种排列形式为:接近山底道路一侧的3条种植带以血桐为主,向上则是幌伞枫、黄桐、阴香混合种植(见图2)。造林工程结束后的两个生长季,即2011年和2012年春季对种植区内苗木进行除草和追肥管理,2011年夏末增加一次除草措施,此外无额外管理。2013年对造林区域进行调查发现,薇甘菊盖度由施工前的70%左右降低至5%以下,种植林平均高度在2.5m以上,林冠郁闭度达到85%以上。 对比例1 2013年8月对深圳采用幌伞枫纯林(种植5年以上)控制薇甘菊的地区以及东莞地区种植5年以上的血桐林、阴香林进行调查,发现幌伞枫林下其他植物幼苗数为0,血桐和阴香林下有飞扬草、狗牙根、小花假番薯及簕仔树等草本与灌木幼苗。采各林下50cm×50cm小样方表层5厘米土壤做种子萌发实验,发现幌伞枫林下土壤萌发出的幼苗数最少(仅2株禾本科小苗);其他林下土壤萌发幼苗均超过2种,血桐林下3科5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薇甘菊蔓延危害的防护林带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种植植物采用“血桐+X”形式以抵制薇甘菊的生长,“X”采用幌伞枫、黄桐、阴香三种植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血桐种植在最外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薇甘菊蔓延危害的防护林带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种植植物采用“血桐+X”形式以抵制薇甘菊的生长,“X”采用幌伞枫、黄桐、阴香三种植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血桐种植在最外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薇甘菊蔓延危害的防护林带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防护林带的宽度为10 m-50 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薇甘菊蔓延危害的防护林带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娥雷静昝欣黄传章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国森园林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