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背面电极结构,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具有交错排列的背面汇流电极(busbar)的太阳能电池及其背面电极结构,其能够增加电荷载流子传递效率以达到降低电阻的功效。
技术介绍
请参照图1和图2。图1绘示传统的太阳能电池背面电极结构,以及图2绘示传统的太阳能电池的剖面图。如图1所示,传统的太阳能电池背面电极结构10是由金属层12与多个背面汇流电极11所组成。再参照图2所示,传统的太阳能电池20的入光面形成有多个正面汇流电极23,而背光面的部份形成有如图1所示的由金属层12与多个背面汇流电极11所组成太阳能电池背面电极结构10。一般而言,传统的太阳能电池20的正面汇流电极23的数量通常与背面汇流电极11的数量相同。然而,为了要顾及太阳能电池的受光面,正面汇流电极23遮蔽的面积不能过大,否则将导致太阳光的捕捉效率降低,因此会尽可能的降低正面汇流电极23所占的面积。再者,正面汇流电极23与背面汇流电极11采用含银的导电材料,金属层12则是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电池背面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背面电极结构包含: 多个朝第一方向排列的主汇流电极; 多个朝第二方向排列的次要汇流电极,每一所述次要汇流电极与至少一个所述主汇流电极相交;以及 多个朝第三方向排列的导电条,每一所述导电条与至少一个所述主汇流电极或至少一个所述次要汇流电极相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电池背面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背面电极结构包含:
多个朝第一方向排列的主汇流电极;
多个朝第二方向排列的次要汇流电极,每一所述次要汇流电极与至少一个所述主汇流电极相交;以及
多个朝第三方向排列的导电条,每一所述导电条与至少一个所述主汇流电极或至少一个所述次要汇流电极相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背面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背面电极结构进一步包含多个朝第四方向排列的指状电极,每一所述指状电极与至少一个所述次要汇流电极相交,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四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0度,小于等于90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背面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状电极与相交的所述次要汇流电极为一体成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背面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指状电极与所述次要汇流电极具有一个交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背面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次要汇流电极在与所述主汇流电极相交处定义有一第一端,以及在远离所述主汇流电极相交处定义有一第二端;所述次要汇流电极的所述第一端与一垂直面的第一截面积大于所述次要汇流电极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垂直面的第二截面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背面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次要汇流电极呈现由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渐缩的图形,并且所述次要汇流电极进一步包含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连接部的侧边为直线或曲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背面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次要汇流电极的宽度介于0.1毫米至2毫米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背面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朝第一方向排列的主汇流电极与所述多个朝第二方向排列的次要汇流电极,彼此交错排列呈现网状结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背面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条与所述次要汇流电极之间的夹角介于0度至180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背面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汇流电极与所述次要汇流电极之间的夹角介于0度至180度。
11.一种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包含:
一光电转换层;
一图案化金属层,设置于所述光电转换层的第一表面,包含多个导电条;
多个朝第一方向排列的主汇流电极;以及
多个朝第二方向排列的次要汇流电极,每一所述次要汇流电极与至少一个所述主汇流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嘉庆,
申请(专利权)人:英稳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