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复合套管式余热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62615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8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复合套管式余热锅炉,其包括水管蒸发段、上升管、汽包、进水管、套管蒸发段、套管蒸发段、下降管、套管蒸发器下集箱、套管蒸发器上集箱,水管蒸发段的一端与上升管连接,水管蒸发段的另一端与下降管的一端连接,下降管的另一端、进水管的一端、上升管、套管蒸发段都与汽包连接,套管蒸发段与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套管蒸发器下集箱、套管蒸发器上集箱都安装在套管蒸发段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分体复合套管式余热锅炉的安装面积小,减少泄漏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体复合套管式余热锅炉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炉,特别是涉及一种分体复合套管式余热锅炉。
技术介绍
现有的燃煤燃烧释放出来的高温烟气经烟道输送至余热锅炉入口,再流经过热器、蒸发器和套管蒸发段,最后经烟囱排入大气,排烟温度一般为150?180°C,烟气温度从高温降到排烟温度所释放出的热量用来使水变成蒸汽。锅炉给水首先进入套管蒸发段,水在套管蒸发段内吸收热量升温到略低于汽包压力下的饱和温度进入锅筒。进入锅筒的水与锅筒内的饱和水混合后,沿锅筒下方的下降管进入蒸发器吸收热量开始产汽,通常是只有一部分水变成汽,所以在蒸发器内流动的是汽水混合物。汽水混合物离开蒸发器进入上部锅筒通过汽水分离设备分离,水落到锅筒内水空间进入下降管继续吸热产汽,而蒸汽从锅筒上部进入过热器,吸收热量使饱和蒸汽变成过热蒸汽。根据产汽过程的三个阶段对应三个受热面,即套管蒸发段、蒸发器和过热器。 现有余热锅炉有一定的缺陷:比如安装面积庞大,占用空间大,还有由于全是水管换热面在烟道内部,增加了泄漏的概率,一旦发生泄漏,水将进入烟道,迫使停炉检修。且余热锅炉换热效率较低,金属耗量大,经常会有烟气腐蚀问题,锅炉本身受余热资源限制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体复合套管式余热锅炉,其安装位置灵活,占地面积小,减少泄漏概率。 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分体复合套管式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水管蒸发段、上升管、汽包、进水管、套管蒸发段、套管蒸发段、下降管、套管蒸发器下集箱、套管蒸发器上集箱,水管蒸发段的一端与上升管连接,水管蒸发段的另一端与下降管的一端连接,下降管的另一端、进水管的一端、上升管、套管蒸发段都与汽包连接,套管蒸发段与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套管蒸发器下集箱、套管蒸发器上集箱都安装在套管蒸发段上。 优选地,所述汽包上设有一个汽水分尚设备,汽水分尚设备与上升管连接。 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分体复合套管式余热锅炉安装位置灵活,占地面积小,减少泄漏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分体复合套管式余热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中汽包等元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分体复合套管式余热锅炉包括水管蒸发段1、上升管2、汽包3、进水管4、套管蒸发段5、套管蒸发段6、下降管7、套管蒸发器下集箱8、套管蒸发器上集箱9,水管蒸发段I的一端与上升管2连接,水管蒸发段I的另一端与下降管7的一端连接,下降管7的另一端、进水管4的一端、上升管2、套管蒸发段6都与汽包3连接,套管蒸发段5与进水管4的另一端连接,套管蒸发器下集箱8、套管蒸发器上集箱9都安装在套管蒸发段5上。 汽包3上设有一个汽水分离设备10,汽水分离设备10与上升管2连接。 