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自动补偿稳压二极管温度漂移的电路,包括:稳压二极管、电压跟随器、二极管组及电阻,该稳压二极管具有第一正极与第一负极,该电压跟随器具有同相输入端、反相输入端及输出端,该电阻一端分别与同相输入端及二极管组的一端连接,二极管组的另一端与第一负极连接,第一正极与地线电性连接,该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电性连接,电阻另一端用于输入电源,电压跟随器的输出端用于对外输出电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正偏二极管的负温度系数来抵消反偏稳压二极管的正温度系数,从而可以很好地给LED恒流驱动电源的调光控制电路提供基准参考信号,明显改善LED恒流驱动电源输出电流在极低温度环境或本体发热致较高温度后的漂移现象。(*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补偿稳压二极管温度漂移的电路
本技术涉及[£0驱动
,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补偿稳压二极管温度漂移的电路。
技术介绍
稳压二极管(又叫齐纳二极管)是一种硅材料制成的面接触型晶体二极管,简称稳压管。稳压二极管在反向击穿时,在一定的电流范围内(或者说在一定功率损耗范围内),端电压几乎不变,表现出稳压特性,因而广泛应用于稳压电源与限幅电路之中。 传统小信号稳压电路一般用稳压二极管电路完成,根据不同的需要可选用各种标准稳压值的稳压二极管2100,请参阅图1。该电路结构优点如下:1、电路结构简单;2、成本低;3、在输入电压低于稳压值时不消耗电流,此优点在一些小信号稳压限幅电路中尤其重要。另外,该电路结构缺点如下:1、精度较低(常规±5%,精度较高的有±2%的误差范围); 2、帯载能力较差;3、在输入电压高于稳压值较多时电路损耗大;4、受温度影响有比较明显的稳压值漂移现象,环境温度越高,则稳压点越高。 在1^0恒流驱动电源领域需要用到各种参考电压基准,图1所示的电路用于外置调光信号的参考基准,行业通用外置调光信号电平为一个0-107的控制信号电压,该电压由调光控制器内部的单片机信号经0/八转换后产生,驱动能力有限,由于在逻辑上需要在无外接调光信号时[£0恒流驱动电源以额定标称值输出电流,此处标称电流需要一个稳定的参考电压作为参考基准,在外接调光控制器后需要[£0恒流驱动电源输出电流按调光器输出的0-107控制电压按比例0-100%线性调整。请参阅图2,为了提升电路的驱动能力,在图1所示的电路的基础上接入一个电压跟随器仍00,在不接入调光控制器时电压跟随器仍00输出电压为稳压二极管2100的稳压值以实现在不接入调光控制器时参考基准信号模拟为控制器最大值输出(即100%功率输出),根据输入电源^值来选定合适的电阻尺100,并选用误差范围较小(±290的稳压二极管2100,从而提高输出电压的精度,在降低该电路损耗的同时,提升其帯载能力。 但是,上述的传统接法用稳压二极管来作为参考基准时受电源内部温度影响,稳压值会发生漂移,从而导致驱动电源输出恒流点发生漂移。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补偿稳压二极管温度漂移的电路,改善了传统常规稳压二极管电路的缺点,延长[£0灯的使用寿命。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自动补偿稳压二极管温度漂移的电路,包括:稳压二极管、电压跟随器、二极管组以及一电阻,所述稳压二极管具有第一正极与第一负极,所述电压跟随器具有一同相输入端、一反相输入端以及一输出端,所述电阻一端分别与电压跟随器的同相输入端、及二极管组的一端稳压二极管的第一负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组的另一端与所述稳压二极管的第一负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第一正极与地线电性连接,所述电压跟随器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的另一端用于输入电源,所述电压跟随器的输出端用于对外输出电压,所述二极管组包括一个或多个串联的二极管。 所述二极管组包括第一二极管与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具有第二正极与第二负极,所述第二二极管具有第三正极与第三负极,所述第二正极分别与电阻的一端、及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负极与第三正极连接,所述第三负极与第一负极连接。 所述稳压二极管的稳压值为9.1V。 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的可自动补偿稳压二极管温度漂移的电路,采用正偏二极管的负温度系数来抵消反偏稳压二极管的正温度系数,从而可以很好地给[£0恒流驱动电源的调光控制电路提供基准参考信号,明显改善120恒流驱动电源输出电流在极低温度环境或本体发热致较高温度后的漂移现象,增强了 [£0恒流驱动电源的稳定性,减缓120灯的老化衰退时间,延长产品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采用稳压二极管来实现稳压功能的电路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采用稳压二极管来实现稳压功能的另一电路图。 