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终端上实现节拍器功能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7150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9 1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移动终端上实现节拍器功能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通过主线程接收用户的参数设置指令,参数设置指令中携带节拍、拍频和循环次数,循环次数与节拍中的小节数相等;通过主线程接收用户的启动指令,并根据节拍读取对应的音频文件,根据节拍、拍频和循环次数依次控制至少两个声音子线程播放音频文件,声音子线程的数量根据节拍中每小节的拍子数确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在移动终端上实现节拍器功能的方法和装置,可以在移动终端上实现节拍器功能,携带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在移动终端上实现节拍器功能的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终端
,尤其涉及一种在移动终端上实现节拍器功能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节拍器是一种能在各种速度中发出一种稳定节拍的机械、电动或电子装置,用来培养速度概念,使演奏更完整平稳,节奏更均匀。节拍器包括两个重要参数:节拍和拍频。节拍通常用分数形式的拍号来表示,分子用于表示每小节的拍子数,分母用于表示拍子的时值,例如:2/4拍用于表示4分音符为一个拍子,每小节2个拍子,即每小节有2个4分音符。拍频用于表示每分钟的拍子数,例如:60拍/分用于表示每分钟60个拍子。 现有的节拍器主要包括机械节拍器和电子节拍器,但由于现有的节拍器均为实体装置,无法应用在移动终端中,因此携带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移动终端上实现节拍器功能的方法和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节拍器无法应用在移动终端中,携带不方便的问题。 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移动终端上实现节拍器功能的方法,包括: 通过主线程接收用户的参数设置指令,所述参数设置指令中携带节拍、拍频和循环次数,所述循环次数与所述节拍中包括的小节数相等; 通过主线程接收用户的启动指令,并根据所述节拍读取对应的音频文件,根据所述节拍、所述拍频和所述循环次数依次控制至少两个声音子线程播放所述音频文件,所述声音子线程的数量根据所述节拍中每小节的拍子数确定。 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移动终端上实现节拍器功能的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通过主线程接收用户的参数设置指令,所述参数设置指令中携带节拍、拍频和循环次数,所述循环次数与所述节拍中包括的小节数相等;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通过主线程接收用户的启动指令,并根据所述节拍读取对应的音频文件,根据所述节拍、所述拍频和所述循环次数依次控制至少两个声音子线程播放所述音频文件,所述声音子线程的数量根据所述节拍中每小节的拍子数确定。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在移动终端上实现节拍器功能的方法和装置,可以在移动终端上实现节拍器功能,携带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在移动终端上实现节拍器功能的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在移动终端上实现节拍器功能的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在移动终端上实现节拍器功能的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在移动终端上实现节拍器功能的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在移动终端上实现节拍器功能的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以下方法实施例中各步骤的执行主体具体可以为现有的各种移动终端设备,例如:手机、个人电脑,PAD等。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S101,通过主线程接收用户的参数设置指令,参数设置指令中携带节拍、拍频和循环次数,循环次数与节拍中包括的小节数相等。 具体的,本实施例通过主线程控制各个声音子线程播放音频文件。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的按键、触摸屏等设置节拍、拍频和循环次数等参数并生成参数设置指令,还可以预先设置与每种节拍对应的音频文件。节拍可以设置为1/4拍、2/4拍等,拍频可以设置为60拍/分、120拍/分等,若节拍中包括η个小节,则循环次数可以设置为η次。 S102,通过主线程接收用户的启动指令,并根据节拍读取对应的音频文件,根据节拍、拍频和循环次数依次控制至少两个声音子线程播放音频文件,声音子线程的数量根据节拍中每小节的拍子数确定。 其中,当节拍中每小节的拍子数等于I时,声音子线程的数量为两个;当节拍中每小节的拍子数大于I时,声音子线程的数量与节拍中每小节的拍子数相同。 