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藻酸混纺针织面料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98410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6 0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藻酸混纺针织面料及其生产工艺,属于纺织面料的技术领域,以干重时混纺比为55%~85%:15%~45%的棉纤维和海藻酸纤维进行混纺而成的混纺纱为原料,同时该混纺纱的捻度为600T/M·Z,支数为32S/1。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海藻酸混纺针织面料,不但手感柔糯,吸湿透气,舒适性好,色牢度优良,同时又具有良好的阻燃性与抗菌抑菌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藻酸混纺针织面料及其生产工艺,属于纺织面料的
,以干重时混纺比为55%~85%:15%~45%的棉纤维和海藻酸纤维进行混纺而成的混纺纱为原料,同时该混纺纱的捻度为600T/M·Z,支数为32S/1。本专利技术一种海藻酸混纺针织面料,不但手感柔糯,吸湿透气,舒适性好,色牢度优良,同时又具有良好的阻燃性与抗菌抑菌性。【专利说明】一种海藻酸混纺针织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藻酸混纺针织面料及其生产工艺,属于纺织面料的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追求物质丰富的同时,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与生存环境。对于服装的要求,更多的体现在关注其舒适与功能性方面。因此,功能性纺织材料的发展成为整个纺织业发展的基础。在不可再生的石化资源日益匮乏的现实背景下,原材料取于煤、石油等资源的合成纤维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而海洋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因此,海藻酸纤维产业化生产潜力巨大。海藻酸纤维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可降解再生纤维与其他纤维混纺的加工工艺技术已经掌握。绿色生态的概念也赋予再生纤维更高的产品附加值,使其能广泛地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藻酸混纺针织面料及其生产工艺,该海藻酸混纺针织面料不但手感柔糯,吸湿透气,舒适性好,色牢度优良,同时又具有良好的阻燃性与抗菌抑菌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海藻酸混纺针织面料,以干重时混纺比为55%?85%:15%?45%的棉纤维和海藻酸纤维进行混纺而成的混纺纱为原料,同时该混纺纱的捻度为600T/M.Z,支数为32S/1。 所述海藻酸混纺针织面料采用纬平针组织。 所述海藻酸混纺针织面料进一步优选以干重时混纺比为70%:30%的棉纤维和海藻酸纤维进行混纺而成的混纺纱为原料。 本专利技术一种海藻酸混纺针织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混纺纱检验一混纺纱定形一织造一染整。 所述混纺纱定形的工序,采用真空定形蒸箱进行定形,蒸汽压力控制在0.05?0.07Mpa,温度为92?97°C,时间为115?125min,最后在常温常压下自然定形24小时。本专利技术的真空定形蒸箱,优选全自动真空定形蒸箱,其通过真空泵将筒内空气抽出,产生负压,然后再进高温蒸汽以加快高温蒸汽进入纱线内层的速度。本专利技术在混纺纱上机织造前用汽蒸的方法进行定形,并在车间放置24小时,消除纱线内应力后再进行织造,以减少因纱线捻度产生的纬斜。 所述织造的工序,采用单面纬编机进行织造,同时单面纬编机的电动机采用逆时针转动。本专利技术进行织造时,单面纬编机的转动方向采用与混纺纱捻度相配合的转动方向,因本专利技术中的混纺纱捻向为Z捻向,所以选用逆时针转动的单面纬编机进行织造,使混纺纱捻度产生的纬斜与机器不同回转方向引起的纬斜相抵消,大大降低了织物的纬斜程度。同时,车间温度控制在20°c,相对湿度为70%左右,以增加纱线的柔软度和强力,使织造能顺利进行。 所述混纺纱定形的工序,蒸汽压力优选控制在0.06Mpa,温度优选为95°C,时间优选为 120min。 所述织造的工序,采用机型为34英寸24针的单面纬编机进行织造,路数为102路,总针数为2544针。 