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防轴承电腐蚀结构及无刷直流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91394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5 2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电机领域,公开了电机防轴承电腐蚀结构及无刷直流电机,电机防轴承电腐蚀结构包括定子铁芯、导电锁紧件、导电螺母组件、塑封外壳和盖合固定于塑封外壳一端的第一端盖,导电螺母组件和定子铁芯封装固定于塑封外壳内,且导电螺母组件的一端与定子铁芯连接、另一端显露于塑封外壳外,第一端盖上贯穿设有通孔,导电锁紧件的一端卡于通孔外、另一端穿过通孔并螺纹连接导电螺母组件之显露于塑封外壳外的端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导电锁紧件和导电螺母组件的配合,实现了定子铁芯和第一端盖的导通连接,有效防止了轴承电腐蚀现象的发生;且其保证了定子铁芯和第一端盖导通的长期可靠性,进而保证了电机防轴承电腐蚀结构的长期有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防轴承电腐蚀结构及无刷直流电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领域,尤其涉及电机防轴承电腐蚀结构及具有该电机防轴承电腐蚀结构的无刷直流电机。
技术介绍
直流电机普遍采用逆变调制(PWM)的逆变器进行驱动。由于高频率的变化电流会导致轴承的内外圈之间产生电压差,故,当该电压差达到可将轴承油膜击穿的电压时,就会有微小的电流从轴承滚道及轴承球中通过,从而导致轴承球及轴承沟道损伤并使轴承发出异常的噪音,即导致轴承发生了电腐蚀现象,严重影响了轴承使用寿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了采用金属销进行连接定子铁芯与端盖的方案。其具体实施方式为:在塑封BMC(团状模塑料)时,在塑封外壳上预留通孔,在塑封完成后,将导电销插入通孔内并使导电销的第一端延伸接触到定子铁芯上,最后安装端盖,并使导电销的第二端与端盖接触。该方案虽然可达到降低等效电容从而降低压差的目的,但是,其在具体应用中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由于定子铁芯在设计中会存在一定的公差范围,故,在塑封BMC(团状模塑料)时,容易导致定子铁芯浮起的现象,从而使得其露出部分残留热固性材料,而导电销的尖端很难有效刺破这些热固性材料,进而容易导致导电销与定子铁芯导通不良的现象发生,最终无法有效防止轴承电腐蚀现象的发生;2)端盖压入安装后,端盖与定子之间会有一定的间隙,现有方案中,为了保证定子铁芯与端盖的长期导通,是通过端盖过盈抵压导电销,以通过导电销的回弹保证定子铁芯与端盖的长期导通,其可靠性差,长期容易引起蠕变,而导致连接不可靠,最终无法有效防止轴承电腐蚀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电机防轴承电腐蚀结构及无刷直流电机,其解决了电机防轴承电腐蚀结构可靠性差、容易失效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机防轴承电腐蚀结构,包括定子铁芯、导电锁紧件、导电螺母组件、封装于所述定子铁芯外的塑封外壳和盖合固定于所述塑封外壳一端的第一端盖,所述导电螺母组件封装固定于所述塑封外壳内,且所述导电螺母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定子铁芯连接、另一端显露于所述塑封外壳外,所述第一端盖上贯穿设有通孔,所述导电锁紧件的一端卡于所述通孔外、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并螺纹连接所述导电螺母组件之显露于所述塑封外壳外的端部。优选地,所述导电螺母组件包括导电螺母座和金属片,所述导电螺母座的一端与所述导电锁紧件螺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金属片的一端连接,所述金属片的另一端延伸焊接所述定子铁芯。优选地,所述导电螺母座包括与所述导电锁紧件连接的第一端部、与所述金属片连接的第二端部和连接于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中间连接部,所述第一端部的外廓尺寸和所述第二端部的外廓尺寸都大于所述中间连接部的外廓尺寸。优选地,所述第一端部的外表面和/或所述第二端部的外表面设有滚压花纹,或者,所述第一端部的外廓截面和/或所述第二端部的外廓截面为多边形。具体地,沿所述第一端部朝向所述第二端部凹设有与所述导电锁紧件螺纹配合的螺纹孔,沿所述第二端部朝向所述第一端部凹设有沉孔,所述金属片的一端穿设于所述沉孔内并焊接固定于所述沉孔内。优选地,所述金属片呈L形,其包括第一折部和第二折部,所述第一折部贴合于所述沉孔之靠近所述中间连接部的凹设底壁上并焊接固定于所述沉孔内,所述第二折部延伸焊接所述定子铁芯的外侧面。优选地,所述金属片上凸设有凸起,所述凸起抵顶并焊接固定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外侧面上。具体地,还包括绝缘框架、定子绕组和塑料件,所述绝缘框架设于所述定子铁芯上,所述定子绕组设于所述绝缘框架上,所述塑料件安装于所述绝缘框架上,所述导电螺母组件的一端穿过所述塑料件并焊接固定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外侧面上,所述塑封外壳封装于所述定子铁芯、所述绝缘框架、所述定子绕组、所述塑料件和所述导电螺母组件外。具体地,所述塑料件上贯穿设有供所述导电螺母组件穿设的避让孔,所述避让孔包括与所述导电螺母座一端部配合的第一孔部和孔径小于所述第一孔部的第二孔部,所述导电螺母座部分卡插于所述第一孔部内,所述金属片穿过所述第二孔部并延伸焊接所述定子铁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机防轴承电腐蚀结构,通过导电锁紧件和导电螺母组件的配合,实现了定子铁芯和第一端盖的导通连接,有效防止了轴承电腐蚀现象的发生;同时,其通过将导电螺母组件与定子铁芯一起封装固定于塑封外壳内并使导电螺母组件的一端显露于塑封外壳外,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导电螺母组件需刺破塑封热固性材料才能导通定子铁芯的情形发生,保证了导电螺母组件与定子铁芯的良好导通;另一方面塑封外壳的封装固定作用,可有效保证导电螺母组件定位的稳固可靠性,进一步保证了导电螺母组件与定子铁芯的良好导通。