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随动定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19318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5 2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随动定焦系统,本系统中包括固定焦距装置,固定焦距装置的第二端与样品板接触,当样品板略有凸起时,固定焦距装置的第二端被样品板的凸起推动,导致观测装置也随凸起上移,由于物镜与固定焦距装置不发生变化,所以还能够维持物镜与样品板之间的距离不变,即成像距离不变。当样品板略有凹陷时,观测装置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使固定焦距装置的第二端始终与样品板接触,维持物镜与样品板之间的成像距离不变。本系统仅增加了一个固定焦距装置便可实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并且固定焦距装置的结构简单、造价低、容易实现,且稳定性较好,能够解决样品成像随移动平台移动而造成的焦距偏离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随动定焦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微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随动定焦系统。
技术介绍
在显微成像中,显微镜通过物镜对样品板进行放大成像,样品板上有多个样本,在一个样本测试完成之后需要移动样品板、使物镜对准另一个样本,以便对另一个样本进行放大成像,在对各个样本进行测试时需要保证样本板与物镜之间的距离不变,即各个样本成像工作距离不变。 但安装样本板的移动平台本身加工工艺导致移动平台是有平面度误差的,移动平台与样本板安装时也存在平面度误差,样品板本身也具有平面度误差,所以当样品板一个样本A点移动到另一个样本B点时,会出现A点和B点不在同一平面的问题,导致样本A点和样本B点的成像距离改变,从而导致偏离最佳焦距的情况。 为此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以下方法来解决偏离最佳焦距的问题, 第一种:显微镜制造厂家提高加工和装配的精度,让样品板和移动平台的平面度误差减到最小,但加工和装配工艺的提高有其极限,不容易达到。 第二种:显微镜有调焦结构,当出现脱焦的时候,操作人员可以根据经验自己再微调焦距,但这会导致成像操作操作复杂、效率较低且主观干扰影响成像效果。 第三种:采用红外测距、光栅测距等智能自动调焦系统,或者图像识别自动调焦系统等自动调焦系统,但这样的系统通常包含精确的测距系统、PLC控制系统、电机驱动系统、图像分析系统等,系统复杂、造价高昂、稳定性和适应性较差。 因此现在需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造价低、稳定性好的方案,以便解决样品随移动平台移动而造成的焦距偏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随动定焦系统,该系统结构简单的、造价低、稳定性好,解决了样品随移动平台移动而造成的焦距偏离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手段: —种随动定焦系统,包括: 承载平台,固定于所述承载平台上的样品板,与所述承载平台垂直连接的支撑架,可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的观测装置,所述观测装置包括相机或目镜、物镜和镜筒部,一端与所述观测设置固定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样品板接触的固定焦距装置,所述固定焦距装置使所述样品板与所述物镜的垂直距离维持不变。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支撑架和所述观测装置相连的、或与所述支撑架和所述固定焦距装置相连的弹力结构,所述弹力结构可支撑所述观测装置和所述固定焦距 >J-U ρ?α装直。 优选的,所述弹力结构包括: 机械弹力装置、气压弹力装置和/或液压弹力装置。 优选的,当所述观测装置正置时所述机械弹力装置包括: 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的限位部件,贯穿所述限位部件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观测装置或固定焦距装置固定相连,另一端设置有凸起,套设于所述连接杆上的弹簧,所述弹簧卡位于所述限位部件与所述凸起之间。 优选的,当所述观测装置倒置时所述机械弹力装置包括: 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的限位部件,贯穿所述限位部件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观测装置或固定焦距装置固定相连、另一端固定,套设于所述连接杆上的弹簧,所述弹簧卡位于所述限位部件与观测装置之间。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观测装置相连具体为: 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观测装置的镜筒部固定相连;或 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观测装置的物镜相连; 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观测装置的相机或目镜相连。 优选的,所述观测装置可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具体为: 所述观测装置的镜筒部可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或 所述观测装置的物镜可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或 所述观测装置的相机或目镜可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 优选的,所述镜筒部包括: 连接台和镜筒; 所述连接台一端与所述镜筒固定连接,另一端可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焦距装置为支撑杆; 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观测装置固定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样品板接触。 优选的,所述固定焦距装置为支撑杆和透光部件; 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观测装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透光部件固定连接,所述透光部件与所述物镜相对的位置上中空。