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触控模组及光学触控构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01049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6 0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光学触控构件结构包括多个光学触控模组及多个L型连接板组合成一框体。每一光学触控模组包括一LED电路板及一控制电路板。该等L型连接板分置于每一控制电路板的两端外侧。该LED电路板与控制电路板的对应重叠区域设有上下对接的至少一第一连接器及至少一第二连接器。该控制电路板的两最外端分别设有一第三连接器水平对接该等L型连接板的一第四连接器。一空间位于该LED电路板与控制电路板之间及该LED电路板与该L型连接板之问,该空间可被设置电子元件且提供一滤光条的一延伸部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一种光学触控构件结构包括多个光学触控模组及多个L型连接板组合成一框体。每一光学触控模组包括一LED电路板及一控制电路板。该等L型连接板分置于每一控制电路板的两端外侧。该LED电路板与控制电路板的对应重叠区域设有上下对接的至少一第一连接器及至少一第二连接器。该控制电路板的两最外端分别设有一第三连接器水平对接该等L型连接板的一第四连接器。一空间位于该LED电路板与控制电路板之间及该LED电路板与该L型连接板之问,该空间可被设置电子元件且提供一滤光条的一延伸部设置。【专利说明】光学触控模组及光学触控构件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触控模组及构件,尤其涉及一种光学触控模组及光学触控构件结构。
技术介绍
光学式触控因为LED品质的提升和制程的精进,所以具有高透光性、感应任何材质的触控及适用于大尺寸的优点,因此目前被广为应用在显示器上。光学触控显示器原理是利用在显示器的表面相对侧设置对应的LED发射器与接收器的光学触控模组,借由四周围的红外线LED在显示萤幕表面的X轴和Y轴形成密布的红外线网格,当不透明物体遮断其中的光线之后自然就定位出X轴和Y轴了。红外线LED各是独立且单一的,只要对遮断的位置做解析即可做到定位的目的,最后再经由控制电路的运算将讯号传送到PC,再经由萤幕显示输出刚才触碰的位置,或者再经由其他软件执行其他的讯号操控运用。红外线触控面板是采用遮断LED红外线讯号的方式来运作的,所以可以不必接触到底材就会有讯号触发,具有灵敏度高的优点。 如图1A为一般红外线触控装置的示意图,该红外线触控装置10由四条红外线触控模组11构成的框体,框体的两个相对侧分别设有两组对应的LED发射器12及LED接收器13,其中每一个LED发射器12对应到一个LED接收器13。 如图1B为第IA红外线触控模组的组成X-X剖面示意图,取该红外线触控装置10的一侧的断面说明一条红外线触控模组11的组成(如图1A),本图中虽取LED发射器作为说明,但是LED接收器为相同的组成结构。如图所示红外线触控电路模组包括一控制电路板111其上设有一 LED电路板112,前述LED发射器12设置在该LED电路板112上,其中控制电路板111上设有控制IC用于控制LED电路板112的LED发射器12。控制电路板111与LED电路板112之间是利用焊接方式结合,所以在控制电路板111与LED电路板112对应面的预设位置之间存留有焊料形成的多个第一焊接点15连接控制电路板111与LED电路板112,并使两电路板的讯号通过该等第一焊接点15传输。通常考量到电路板之间的讯号传输所以第一焊接点15都会超过一个以上。一般而言,焊料由熔点比较低的金属构成,例如锡等。 如图1C为四条红外线触控模组11连接成框体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利用四个L型连接板16作为四个边角,每一个L型连接板16与框体两侧的红外线触控模组11连接,也就是每一红外线触控模组11连接在两个L型连接板16之间,四条红外线触控模组11借由该四个L型连接板16构成框体。 再者图1D为图1C的Y-Y剖面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前述四个L型连接板16设置在该控制电路板111的下方,然后利用焊接的方式与该控制电路板111结合,控制电路板111与L型连接板16的预设位置之间留有焊料形成的多个第二焊接点17,通过该等第二焊接点17使四条红外线触控模组11的讯号相连传递。 由于每一个L型连接板16需与两侧的红外线触控模组11的控制电路板111焊接连结,且多个第一焊接点15及多个第二焊接点17通常超过一个以上,所以在组成框体的过程中,焊接作业时间长,且品质不易控制。