此外,由于导电锁紧件和导电螺母组件之间的连接为螺纹连接,且螺纹连接具有自锁作用,故,使得导电锁紧件和导电螺母组件的连接可靠性高,保证了定子铁芯和第一端盖之间导通连接的长期稳定可靠性,进而保证了电机防轴承电腐蚀结构的长期有效性。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无刷直流电机,其包括上述的电机防轴承电腐蚀结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无刷直流电机,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电机防轴承电腐蚀结构,故,提高了无刷直流电机的防轴承电腐蚀能力,提高了无刷直流电机的综合性能,并利于延长无刷直流电机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刷直流电机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机防轴承电腐蚀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电螺母组件、塑料件、绝缘框架、定子绕组和定子铁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电螺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电螺母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金属片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塑料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塑料件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塑料件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机防轴承电腐蚀结构,包括定子铁芯1、导电锁紧件4、导电螺母组件5、封装于定子铁芯1外的塑封外壳2和盖合固定于塑封外壳2一端的第一端盖3,导电螺母组件5封装固定于塑封外壳2内,且导电螺母组件5的一端与定子铁芯1连接、另一端显露于塑封外壳2外,第一端盖3上贯穿设有通孔31,导电锁紧件4的一端卡于通孔31外、另一端穿过通孔31并螺纹连接导电螺母组件5之显露于塑封外壳2外的端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机防轴承电腐蚀结构,通过导电锁紧件4和导电螺母组件5的配合,实现了定子铁芯1和第一端盖3的导通连接,有效防止了轴承电腐蚀现象的发生;同时,其通过将导电螺母组件5与定子铁芯1一起封装固定于塑封外壳2内并使导电螺母组件5的一端显露于塑封外壳2外,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导电螺母组件5需刺破塑封热固性材料才能导通定子铁芯1的情形发生,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机防轴承电腐蚀结构及无刷直流电机

【技术保护点】
电机防轴承电腐蚀结构,包括定子铁芯、封装于所述定子铁芯外的塑封外壳和盖合固定于所述塑封外壳一端的第一端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电锁紧件和导电螺母组件,所述导电螺母组件封装固定于所述塑封外壳内,且所述导电螺母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定子铁芯连接、另一端显露于所述塑封外壳外,所述第一端盖上贯穿设有通孔,所述导电锁紧件的一端卡于所述通孔外、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并螺纹连接所述导电螺母组件之显露于所述塑封外壳外的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机防轴承电腐蚀结构,包括定子铁芯、封装于所述定子铁芯外的塑封外壳和盖合固定于所述塑封外壳一端的第一端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电锁紧件和导电螺母组件,所述导电螺母组件封装固定于所述塑封外壳内,且所述导电螺母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定子铁芯连接、另一端显露于所述塑封外壳外,所述第一端盖上贯穿设有通孔,所述导电锁紧件的一端卡于所述通孔外、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并螺纹连接所述导电螺母组件之显露于所述塑封外壳外的端部;所述导电螺母组件包括导电螺母座和金属片,所述导电螺母座的一端与所述导电锁紧件螺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金属片的一端连接,所述金属片的另一端延伸焊接所述定子铁芯;所述导电螺母座包括与所述导电锁紧件连接的第一端部、与所述金属片连接的第二端部和连接于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中间连接部,所述第一端部的外廓尺寸和所述第二端部的外廓尺寸都大于所述中间连接部的外廓尺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防轴承电腐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的外表面和/或所述第二端部的外表面设有滚压花纹,或者,所述第一端部的外廓截面和/或所述第二端部的外廓截面为多边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防轴承电腐蚀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端部朝向所述第二端部凹设有与所述导电锁紧件螺纹配合的螺纹孔,沿所述第二端部朝向所述第一端部凹设有沉孔,所述金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剑武李国雄刘贤史国俊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