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镍片内置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60142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8 1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成型镍片内置电池,包括电芯及保护板,电芯的一端具有正、负两个极耳,保护板的一端固定有两镍片,两镍片的一端分别与保护板固定并形成保护板的电池正极B+及电池负极B-,两镍片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极耳固定,镍片固定于保护板的一端紧贴于极耳的一面,镍片的另一端弯折并紧贴到极耳的另一面使镍片呈U形结构,保护板上还设置有连接器。本成型镍片内置电池中镍片可以直接与极耳固定,不需要先对极耳进行铝转镍处理,简化了工序、节省了生产成本,并且不对极耳造成损害。呈U形结构的镍片分别紧贴于极耳的两面,使镍片与极耳之间形成稳定连接,并大大增加了镍片与极耳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焊接时出现虚焊的几率,有利于提高焊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成型镍片内置电池
本技术涉及电池封装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成型镍片的内置电池。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个人移动终端设备越来越普及,并且消费者对于这些移动终端设备的要求也逐渐从功能需求延伸到对便携性、外观等方面的需求。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各种移动终端设备在设计上均体现出向短、小、轻、薄的方向发展的趋势,其中,将移动终端设备的动力源一电池设计为内置式,便是实现以上趋势的其中一种手段。不同于传统的外置式可更换的电池,内置电池虽然不可更换,但是将电池内置的设计有利于将设备内部间隙进一步压缩,更合理利用空间,从而在保证电池容量的同时减小设备的体积。 内置电池包括具有正、负两个极耳的电芯及保护板,保护板上设置有用平面镍片作为焊盘的电池正极B+、电池负极B-,B+、B-分别与电芯的正负极耳对应。保护板上还设有一个连接器,连接器与移动终端设备内的电路板配合定位并建立电性连接,以对移动终端设备提供电量。保护板上还具。 现有技术中针对这种内置电池的制作工艺一般是先将电芯的极耳进行铝转镍处理,即在极耳上连接镍片,然后将经过铝转镍处理的极耳使用电阻焊电焊到保护板上的B+、B-位置。此工艺过程较为繁琐,成本较高;并且在铝转镍的过程中有可能损坏极耳;而且将极耳与保护板进行电阻焊焊接时有可能出现虚焊现象。这些问题都是由现有内置电池的结构所造成的。 为解决以上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无需进行铝转镍处理,且能够提高焊接质量的内置电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进行铝转镍处理,且能够提高焊接质量的内置电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成型镍片内置电池,包括电芯及保护板,所述电芯的一端具有正、负两个极耳,所述保护板的一端固定有两镍片,两所述镍片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保护板固定并形成所述保护板的电池正极B+及电池负极B-固定,两所述镍片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极耳固定,所述镍片固定于所述保护板的一端紧贴于所述极耳的一面,所述镍片的另一端弯折并紧贴到所述极耳的另一面使所述镍片呈U形结构,所述保护板上还设置有连接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将所述保护板上作为B+、B-的平面镍片换成了U形结构的所述镍片,所述镍片可以直接与所述极耳固定,而不需要先对所述极耳进行铝转镍处理,简化了工序、节省了生产成本,并且不存在铝转镍处理对所述极耳造成的损害的可能。另外,呈U形结构的所述镍片分别紧贴于所述极耳的两面,使所述镍片与所述极耳之间形成稳定连接,并大大增加了所述镍片与所述极耳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焊接时出现虚焊的几率,有利于提尚焊接质量。 较佳地,所述电芯的一端的下侧向外伸出有一肋片,所述极耳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肋片的边缘并向上延伸,所述极耳的另一端向所述电芯的另一端弯折延伸使所述极耳呈L形,所述镍片紧贴所述极耳的另一端的两面。 具体地,所述保护板包括与所述肋片相对且平行的连接部及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并相对所述连接部弯折后沿所述电芯的侧边延伸的延伸部,两所述镍片固定于所述连接部朝向所述肋片的一面。 更具体地,所述延伸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延伸部的另一端向所述电芯外弯折并固定所述连接器。 较佳地,所述成型镍片内置电池还包括标贴,所述标贴贴合并完全地覆盖于所述电芯的一面,所述标贴的四周翻折到所述电芯的另一面并贴合于所述电芯的另一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成型镍片内置电池的立体图。 图2是本技术成型镍片内置电池的分解图。 图3是本技术成型镍片内置电池中保护板的立体图。 