汽包3上还设有一个压力表口 11、一个人孔12、一个主蒸汽口 13、一个备用口 14、一个安全阀口 15、一个液位计口 16、一个汽包排污阀17、一个下降管集箱18和一个排出管19。 安全阀口 15是安全阀接口,是一种用于受压设备、容器或管路上的自动压力释放装置。当被保护系统内的压力升高超过允许值时,阀门自动开启,排出部分多余的介质,以防止系统压力继续升高,当系统压力降低到某规定值时,阀门又能自动关闭,从而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主蒸汽口 13是系统热能的输出口 ;人孔12又叫检修口,是停炉时方便人员进入汽包3中,将汽包3中的杂质从汽包排污阀17中清除,以确保提高流体品质,防止内部管道堵塞。 进水管4是整套系统流体循环的进口,系统流体缺失时都通过进水管4进入汽包3中,液位计口 16是液位计接口,是准确测量汽包3里液位的高度,显示汽包3里面的液位的高度,这也是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之一;还有压力表口 11是压力表的接口,也是锅炉上必不可少的安全附件,它的作用是用来测量和指示锅筒内压力的大小。锅炉上如果没有压力表,或者压力表失灵,锅炉内的压力就无法表示,从而直接危及安全。锅炉上装置灵敏、准确的压力表,司炉人员就能凭此正确的操作锅炉,确保安全、经济的运行。 汽水分离设备10作用是饱和气体加压过程中,一部分可凝气体组分会形成小液滴随气体一起流动,处理含有少量凝液的气体,实现凝液回收或者气相净化。套管蒸发段下集箱8是水的入口集结处,由此处将水分配进入套管吸热,套管蒸发段上集箱9是套管吸热后水的集结处,吸热后的水气在此处准备通过进水管4进入汽包3中。 分体复合套管式余热锅炉在安装空间上灵活,如果水管蒸发段1、热管蒸发段6和套管蒸发段5安装没有一整块完整的地方,分体复合套管式余热锅炉的优点更为明显,可将设备分别找到安装空间,不影响设备运行效果; 该设备的水管蒸发段减少了,所以位于烟道内的焊接点就少了,焊点泄露也就自然少了,热管蒸发段及套管蒸发段所有的焊点都在烟道外面,相对传统设备泄露概率小。 经烟道到分体复合套管式余热锅炉的入口,烟气自左向右流动,流经水管蒸发段、热管蒸发段和套管蒸发段,最后排入烟囱,这样降低排烟温度,烟气所放出的热量用来使水变成蒸汽。进入分体复合套管式余热锅炉的给水,先进入上部的套管蒸发段,水在套管蒸发段内吸收热量使水温上升,水温升到略低于汽包压力下的饱和温度,就离开套管蒸发段进入汽包。进入汽包的水与汽包内的饱和水混合后,沿汽包下方的下降管到套管式蒸发器下集箱,分别进入水管蒸发段,在水管蒸发段内的水吸热开始产汽,通常是只有一部份水变成汽,所以在水管蒸发段内流动的是汽水混合物。汽水混合物离开水管蒸发段进入汽包。在汽包内装有汽水分离设备,可以把汽和水分开,水落到汽包内水空间。根据产汽过程有三个阶段,对应的应该要有三个受热面,即套管蒸发段水管蒸发段和热管蒸发段。本技术采用分体复合套管式热量由烟气传输到水,小部分水由烟气直接加热,大大减少泄漏概率,其余完全由热管元件完成,水被间接加热,烟气与给水完全隔开,避免了给水泄漏入烟道的可能性,热管元件相对独立,且与水系统分开,单根或数根损坏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体复合套管式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水管蒸发段、上升管、汽包、进水管、套管蒸发段、套管蒸发段、下降管、套管蒸发器下集箱、套管蒸发器上集箱,水管蒸发段的一端与上升管连接,水管蒸发段的另一端与下降管的一端连接,下降管的另一端、进水管的一端、上升管、套管蒸发段都与汽包连接,套管蒸发段与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套管蒸发器下集箱、套管蒸发器上集箱都安装在套管蒸发段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复合套管式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水管蒸发段、上升管、汽包、进水管、套管蒸发段、套管蒸发段、下降管、套管蒸发器下集箱、套管蒸发器上集箱,水管蒸发段的一端与上升管连接,水管蒸发段的另一端与下降管的一端连接,下降管的另一端、进水管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洪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铭芮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