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6928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9 04:09
公开了一种有机发光元件,该有机发光元件包括形成在基板上并且设置成彼此面对的阳极和阴极;以及形成在阳极与阴极之间并且配置成包括空穴传输层、第一发光层、第二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的堆叠结构。与阳极相邻的第一发光层包括带隙为1.00eV至2.70eV、以及2.76eV至4.00eV的基质。这样的有机发光元件使得在单个堆叠结构中能够包括至少两个发光层,使得驱动电压降低。此外,有机发光元件改进了第一发光层的基质。因此,不仅可以提高第二发光层的电流效率和发光效率,而且可以提高有机发光元件的电流效率和发光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发光元件 本申请要求2013年8月30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3-0104134号的优先 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本申请涉及有机发光元件,更具体地涉及适于提高在包括至少两个有机发光层的 结构中的发光效率的有机发光元件。
技术介绍
如今,随着大量信息社会的传播,用于在视觉上表示电信息信号的显示领域迅速 发展。据此,已经开发了具有特征如薄型化、重量轻和功耗低的各种平板显示装置。此外, 平板显示装置迅速取代现有的阴极射线管(CRT)。 作为平板显示装置的实例,可以引入液晶显示(IXD)装置、有机发光显示(OLED) 装置、电泳显示(电子纸显示(EH)))装置、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装置(PDP)、场发射显示 (FED)装置、电致发光显示装置(ELD)、电润湿显示(EWD)装置等。这样的平板显示装置通 常包括实现图像的平面显示面板作为必要的部件。平面显示面板配置成具有彼此面对的一 对组合基板,在两个基板之间具有固有发光或偏振材料层。 对应于平板显示装置之一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作为自发光元件的有机发光 元件。因此,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不需要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任何单独光源。据此,有机发光 显示装置可以变得更轻且更薄。而且,与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相比,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具有 较宽的视角、优异的对比度和更低的功耗的特征。此外,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可以通过低直流 电压驱动,并且提供了高速响应。此外,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可以很好地耐受外部冲击,并且 由于具有固体部件所以可以用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 有机发光兀件向有机发光层施加电场,并促使有机发光层发光。有机发光层由有 机材料形成,并且以被设置在阳极与阴极之间的方式形成在玻璃基板上。阳极由ITO(铟锡 氧化物)或其他材料形成,阴极由铝或其他材料形成。详细地,如果在有机发光元件的阳极 与阴极之间施加电压,则从阳极注入的空穴和从阴极注入的电子朝有机发光层移动,并且 在有机发光层中彼此复合,从而形成激子。通过激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可以发光。 这样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可以制造为单个堆叠结构或包括多个堆叠结构的发光 元件的多堆叠结构。当包括白色有机发光元件时,多堆叠结构可以提供高效率。然而,随着 堆叠结构数目增加,必须增大驱动电压。 或者,可以对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应用在单个堆叠结构内包括多个发光层的结构。 在这种情况下,在与用于注入电子的阴极相邻的发光层中发射的光必须被吸收到与用于注 入空穴的阳极相邻的另一发光层中。更具体地,为了提高发光效率,发光层中的每一个发光 层均包括基质。与阳极相邻的发光层的基质吸收从与阴极相邻的另一发光层中发射的光。 由于这个原因,与阴极相邻的发光层的外部发光效率很可能劣化。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申请的实施方案涉及基本上避免了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点而引起的 一个或更多个问题的有机发光元件。 实施方案提供了适于提高在包括第一发光层和第二发光层的结构中的发光效率 并且降低驱动电压的有机发光元件。 而且,实施方案提供了适于通过改进与阳极相邻的另一发光层的基质来增强与阴 极相邻的发光层的发光效率的有机发光兀件。 此外,实施方案提供了适于提高在单个堆叠结构中包括第一发光层和第二发光层 的结构中的外部发光效率的有机发光元件。 实施方案的附加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描述中阐述,并且根据该描述部分地变得 明显,或者可以通过实施方案的实施而获得。实施方案的优点将通过在书面描述及其权利 要求以及附图中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根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实施方案的一般方面,有机发光元件包括:形成在基 板上并且设置成彼此面对的阳极和阴极;以及形成在阳极与阴极之间并且配置成包括空穴 传输层、第一发光层、第二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的堆叠结构。与阳极相邻的第一发光层包括 带隙为I.OOeV至2. 70eV、以及2. 