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式插秧机或者直播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96371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6 0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乘用式插秧机或者直播机的润滑油通道(9)具有:第一润滑油通道(91),润滑油在第一润滑油通道(91)中从前传动箱(11)侧向后传动箱(12)侧流动;以及第二润滑油通道(92),润滑油在第二润滑油通道(92)中从后传动箱(12)侧向前传动箱(11)侧流动,第一润滑油通道(91)具有侧视时在机身框架(10)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延伸部(911),第二润滑油通道(92)具有侧视时在机身框架(10)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延伸部(922),第一延伸部(911)以及第二延伸部(922)配置于机身框架(10)的下表面的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乘用式插秧机或者直播机能够高效率地对润滑油进行冷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的乘用式插秧机或者直播机的润滑油通道(9)具有:第一润滑油通道(91),润滑油在第一润滑油通道(91)中从前传动箱(11)侧向后传动箱(12)侧流动;以及第二润滑油通道(92),润滑油在第二润滑油通道(92)中从后传动箱(12)侧向前传动箱(11)侧流动,第一润滑油通道(91)具有侧视时在机身框架(10)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延伸部(911),第二润滑油通道(92)具有侧视时在机身框架(10)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延伸部(922),第一延伸部(911)以及第二延伸部(922)配置于机身框架(10)的下表面的上方。本专利技术的乘用式插秧机或者直播机能够高效率地对润滑油进行冷却。【专利说明】乘用式插秧机或者直播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乘用式插秧机或者直播机。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乘用式插秧机或者直播机,该乘用式插秧机或者直播机具有:机身框架,该机身框架在机身的前后方向上具有长度方向;前传动箱,该前传动箱设置于机身框架的前部,并收纳将动力传递至前轮的动力传递机构;后传动箱,该后传动箱设置于机身框架的后部,并收纳将动力传递至后轮的动力传递机构;以及润滑油通道,该润滑油通道使润滑油在前传动箱与后传动箱之间循环。
技术介绍
作为上述的乘用式插秧机或者直播机,已知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乘用式插秧机或者直播机(文献中为“乘用式插秧机”)。该乘用式插秧机或者直播机,在行驶机身的机身框架的前部连接固定有前传动箱(在文献中为“传动箱”),该前传动箱装备有能够转向的左右的如车轮,并且在机身框架的后部支承有后传动箱(在文献中为“后部传动箱”),在该后传动箱的左右装备有后车轮。前传动箱与后传动箱通过覆盖传动轴的外壳而连通连接,构成为润滑油能够在前传动箱与后传动箱之间流动,通过大量的润滑油对传动系统整体进行润滑。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92169号公报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结构中,由于润滑油通过单一的外壳在前传动箱与后传动箱之间流动,所以在外壳内,从前传动箱侧向后传动箱侧流动的润滑油与从后传动箱侧向前传动箱侧流动的润滑油,以向相互相反的方向流动的状态混合存在。这样,外壳内的两种润滑油的流动会互相干涉,所以润滑油难以顺畅地循环,所以不能够高效率地对润滑油进行冷却。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高效率地对润滑油进行冷却的乘用式插秧机或者直播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具有: 机身框架,该机身框架在机身的前后方向上具有长度方向; 前传动箱,该前传动箱设置于所述机身框架的前部,并收纳将动力传递至前轮的动力传递机构; 后传动箱,该后传动箱设置于所述机身框架的后部,并收纳将动力传递至后轮的动力传递机构;以及 润滑油通道,该润滑油通道使润滑油在所述前传动箱与所述后传动箱之间循环, 所述润滑油通道具有:第一润滑油通道,在该第一润滑油通道中润滑油从所述前传动箱或者所述后传动箱中的一方侧向另一方侧流动;以及第二润滑油通道,在该第二润滑油通道中润滑油从所述前传动箱或者所述后传动箱中的另一方侧向一方侧流动, 所述第一润滑油通道具有侧视时在所述机身框架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延伸部, 所述第二润滑油通道具有侧视时在所述机身框架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延伸部, 所述第一延伸部以及所述第二延伸部配置在所述机身框架的下表面的上方。 采用该特征结构,在前传动箱与后传动箱之间循环的润滑油在第一润滑油通道与第二润滑油通道中分开流动,由此第一润滑油通道的润滑油的流动与第二润滑油通道的润滑油的流动不会互相干涉,所以润滑油容易顺畅地循环,因此能够高效率地对润滑油进行冷却。另外,第一延伸部以及第二延伸部配置于机身框架的下表面的上方,由此第一延伸部以及第二延伸部难以被水田的泥水浸泡。