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7283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机车锁,主要设有下壳体、锁扣组件、上壳体及固定座所组成,下壳体上设有容室,容室的一侧壁设有滑槽,锁扣组件设于下壳体的容室内,而上壳体固设于下壳体上,上壳体的底面设有容室,该容室的一侧壁设有滑槽与下壳体的滑槽相对应,固定座固设于上壳体的上方,其特征在于:上壳体的容室内设有挡块;锁扣组件由锁座、锁板、扳体、滑座、定位座、弹簧及钥匙所组成,其中锁座顶面设有凹室,该凹室的壁面设有插槽贯穿于锁座的外壁面,于锁座的一端设有嵌槽,而锁板组设于锁座的一端,锁板的一端凸设有嵌体,而扳体组设于锁座的侧面,并凸伸于上、下壳体的滑槽外,而滑座设于锁座的凹室内,滑座的底部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挡止块,滑座的顶面凸设有卡块,于滑座上设有数穿孔,滑座的侧壁设有弹簧孔,且其内设入弹簧,该弹簧的外端抵靠于锁座的凹室内壁面,而定位座设于滑座上并固设于锁座的凹室内,定位座的底面对应滑座的穿孔设有数凹孔,于滑座的穿孔与定位座的凹孔内设有下锁柱、上锁柱及弹簧,而钥匙插设于锁座的插槽内。(*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车锁,特别是指一种藉由钥匙插设于锁具的钥匙插槽内,再向内推动,使滑座的卡体推移脱离与上壳体的挡块卡持的机车锁。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机车锁,主要设有下壳体、锁扣组件、上壳体及固定座所组成,下壳体上设有容室,容室的一侧壁设有滑槽,锁扣组件设于下壳体的容室内,而上壳体固设于下壳体上,上壳体的底面设有容室,该容室的一侧壁设有滑槽与下壳体的滑槽相对应,固定座固设于上壳体的上方,上壳体的容室内设有挡块;锁扣组件由锁座、锁板、扳体、滑座、定位座、弹簧及钥匙所组成,其中锁座顶面设有凹室,该凹室的壁面设有插槽贯穿于锁座的外壁面,于锁座的一端设有嵌槽,而锁板组设于锁座的一端,锁板的一端凸设有嵌体,而扳体组设于锁座的侧面,并凸伸于上、下壳体的滑槽外,而滑座设于锁座的凹室内,滑座的底部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挡止块,滑座的顶面凸设有卡块,于滑座上设有数穿孔,滑座的侧壁设有弹簧孔,且其内设入弹簧,该弹簧的外端抵靠于锁座的凹室内壁面,而定位座设于滑座上并固设于锁座的凹室内,定位座的底面对应滑座的穿孔设有数凹孔,于滑座的穿孔与定位座的凹孔内设有下锁柱、上锁柱及弹簧,而钥匙插设于锁座的插槽内。本技术在于还提供一种机车锁,该锁扣组件的下锁柱、上锁柱及弹簧设于滑座与定位座间,且下锁柱、上锁柱及弹簧与滑座的穿孔呈密封状态。本技术在于还提供一种机车锁,该滑座的卡块与上壳体的挡块相互卡止挡持。本技术在于还提供一种机车锁,该锁座的底面设有切槽,锁座上另设有穿孔贯通切槽,固接元件穿伸于穿孔内,而扳体组设于锁座的切槽,扳体对应锁座的穿孔位置处设有螺孔,且供固接元件锁固。本技术在于还提供一种机车锁,该固定座的一侧设有定位板,定位板的中间设有方形的穿孔,于该穿孔的二侧分别排列设有数调整长槽,且该调整长槽供螺固元件穿伸,于定位板的内侧面组设有二挡板,该挡板上设有穿孔。本技术可使锁扣、解扣操作方便,且更具有使用的安全性及防盗性。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图4为本技术钥匙插设后未推移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钥匙插设后推移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组装时,请参阅图2、3所示,先将二弹簧35的一端分别设入滑座33的弹簧孔334内,将滑座33置入于锁座30的凹室300内,使弹簧35的外端抵靠于锁座30的凹室300内壁面,滑座33的凹槽330对正于锁座30的插槽301,再将下锁柱341与上锁柱342设入滑座33的穿孔333内,将弹簧343设入定位座34的凹孔340内,将定位座34设于滑座33的上方,使上锁柱342的部份亦设入于定位座34的凹室340内,将定位座34固设于锁座30的凹室300内,另将扳体32藉由固接元件304固设于锁座30的切槽302内,再将锁板31的