76eV至4.OOeV的基质。 通过研究下面的图和详细描述,其他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 员将变得明显。其旨在将所有这样的附加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都包括在描述中,包括在 本公开的范围内,并且被所附权利要求保护。在该部分中没有任何内容应被视为对所附权 利要求的限制。此外,下面结合实施方案讨论各方面和优点。应该理解本公开的前述一般 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是示例性的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提供如所要求保护的本公开的进 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案以及用于说明本公开的描述,包括这些附图以提供 对实施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被并入本文中且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元件的横截面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元件的横截面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元件的发光部分的横截面图; 图4是根据相关技术和本公开的有机发光元件的光谱特征的数据图;以及 图5是第一发光层对于从第二发光层中发射的光的透射率的数据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照本公开的实施方案,在附图中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实施例。 在下文中引入的这些实施方案提供为实施例以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传达其精神。因 此,这些实施方案可以以不同形式实施,因此不限于在此描述的这些实施方案。为了便于说 明,在附图中,装置的尺寸、厚度等可以被放大。在包括附图在内的整个公开内容尽可能使 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元件的横截面图。 参照图1,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元件包括以彼此面对的方式形成 在基板100上的阳极110和阴极130。在阳极110与阴极130之间形成单个堆叠结构120。 基板100可以包括形成在绝缘基板上的薄膜晶体管(未示出)。绝缘基板可以由 绝缘玻璃、金属材料、塑料材料、聚酰亚胺或其他材料形成。薄膜晶体管可以包括:形成在绝 缘基板上的栅电极;覆盖栅电极的栅极绝缘膜;形成在栅极绝缘膜上与栅电极相对的并且 被配置成形成沟道的半导体层;以及彼此面对的源电极和漏电极,在源电极与漏电极之间 具有沟道。形成在基板上的薄膜晶体管的漏电极电连接到阳极110。虽然在附图中示出阳 极110与基板100接触,但是阴极130也可以形成为与100基板接触。 阳极110可以由透明导电材料形成。例如,阳极110可以由选自包括ΙΤ0(铟锡氧 化物)、IZO(铟锌氧化物)和ZnO(氧化锌)的材料中的一种形成。同时,阴极130可以由 金属材料形成。例如,阴极130可以由选自包括镁Mg、钙Ca、铝Α1、铝合金、银Ag、银合金、 金Au和金合金的低功函数的金属中的一种形成。 设置在阳极110与阴极130之间的堆叠结构120包括依次堆叠在阳极110上的空 穴注入层(HIL) 121、空穴传输层(HTL) 122、发光部分128、电子传输层(ETL) 126和电子注入 层(EIL) 127。发光部分128可以通过堆叠第一发光层(EML) 123、发光控制层(ECL) 124和 第二发光层(EML) 125形成。 第一发光层123被定义为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有机发光元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发光元件,包括:形成在基板上并且设置成彼此面对的阳极和阴极;以及堆叠结构,所述堆叠结构形成在所述阳极与所述阴极之间并且配置成包括空穴传输层、第一发光层、第二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其中与所述阳极相邻的所述第一发光层包括带隙为1.00eV至2.70eV、以及2.76eV至4.00eV的基质。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8.30 KR 10-2013-01041341. 一种有机发光兀件,包括: 形成在基板上并且设置成彼此面对的阳极和阴极;以及 堆叠结构,所述堆叠结构形成在所述阳极与所述阴极之间并且配置成包括空穴传输 层、第一发光层、第二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 其中与所述阳极相邻的所述第一发光层包括带隙为1. OOeV至2. 70eV、以及2. 76eV至 4. OOeV的基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元件,其中从所述第二发光层发射的光的最强峰强 度通过所述第一发光层降低了小于20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元件,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发光层与所述第二发 光层之间的发光控制层。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发光元件,其中所述发光控制层配置成向所述第二发光 层传输空穴。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层为磷光发光层,以及所 述第二发光层为突光发光层。6. -种有机发光兀件,包括: 形成在基板上并且设置成彼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在一许晶行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