因此,难以产生泥水所引起的第一润滑油通道以及第二润滑油通道的老化,因此会提高第一润滑油通道以及第二润滑油通道的耐久性。 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较好的是, 所述第一延伸部以及所述第二延伸部不向所述机身框架的上表面的上方伸出。 采用该特征结构,由于第一延伸部以及第二延伸部收纳于机身框架的上下长度的范围内,所以能够紧凑地配置第一润滑油通道以及第二润滑油通道。 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较好的是, 所述第一延伸部以及所述第二延伸部横跨所述机身框架的前部侧与后部侧地延伸。 采用该特征结构,由于第一延伸部以及第二延伸部在前后方向上较长,因此第一延伸部以及第二延伸部进一步难以被水田的泥水浸泡。 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较好的是, 所述第一延伸部以及所述第二延伸部侧视时在所述机身框架的长度方向上直线状地延伸。 采用该特征结构,由于第一延伸部以及第二延伸部侧视时沿着机身框架的长度方向,所以能够紧凑地配置第一润滑油通道以及第二润滑油通道。 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较好的是, 所述第一延伸部具有所述第一润滑油通道中俯视时最接近所述机身框架的部位, 所述第二延伸部具有所述第二润滑油通道中俯视时最接近所述机身框架的部位。 采用该特征结构,由于第一延伸部以及第二延伸部接近机身框架,所以能够紧凑地配置第一润滑油通道以及第二润滑油通道。 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较好的是, 所述前传动箱具有:无级变速箱,该无级变速箱收纳无级变速装置;变速箱,该变速箱收纳将来自所述无级变速装置的动力传递至所述前轮的动力传递机构;以及前车轴箱,该前车轴箱对所述前轮进行支承, 所述后传动箱具有后车轴箱,该后车轴箱对所述后轮进行支承。 采用该特征结构,通过使润滑油经由第一润滑油通道以及第二润滑油通道在无级变速箱、变速箱以及前车轴箱与后车轴箱之间循环,从而能够高效率地对润滑油进行冷却。 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较好的是, 所述前车轴箱以及所述后车轴箱中的至少一方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所述机身框架上下移动, 所述第一润滑油通道具有容许所述上下移动的第一移动容许部, 所述第二润滑油通道具有容许所述上下移动的第二移动容许部。 采用该特征结构,在前车轴箱以及后车轴向中的至少一方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机身框架上下移动(例如,能够起伏)的情况下,该上下移动被第一移动容许部以及第二移动容许部容许,所以所述上下移动不会被第一润滑油通道以及第二润滑油通道阻碍,因此能够顺畅地进行所述上下移动。 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较好的是, 所述第一延伸部通过所述第一移动容许部,与所述前车轴箱以及所述后车轴箱中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所述机身框架上下移动的车轴箱连接, 所述第二延伸部通过所述第二移动容许部,与所述前车轴箱以及所述后车轴箱中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所述机身框架上下移动的车轴箱连接。 采用该特征结构,由于第一移动容许部以及第二移动容许部接近前车轴箱以及后车轴箱中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机身框架上下移动的车轴箱,所以能够顺畅地进行该上下移动。 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较好的是, 在所述前车轴箱以及所述后车轴箱中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所述机身框架上下移动的车轴箱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移动容许部连接的第一接头部、以及与所述第二移动容许部连接的第二接头部, 所述第一接头部与所述第二接头部,在所述前车轴箱以及所述后车轴箱中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所述机身框架上下移动的车轴箱中,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乘用式插秧机或者直播机,其特征在于,具有:机身框架,该机身框架在机身的前后方向上具有长度方向;前传动箱,该前传动箱设置于所述机身框架的前部,并收纳将动力传递至前轮的动力传递机构;后传动箱,该后传动箱设置于所述机身框架的后部,并收纳将动力传递至后轮的动力传递机构;以及润滑油通道,该润滑油通道使润滑油在所述前传动箱与所述后传动箱之间循环,所述润滑油通道具有:第一润滑油通道,在该第一润滑油通道中润滑油从所述前传动箱或者所述后传动箱中的一方侧向另一方侧流动;以及第二润滑油通道,在该第二润滑油通道中润滑油从所述前传动箱或者所述后传动箱中的另一方侧向一方侧流动,所述第一润滑油通道具有侧视时在所述机身框架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二润滑油通道具有侧视时在所述机身框架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以及所述第二延伸部配置在所述机身框架的下表面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西哲平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