图4是本技术成型镍片内置电池中镍片与极耳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给出的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出描述。 结合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公开一种成型镍片内置电池,所述成型镍片内置电池包括电芯1、保护板2及标贴3。 所述电芯I的一端的下侧向外伸出有一矩形的肋片10,肋片10是所述电芯I封装后留下的,所述肋片10上设置有两个极耳11,两个所述极耳11中一个为正极,另一个为负极。所述极耳1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肋片10的外边缘并向上延伸,所述极耳11的另一端111向所述电芯I的另一端弯折延伸使所述极耳11呈L形。 所述保护板2大体上呈L形结构并设置于所述电芯I具有所述肋片10的一端,所述保护板2包括与所述肋片10相对且平行的连接部21及与所述连接部21连接并相对所述连接部21向所述电芯I的另一端弯折延伸的延伸部22,所述连接部21与所述延伸部22的连接处设置呈斜坡状,使所述延伸部22在所述电芯I上的位置略高于所述连接部21的位置。 所述延伸部22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21连接,所述延伸部22的另一端沿着所述电芯I的侧边长度方向延伸后,再向所述电芯I的侧面弯折并再向外弯折,使所述延伸部22的末端呈台阶状。台阶状的所述延伸部22的末端固定有一连接器4。 参照图3,所述连接部21朝向所述肋片10的一面固定有两个L形的镍片5,这两个所述镍片5分别形成所述保护板2的电池正极B+及电池负极B-并分别与两个所述极耳11连接固定。L形的所述镍片5取代了现有技术中的平面镍片,设置时的工序不变,但却可以直接与所述极耳11连接。 所述镍片5的L形是与所述极耳11连接固定前的形状,当所述镍片5与所述极耳11连接后,如图5所示,所述镍片5固定于所述保护板2的一端紧贴于所述极耳11的另一端111朝上的一面,而所述镍片5的另一端弯折并紧贴到所述极耳11的另一端111朝下的一面使所述镍片5呈U形结构,所述镍片5紧贴于所述极耳11的另一端111的两面,使所述镍片5对所述极耳11形成夹持作用,在进行焊接固定之前,也能够保持稳定连接,防止脱离,并大大增加了两者的接触(可焊接)面积。较佳的,本实施例中采用激光焊接的方法固定所述镍片5与所述极耳11。 回看图1及图2,所述保护板2与所述极耳11连接后,所述标贴3贴合并完全地覆盖于所述电芯I的一面(底面),所述标贴3的四周翻折到所述电芯I的另一面并贴合于所述电芯I的另一面(顶面)。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将所述保护板2上作为B+、B-的平面镍片换成了 U形结构的所述镍片5,所述镍片5可以直接与所述极耳11固定,而不需要先对所述极耳11进行铝转镍处理,简化了工序、节省了生产成本,并且不存在铝转镍处理对所述极耳11造成的损害的可能。另外,呈U形结构的所述镍片5分别紧贴于所述极耳11的另一端111的两面,使所述镍片5与所述极耳11之间形成稳定连接,并大大增加了所述镍片5与所述极耳11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焊接时出现虚焊的几率,有利于提高焊接质量。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例而已,其作用是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并据以实施,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型镍片内置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及保护板,所述电芯的一端具有正、负两个极耳,所述保护板的一端固定有两镍片,两所述镍片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保护板固定并形成所述保护板的电池正极B+及电池负极B‑,两所述镍片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极耳固定,所述镍片固定于所述保护板的一端紧贴于所述极耳的一面,所述镍片的另一端弯折并紧贴到所述极耳的另一面使所述镍片呈U形结构,所述保护板上还设置有连接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型镍片内置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及保护板,所述电芯的一端具有正、负两个极耳,所述保护板的一端固定有两镍片,两所述镍片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保护板固定并形成所述保护板的电池正极B+及电池负极B-,两所述镍片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极耳固定,所述镍片固定于所述保护板的一端紧贴于所述极耳的一面,所述镍片的另一端弯折并紧贴到所述极耳的另一面使所述镍片呈U形结构,所述保护板上还设置有连接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镍片内置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的一端的下侧向外伸出有一肋片,所述极耳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肋片的边缘并向上延伸,所述极耳的另一端向所述电芯的另一端弯折延伸使所述极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厚德龚双新秦晓龙邹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德尔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