图3为本技术可自动补偿稳压二极管温度漂移的电路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可自动补偿稳压二极管温度漂移的电路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自动补偿稳压二极管温度漂移的电路,该电路用于120恒流驱动电源中,具体包括:稳压二极管2、电压跟随器I二极管组0以及一电阻尺,所述稳压二极管2具有第一正极与第一负极,所述电压跟随器V具有一同相输入端十、一反相输入端-以及一输出端,所述电阻I? 一端分别与电压跟随器I的同相输入端―、及二极管组0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组0的另一端与所述稳压二极管2的第一负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2的第一正极与地线电性连接,所述电压跟随器I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I?的另一端用于输入电源%6所述电压跟随器I的输出端用于对外输出电压,所述二极管组0包括一个或多个串联的二极管。 本技术采用二极管组0中的正偏二极管的负温度系数来抵消反偏稳压二极管2的正温度系数,从而可以很好地给1^0恒流驱动电源的调光控制电路提供基准参考信号。二极管组0中所包括的二极管的数量与稳压二极管2的稳压值配合选用。 作为可供选择的一实施例,所述二极管组包括第一二极管01与第二二极管02,利用该第一与第二二极管01、02来改善稳压二极管2稳压值\随温度的变化产生漂移现象。所述第一二极管01具有第二正极与第二负极,所述第二二极管02具有第三正极与第三负极,所述第二正极分别与电阻I?的一端、及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负极与第三正极连接,所述第三负极与第一负极连接。 如要求输出的场合下,所述稳压二极管2的稳压值\为9.1V,请参阅图4,由于普通硅二极管正向压降^在小电流常温(251)时大致为0.45乂,此时稳压二极管2稳压值\为标准9.1V,串联后总电压为0.45^2+9.1=107,与设计所需107标准电压一致,在高温(1000时,第一与第二极管01、02的正向压降^降低到0.2乂,而此时稳压二极管2的稳压值\已升高到9.讯,始终保持107输出电压不变。 进一步地,利用上面的规则,在其他机型或场合需要不同的输出电压时,可选用不同的稳压二极管2,并增加或减少串联二极管0的数量,使组合电压达到需要的数值。或把串联二极管0更换为正向压降^更低的肖特基型二极管。 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自动补偿稳压二极管温度漂移的电路,采用正偏二极管的负温度系数来抵消反偏稳压二极管的正温度系数,从而可以很好地给[£0恒流驱动电源的调光控制电路提供基准参考信号,明显改善120恒流驱动电源输出电流在极低温度环境或本体发热致较高温度后的漂移现象,增强了 [£0恒流驱动电源的稳定性,减缓120灯的老化衰退时间,延长产品寿命。 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自动补偿稳压二极管温度漂移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压二极管、电压跟随器、二极管组以及一电阻,所述稳压二极管具有第一正极与第一负极,所述电压跟随器具有一同相输入端、一反相输入端以及一输出端,所述电阻一端分别与电压跟随器的同相输入端、及二极管组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组的另一端与所述稳压二极管的第一负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第一正极与地线电性连接,所述电压跟随器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的另一端用于输入电源,所述电压跟随器的输出端用于对外输出电压,所述二极管组包括一个或多个串联的二极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补偿稳压二极管温度漂移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压二极管、电压跟随器、二极管组以及一电阻,所述稳压二极管具有第一正极与第一负极,所述电压跟随器具有一同相输入端、一反相输入端以及一输出端,所述电阻一端分别与电压跟随器的同相输入端、及二极管组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组的另一端与所述稳压二极管的第一负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第一正极与地线电性连接,所述电压跟随器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的另一端用于输入电源,所述电压跟随器的输出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宗友,邹超洋,凌彩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崧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