所述染整的工序,包括前处理一染色一烘干一定型拉幅一成品检验一打卷一入库; 其中,染色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先用阳离子染料对海藻酸纤维进行染色,55?65°C入染,染料浓度8?15%,醋酸钠用量I?3%,染浴pH值为5?5.5,沸染时间85?95min ;然后降至常温后用活性染料对棉纤维进行染色,上染时以0.8?1.2V /min的速率升温至60°C,保温60min,再以0.8?1.2V /min的速率降温,直至40°C以下排液;染色完毕用清水漂洗后,再用皂洗液进行皂洗,皂洗液的浓度为4%?5%、pH值为7?8、浴比为1:40,皂洗时将皂洗液充分搅拌均匀,洗涤温度为80?85°C,达到温度后再洗涤30?40min,最后用清水漂洗2?3次。 所述染色的工艺进一步优选包括以下步骤: 先用阳离子染料对海藻酸纤维进行染色,60°C入染,染料浓度10%,醋酸钠用量2%,染浴pH值为5.5,沸染时间90min ;然后降至常温后用活性染料对棉纤维进行染色,上染时以1°C /min的速率升温至60°C,保温60min,再以1°C /min的速率降温,直至40°C以下排液;染色完毕用清水漂洗后,再用皂洗液进行皂洗,皂洗液的浓度为4%?5%、pH值为7?8、浴比为1:40,皂洗时将皂洗液充分搅拌均匀,洗涤温度为80?85°C,达到温度后再洗漆30?40min,最后用清水漂洗2?3次。 所述定型拉幅的工艺,定型温度控制在155?165°C,线速为30?40m/min。 所述定型拉幅的工艺,定型温度优选控制在160°C,线速优选为35m/min。 本专利技术用海藻酸纤维与棉纤维进行混纺制备的纱线,既能保持各原料的优异性能,同时又赋予纱线新的服用功能,在纺织服用领域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可用来开发生态功能性纺织品。本专利技术将海藻酸纤维的应用从医用敷料领域延伸到了服用领域,丰富了海藻酸纤维的产品种类,提高了纺织品附加值,同时也是新兴元素在面料设计中的又一次创新探索。 本专利技术一种海藻酸混纺针织面料,不但手感柔糯,吸湿透气,舒适性好,色牢度优良,同时又具有良好的阻燃性与抗菌抑菌性。 由于本专利技术一种海藻酸混纺针织面料,具有良好的亲肤性、抑菌性、阻燃性,因此尤其适用于制作婴幼儿服饰、保健型生态纺织服装,如:婴幼儿内衣、哺乳文胸内村、轻便消防服等。 本专利技术一种海藻酸混纺针织面料的克重为100?150g/m2。 本专利技术一种海藻酸混纺针织面料达到如下技术指标: 甲醛含量彡75mg/kg,pH值5.7,无异味,未检出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耐水色牢度(变色、沾色)4级,耐酸汗溃色牢度(变色、沾色)4级,耐碱汗溃色牢度(变色、沾色)4级,耐摩擦色牢度(干摩)4级,耐皂洗色牢度4级;顶破强力272N;水洗尺寸变化率(5A/A):径向-0.3%,纬向-2.8% ;起毛起球3级;线圈密度偏差率:直向0%,横向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受以下实施例所限定。 实施例1 一种海藻酸混纺针织面料,以干重时混纺比为70%:30%的棉纤维和海藻酸纤维进行混纺而成的混纺纱为原料,同时该混纺纱的捻度为600T/M.Z,支数为32S/1。海藻酸混纺针织面料采用纬平针组织。 本专利技术一种海藻酸混纺针织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混纺纱检验一混纺纱定形一织造一染整。 其中,混纺纱定形的工序,采用全自动真空定形蒸箱进行定形,蒸汽压力控制在 0.06Mpa,温度为95°C,时间为120min,最后在常温常压下自然定形24小时。 织造的工序,采用单面纬编机进行织造,同时单面纬编机的电动机采用逆时针转动。本实施例采用机型为34英寸24针的单面纬编机进行织造,路数为102路,总针数为2544针,转速为20r/min,上机线长为30厘米/100圈,针圈密度为77.5X76圈/5厘米。 染整的工序,包括前处理一染色一烘干一定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藻酸混纺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以干重时混纺比为55%~85%:15%~45%的棉纤维和海藻酸纤维进行混纺而成的混纺纱为原料,同时该混纺纱的捻度为600T/M·Z,支数为32S/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荣根徐海兵方挺进王文涛支佳雯朱亚茜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蓝海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