嵌体310嵌设于锁座30的嵌槽305内相组设,将上述组好的锁扣组件3设于下壳体2的容室21内,使扳体32的一端凸伸于下滑槽23,而锁板31则设于下壳体2的凹槽22内,再将上壳体4对应置合于下壳体2上,使滑座33的卡块332卡持于上壳体4容室41内的挡块42的一侧,而上滑槽43则对应置合于下壳体2的下滑槽23,上壳体4与下壳体2的穿孔40、20则相互对正,再将固定座5置于上壳体4的上方,使固定座5的穿孔50对正于上壳体4与下壳体2的穿孔40、20,并藉由固接元件11穿伸,将固定座5、上壳体4与下壳体2组设为一体,最后,再将挡板54的穿孔540对应于定位板52的调整长槽521,并藉由螺固元件53穿伸锁固,如此,即可完成整体的组装,即可将锁具组设于机车前轮的前叉杆的一侧,藉由挡板54的设置可夹挚于前叉杆的相对外壁面,使锁具稳固定位于车轮的一侧,当锁具未开启时,再不知的情况下败动机车,因锁具受二挡板54的稳固夹挚,故不会有倾斜摇晃的情况发生,且定位板52所设的调整长槽521,可供调整二挡板54的间距及设置高度,可供因应各种机车前又杆的不同直径大小及设置位置,使机车锁可稳固固设于机车前叉杆上,得以确保行车安全。当欲锁扣时,请参阅图4、5、6所示,仅须将钥匙36由上、下滑槽43、23插设入锁座30的插槽301内,使钥匙36设入于滑座33的凹槽330内,钥匙36的前端则抵靠于滑座33凹槽330内的挡止块331,藉由钥匙36的凹孔对合组设于滑座33的穿孔333内的下锁柱341,将下锁往外向上顶推,并带动上锁柱342上移,上锁柱342则压缩弹簧343,使上、下锁柱341、342间得以对正于滑座33与定位座34的界面(如图4所示),使上锁柱342不再挡止于该界面间,再将钥匙36向内推动,并推动滑座33后移,滑座33并压缩弹簧35,使弹簧35呈弹性压缩状态,同时将下锁柱341与上锁柱342分开移位,而滑座33的卡块332随滑座33后移,而脱离与上壳体4容室41内的挡块42一端的卡持(如图5所示),如此,即可以单手移动所握持的钥匙36,并带动锁座30与锁板31滑移,锁板31的一端则向外凸伸并伸入车轮的轮辐间,而设于锁座30上的滑座33的卡块332,则滑移至上壳体4的挡块42的另一端,当钥匙36带动锁座30滑移至锁板31锁扣位置后,将钥匙36抽出,滑座33则受弹簧35的弹性回复,将滑座33顶推回至原位,滑座33的卡块332则顶靠挡块42的另一端卡止定位(如图6所示),使锁板31稳固凸伸出上、下壳体4、2外定位而不内缩,如此,即可完成上锁的动作,使用极为方便。若欲解扣时,请参阅图4、5、6所示,仅须以反向动作,如同上述锁扣的操作方式,将钥匙36插设推移回至原位,使滑座33的卡块332被推移回至上壳体4的挡块42的一端卡止,而锁板31则被锁座30带动而收回至上、下壳体4、2内,如此即可完成解扣;本技术于锁扣、解扣时,皆仅须以单手持钥匙36直接插设于锁具内,再向内略为推移,并一并扳移带动锁板31滑动,进行上锁与开锁的动作,只需单手操作,一个动作即可完成,手部不会沾染油污,使用即为方便、快速;又本技术锁扣组件3的下锁柱431、上锁柱432及弹簧343设于滑座33与定位座34之间,将下锁柱431、上锁柱432及弹簧343与滑座33的穿孔333呈密封状态,故当锁板31外伸再收回至上、下壳体4、2内,其所带入的灰尘及油污,并不会影响下锁柱431、上锁柱432及弹簧343的动作,具有防尘、防水的功效,使内部结构不受污染,不会有钥匙36抽插困难的情形发生,故,得以长期正常作动,使用寿命长;另,本技术的锁扣藉由滑座33的卡块332与上壳体4的挡块42相互卡止挡持,其锁扣定位的强度佳,当使用者在不知未开锁的状况下启动机车或若遭窃贼,以工具强力敲打锁板31时,不会有锁柱直接受到撞击而变形损坏或卡持的情况发生,本技术的上、下锁柱342、341仅在供滑座33与定位座34的锁扣,从锁具的外部并无法将的破坏,若欲将本技术的锁具开锁,仅能以钥匙36解扣才可达成,别无他法,极具防盗的功效,且使用时的锁扣及解扣动作极为顶畅无阻碍。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请参阅图7所示,其主要结构如同上述的实施例,其差别在于于上壳体4的容室41内设有一凹槽44、45,而锁扣组件6由锁座60、锁板61、扳体62、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淑敏
申请(专利权)人:弼胜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