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及含有该电芯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63823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8 20:10
一种电芯,包括正极组件、负极片以及隔膜,正极组件、隔膜和负极片依次层叠后卷绕,正极组件包括片状的基体及保护层,基体具有卷绕的始端和终端,基体上附着有正极活性材料,并至少使基体的卷绕的终端外露,基体的终端上粘附有保护层,且保护层遮蔽基体的终端。上述电芯的保护层不易脱落,降低返工率,从而能够降低人工成本;另上述基体上所有的正极活性材料都能够发挥其作用,从而减少了容量的损失;同时,保护层是粘附在基体外露的终端上,不会导致正极组件的厚度的增加,从而不会增加卷绕难度,使得电池电芯的制作难度下降。此外,还提供一种含有上述电芯的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及含有该电芯的电池
技术介绍
通常,碱性蓄电池的正极、隔膜和负极都是层叠后卷绕形成电芯,为了避免正极基体的卷绕的两端的端边毛刺刺穿隔膜而导致的低压和零电,传统的做法是在将整个附着有正极活性材料的基体上粘贴保护层,然而,此种方法容易导致保护层的脱落,保护层脱落的正极片需要进行返工,增加人工成本;且粘贴保护层后,正极活性材料不能完全发挥其作用,导致一部分正极活性材料的浪费,从而导致电池容量的损失;在附着有正极活性材料的基体上粘贴一侧保护层还会导致正极片过厚,增加了卷绕难度,从而增大了制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降低人工成本、减少容量损失且能够使得电池的制作较为简单的电芯。此外,还提供一种含有上述电芯的电池。一种电芯,包括正极组件、负极片以及隔膜,所述正极组件、隔膜和负极片依次层叠后卷绕,所述正极组件包括片状的基体及保护层,所述基体具有卷绕的始端和终端,所述基体上附着有正极活性材料,并至少使所述基体的卷绕的终端外露,所述基体的终端上粘附有所述保护层,且所述保护层遮蔽所述基体的终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为胶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由一片状物弯折形成,所述片状物的两端相向弯折形成两个弯折臂及连接所述两个弯折臂的连接部,所述基体的卷绕的终端被夹持于所述保护层的两个弯折臂之间,且所述基体的终端的端面与所述保护层的连接部相粘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为平板状,所述保护层为两个,两个所述保护层的一端分别粘附于所述基体的终端的相对的两侧上,另一端相互粘结,且所述基体的终端的端面与两个所述保护层的粘结处相对。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体的卷绕的始端和终端均外露,所述保护层为多个,所述多个保护层分别粘附于所述基体的外露的终端和始端上,并分别遮蔽所述基体的始端和终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为两个,每个所述保护层由一片状物弯折形成,所述片状物的两端相向弯折形成两个弯折臂及连接所述两个弯折臂的连接部,所述基体的外露的始端和终端均被夹持于一个所述保护层的两个弯折臂之间,且所述基体的始端和终端的端面均与对应的所述保护层的连接部相粘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0.02毫米~0.3毫米。一种电池,包括封闭的外壳及上述电芯,所述电芯收容于所述外壳内。上述电芯的正极组件的基体上附着有正极活性材料,且至少使基体的卷绕的终端外露,而基体的终端上粘附有保护层,且保护层遮蔽基体的终端,即基体的外露的终端被保护层遮挡,从而遮挡了基体的终端的端边毛刺,以达到防止隔膜被刺穿的作用;而由于保护层粘附于基体的外露的两端终端上,即保护层直接粘附在基体上,而与基体附着有正极活性材料处相比,保护层更易于粘贴在没有附着正极活性材料处的基体上,且不容易脱落,即具有更好的粘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返工率,降低了人工成本;由于保护层粘附在基体的没有附着正极活性材料的终端处,不会阻碍基体上附着的正极活性材料发挥其作用,从而避免了正极活性材料的浪费,即上述电池的基体上的所有的正极活性材料都能够发挥其作用,从而减少了容量的损失;由于传统在整个基体上粘附胶布会导致整个正极组件的厚度增加,而使卷绕难度增加,以至于增大了制作难度,而上述电池的正极组件的保护层是粘附在基体外露的终端上,即基体的端部,从而没有增加正极组件的厚度,不会增加卷绕的难度,使得相对于传统做法而言,上述结构的电芯使得电池的制作较为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的分解图;图2为图1所示的电池的正极组件的另一角度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的电池10,包括封闭的外壳100及电芯200。外壳100为柱形壳体。电芯200收容于外壳100内。其中,电芯200包括正极组件210、隔膜220及负极片230。正极组件210、隔膜220和负极片230依次层叠后卷绕。请一并参阅图2,其中,正极组件210包括片状的基体212及保护层216。基体212可以为本领域常用的正极基体,优选为发泡镍。其中,基体212具有卷绕的始端和终端。其中,基体212的卷绕的始端为卷绕于电芯200的中心的一端。基体212上附着有正极活性材料214,并至少使基体212的卷绕的终端外露。即可以仅为基体212的终端上没有附着正极活性材料214;或者是基体212的终端和始端均没有附着正极活性材料214。其中,正极活性材料214为本领域常用的正极活性材料。其中,基体212的终端上粘附有保护层216,且保护层216遮蔽基体212的终端。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层216仅粘附于基体212的终端上,并遮蔽基体212的终端。本实施例中,保护层216为胶带,例如,BOPP胶,美纹胶、纤维胶、醋酸胶等。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层216由一片状物从弯折形成,该片状物的两端相向弯折形成两个弯折臂及连接两个弯折臂的连接部,基体212的卷绕的终端被夹持于保护层216的两个弯折臂之间,且基体212的终端的端面与保护层216的连接部相粘结。这种结构的保护层216使得正极组件210的两端均形成有坡度,更方便卷绕装入外壳100,同时降低电芯200的椭圆度,降低卷绕入外壳100的难度。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保护层216为平板状,保护层216为两个,两个保护层216的一端分别粘附于基体212的终端的相对的两侧上,另一端相互粘结,且基体212的终端的端面与两个保护层216的粘结处相对。具体的,保护层216的厚度为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组件、负极片以及隔膜,所述正极组件、隔膜和负极片依次层叠后卷绕,所述正极组件包括片状的基体及保护层,所述基体具有卷绕的始端和终端,所述基体上附着有正极活性材料,并至少使所述基体的卷绕的终端外露,所述基体的终端上粘附有所述保护层,且所述保护层遮蔽所述基体的终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组件、负极片以及隔膜,所述正极组
件、隔膜和负极片依次层叠后卷绕,所述正极组件包括片状的基体及保护层,
所述基体具有卷绕的始端和终端,所述基体上附着有正极活性材料,并至少使
所述基体的卷绕的终端外露,所述基体的终端上粘附有所述保护层,且所述保
护层遮蔽所述基体的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为胶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由一片状物弯折
形成,所述片状物的两端相向弯折形成两个弯折臂及连接所述两个弯折臂的连
接部,所述基体的卷绕的终端被夹持于所述保护层的两个弯折臂之间,且所述
基体的终端的端面与所述保护层的连接部相粘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为平板状,所述
保护层为两个,两个所述保护层的一端分别粘附于所述基体的终端的相对的两
侧上,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丽萍秦保太廖兴群蔡小娟李文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曙鹏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惠州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博科能源系统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