再者,控制电路板111与LED电路板112的对应面,也就是两电路板重叠区域,无法被用来摆放元件,所以在红外线触控装置10中产生无效面积,不利于电路设计,也不利重工维修之用。 因此,如何解决前述问题,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要积极解决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以连接器来结合LED电路板及控制电路板,并提供两电路板之间的讯号传输,通过连接器可被重复插拔的特性以令触控模组方便定位组装,避免焊接不良造成功能异常,且易于重工而可被拆除进行维修然后再组装回复原状。 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是提供在LED电路板及控制电路板之间有一连接器使两电路板的相对面之间存在一高度间隔,增加可使用的空间及且可利用两电路板的相对面的面积放置低于连接器高度的元件,并提供给一滤光条的一延伸部延伸到该两电路板的相对面之间的空间,加强整体结合强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学触控模组,包括:一 LED电路板,具有一第一顶面及一第一底面,该第一顶面设有多个LED元件,该第一底面设有至少一第一连接器;一控制电路板,位于该LED电路板下方,具有一第二顶面及一第二底面,该第二顶面面对该LED电路板的第一底面且设有至少一第二连接器对应该第一连接器,及两个第三连接器分置于该控制电路板的第二顶面的两最外端,且不对应该第一连接器;其中该第一连接器与该第二连接器系在一垂直方向连接,以令该控制电路板连接在该LED电路板之下,且LED电路板与控制电路板之间有一高度间隔,一空间位于该LED电路板的第一底面及该控制电路板的第二顶面的对应重叠区域之间,该第一连接器与该第二连接器位于该空间中。 该LED电路板的第一底面设有至少一电子元件,且该电子元件位于该空间中。 该控制电路板的第二顶面设有至少一电子元件,且该电子元件位于该空间中。 该LED电路板的第一底面及该控制电路板的第二顶面的对应重叠区域之间设有至少一电子元件。 该空间供一滤光条的一延伸部设置。 该滤光条的延伸部设有至少一凹口对应该第一连接器及该第二连接器。 该第一连接器系为公接头或母接头其中之一,该第二连接器系为公接头或母接头其中另一。 该第二连接器为垂直对接方向,该第三连接器为水平对接方向。 本专利技术另外提供一种光学触控构件结构,包括多个光学触控模组及多个个L型连结板组成一框体,其中该每一个L型连结板连接该框体两侧的光学触控模组,该等每一光学触控模组包括:一 LED电路板,具有一第一顶面及一第一底面,该第一顶面设有多个LED兀件,该第一底面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器;一控制电路板,位于该LED电路板下方,具有一第二顶面及一第二底面,该第二顶面面对该LED电路板的第一底面且设有至少一第二连接器及两第三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对应该第一连接器,该等第三连接器位于该控制电路板的两最外端;该等L型连结板,位于该LED电路板下方,且分置于该控制电路板的两端外侧,每一 L型连结板包括:一第三顶面,系面对该LED电路板的第一底面,且设有至少一第四连接器对应该第三连接器;其中该第一连接器及该第二连接器在一垂直方向连接,该第三及第四连接器在一水平方向连接,且LED电路板与控制电路板之间及该LED电路板与该L型连结板之间有一高度间隔,一空间位于该LED电路板的第一底面与该控制电路板的第二顶面的对应重叠区域之间及该LED电路板的第一底面与该L型连结板的第三顶面的对应重叠区域之间,该第一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该第三连接器及该第四连接器位于该空间中。 该LED电路板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触控模组,包括:一LED电路板,具有一第一顶面及一第一底面,该第一顶面设有多个LED元件,该第一底面设有至少一第一连接器;一控制电路板,位于该LED电路板下方,具有一第二顶面及一第二底面,该第二顶面面对该LED电路板的第一底面且设有至少一第二连接器对应该第一连接器,及两个第三连接器分置于该控制电路板的第二顶面的两最外端,且不对应该第一连接器;其中该第一连接器与该第二连接器是在一垂直方向连接,以令该控制电路板连接在该LED电路板之下,且LED电路板与控制电路板之间有一高度间隔,一空间位于该LED电路板的第一底面及该控制电路板的第二顶面的对应重叠区域之间,该第一连接器与该第二连接器位于该空间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正男谭金花孟自军张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