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观测装置固定连接具体为: 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观测装置的相机或目镜固定相连;或 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观测装置的镜筒固定相连;和/或 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观测装置的物镜固定相连。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随动定焦系统,本系统中包括固定焦距装置,固定焦距装置的第二端与样品板接触,当样品板略有凸起时,固定焦距装置的第二端被样品板的凸起推动,导致观测装置也随凸起上移,由于物镜与固定焦距装置不发生变化,所以还能够维持物镜与样品板之间的距离不变,即成像距离不变。当样品板略有凹陷时,观测装置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使固定焦距装置的第二端始终与样品板接触,维持物镜与样品板之间的成像距离不变。 本系统仅增加了一个固定焦距装置便可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并且固定焦距装置的结构简单、造价低、容易实现,且稳定性较好,能够解决样品成像随移动平台移动而造成的焦距偏离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随动定焦系统的结构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随动定焦系统的结构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随动定焦系统的结构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随动定焦系统的结构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随动定焦系统的结构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随动定焦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随动定焦系统,包括: 承载平台400,固定于所述承载平台400上的样品板500,与所述承载平台400垂直连接的支撑架200,可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200上的观测装置100,所述观测装置100包括相机或目镜101、物镜103和镜筒部102,一端与所述观测设置100固定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样品板500接触的固定焦距装置300,所述固定焦距装置300使所述样品板500与所述物镜103的垂直距离维持不变。 由于承载平台400和样品板500上不可避免的有平面度误差,因此本申请在观测装置100和样品板500之间加装固定焦距装置300,固定焦距装置300靠近样品板500的一侧为第二端,另一端为第一端,当物镜103与样品板500之间的成像距离、及固定焦距装置300的长度确定后,在固定焦距装置300第二端的末端与物镜103之间预留成像距离,然后将固定焦距装置300的第一端固定于观测装置100上。本申请中固定焦距装置300为刚性结构不易产生变形,因此能够维持固定焦距装置300的第二端末端与物镜103之间的成像距离不变。 固定焦距装置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随动定焦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随动定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平台(400),固定于所述承载平台(400)上的样品板(500),与所述承载平台(400)垂直连接的支撑架(200),可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200)上的观测装置(100),所述观测装置(100)包括相机或目镜(101)、物镜(103)和镜筒部(102),一端与所述观测设置固定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样品板(500)接触的固定焦距装置(300),所述固定焦距装置(300)使所述样品板(500)与所述物镜(103)的垂直距离维持不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随动定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平台(400),固定于所述承载平台(400)上的样品板(500),与所述承载平台(400)垂直连接的支撑架(200),可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200)上的观测装置(100),所述观测装置(100)包括相机或目镜(101),物镜(103)和镜筒部(102),一端与所述观测设置固定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样品板(500)接触的固定焦距装置(300),所述固定焦距装置(300)使所述样品板(500)与所述物镜(103)的垂直距离维持不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支撑架(200)和所述观测装置(100)相连的、或与所述支撑架(200)和所述固定焦距装置(300)相连的弹力结构(600),所述弹力结构(600)可支撑所述观测装置(100)和所述固定焦距装置(30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结构(600)包括: 机械弹力装置、气压弹力装置和/或液压弹力装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观测装置(100)正置时所述机械弹力装置包括: 设置于所述支撑架(200)上的限位部件¢03),贯穿所述限位部件¢03)的连接杆(604),所述连接杆¢04)的一端与所述观测装置(100)或固定焦距装置(300)固定相连,另一端设置有凸起¢01),套设于所述连接杆604上的弹簧¢02),所述弹簧(602)卡位于所述限位部件(603)与所述凸起(601)之间。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观测装置(100)倒置时所述机械弹力装置包括: 设置于所述支撑架(200)上的限位部件¢03),贯穿所述限位部件¢03)的连接杆(604),所述连接杆¢04)的一端与所述观测装置(100)或固定焦距装置(300)固定相连,另一端设置有凸起¢01),套设于所述连接杆604上的弹簧¢02),所述弹簧(602)卡位于所述限位部件¢03)与观测装置(100)之间。6.如权利要求4或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浦文陈睿夏浩涵翟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睿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