具体的,为避免各个拍子之间播放音频文件的互相影响,可以通过切换不同的声音子线程实现拍子之间播放音频文件的切换。 下面以节拍为1/4拍,拍频为60拍/分,循环次数为η次(即小节数为η)为例,对本步骤的具体过程进行说明: 读取与1/4拍对应的音频文件,1/4拍中每小节包括I个拍子,因此只需两个声音子线程(第一声音子线程和第二声音子线程)即可。在第一小节中,可以控制第一声音子线程在距离初始时间I秒时播放读取的音频文件,之后进入第二小节,可以控制第二声音子线程在距离初始时间2秒时播放读取的音频文件,之后进入第三小节,可以控制第一声音子线程在距离初始时间3秒时播放读取的音频文件,如此循环下去,直至完成第η小节音频文件的播放。 下面以节拍为2/4拍,拍频为60拍/分,循环次数为η次(即小节数为η)为例,对本步骤的具体过程进行说明: 读取与2/4拍对应的音频文件,2/4拍中每小节包括2个拍子,因此只需两个声音子线程(第三声音子线程和第四声音子线程)即可。在第一小节中,可以控制第三声音子线程在距离初始时间I秒时播放读取的音频文件,控制第四声音子线程在距离初始时间2秒时播放读取的音频文件,之后进入第二小节,可以控制第三声音子线程在距离初始时间3秒时播放读取的音频文件,控制第四声音子线程在距离初始时间4秒时播放读取的音频文件,之后进入第三小节,如此循环下去,直至完成第η小节音频文件的播放。 本实施例提供的在移动终端上实现节拍器功能的方法,可以在移动终端上实现节拍器功能,携带方便。 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在移动终端上实现节拍器功能的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以下方法实施例中各步骤的执行主体具体可以为现有的各种移动终端设备,例如:手机、个人电脑,PAD等。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S201,通过主线程接收用户的参数设置指令,参数设置指令中携带节拍、拍频和循环次数,循环次数与节拍中包括的小节数相等。 具体的,本步骤可以参见图1所示实施例步骤SlOl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202,通过主线程接收用户的启动指令。 具体的,接收用户的启动指令之后,可以同时控制声音子线程播放声音和控制动画子线程播放动画,即可以同时执行以下步骤S203和S204,实现动画和声音的同步。 其中,动画效果可以通过播放动画视频文件或执行动画代码文件实现。本实施例中以播放动画视频文件为例进行说明。 S203,根据节拍读取对应的音频文件,根据节拍、拍频和循环次数依次控制至少两个声音子线程播放音频文件,声音子线程的数量根据节拍中每小节的拍子数确定。 其中,当节拍中每小节的拍子数等于I时,声音子线程的数量为两个;当节拍中每小节的拍子数大于I时,声音子线程的数量与节拍中每小节的拍子数相同。 具体的,本步骤可以参见图1所示实施例步骤S102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204,读取动画视频文件,根据节拍、拍频和循环次数控制动画子线程依次播放动画视频文件。 具体的,为使移动终端中实现节拍器功能时的用户界面更加美观,可以在界面上显示具有周期性的动画,例如上下循环往复的动画或像单摆一样左中右循环往复的动画。对应的,用户可以预先设置2个或4个动画视频文件,例如:在上下循环往复的动画中,向上和向下过程分别对应一个动画视频文件(第一动画视频文件和第二动画视频文件);在像单摆一样左中右循环往复的动画中,从中间向左的过程、从左向中间的过程、从中间向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移动终端上实现节拍器功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主线程接收用户的参数设置指令,所述参数设置指令中携带节拍、拍频和循环次数,所述循环次数与所述节拍中包括的小节数相等;通过主线程接收用户的启动指令,并根据所述节拍读取对应的音频文件,根据所述节拍、所述拍频和所述循环次数依次控制至少两个声音子线程播放所述音频文件,所述声音子线程的数量根据所述节拍中每小节的拍子数确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移动终端上实现节拍器功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主线程接收用户的参数设置指令,所述参数设置指令中携带节拍、拍频和循环次数,所述循环次数与所述节拍中包括的小节数相等; 通过主线程接收用户的启动指令,并根据所述节拍读取对应的音频文件,根据所述节拍、所述拍频和所述循环次数依次控制至少两个声音子线程播放所述音频文件,所述声音子线程的数量根据所述节拍中每小节的拍子数确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子线程的数量根据所述节拍中每小节的拍子数确定,包括: 当所述节拍中每小节的拍子数等于I时,所述声音子线程的数量为两个; 当所述节拍中每小节的拍子数大于I时,所述声音子线程的数量与所述节拍中每小节的拍子数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线程接收用户的启动指令之后,还包括: 读取动画视频文件,根据所述节拍、所述拍频和所述循环次数控制动画子线程依次播放所述动画视频文件。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线程接收用户的启动指令之后,还包括: 读取动画代码文件,根据所述节拍和所述拍频对所述动画代码文件进行编辑; 根据所述循环次数依次执行编辑后的所述动画代码文件。5.一种在移动终端上实现节拍器功能的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荣浩李文博
申请(专利权)人: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