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状同步吸引电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46234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3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状同步吸引电凝器。本管状同步吸引电凝器,包括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引管的一端为吸引口,另一端为吸引接口,吸引口管壁上开有与吸引管管腔相连通的电凝凹槽,所述的电凝凹槽的侧壁上设有双极电凝电极,所述的吸引管上套设有控制手柄,所述的控制手柄上设有与吸引管相连通的电凝线接口,所述的双极电凝电极通过双极电凝导线与电凝线接口相连接且双极电凝导线穿设在吸引管的管壁中,所述的控制手柄上开有与吸引管管腔相连通的吸力调节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现电凝吸引一体化。(*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管状同步吸引电凝器
技术介绍
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利用鼻腔的自然通道到达蝶窦,进而行垂体瘤切除,是目前最常见也最合理的垂体瘤微创外科手术方式。该手术技术通过平均直径1.5cm的鼻孔操作,但是该处容纳必须的神经内窥镜和手术操作器械的空间有限,即鼻腔通道手术操作空间较为拥挤。此外,在经鼻-蝶窦垂体瘤手术中,术野止血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手术操作基本步骤,可靠的电凝止血需要先吸尽术区血液和渗液才能在可视下完成。现有技术中的吸引管和电凝器是分开的,通常是医务人员一手持吸引管,一手持电凝器,当其需要进行其他操作时,必须放下吸引管或者电凝器,不利于操作的连续性,再者,吸引操作和电凝操作很难同步进行,常常会因为电凝不及时而导致止血失败,必须再次吸引,延长了手术时间。为了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体式电凝吸引器[申请号:CN20102068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状同步吸引电凝器,包括吸引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引管(1)的一端为吸引口(2),另一端为吸引接口(3),吸引口(2)管壁上开有与吸引管(1)管腔相连通的电凝凹槽(4),所述的电凝凹槽(4)的侧壁上设有双极电凝电极(5),所述的吸引管(1)上套设有控制手柄(6),所述的控制手柄(6)上设有与吸引管(1)相连通的电凝线接口(8),所述的双极电凝电极(5)通过双极电凝导线(7)与电凝线接口(8)相连接且双极电凝导线(7)穿设在吸引管(1)的管壁中,所述的控制手柄(6)上开有与吸引管(1)管腔相连通的吸力调节口(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状同步吸引电凝器,包括吸引管(1),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吸引管(1)的一端为吸引口(2),另一端为吸引接口(3),
吸引口(2)管壁上开有与吸引管(1)管腔相连通的电凝凹槽(4),
所述的电凝凹槽(4)的侧壁上设有双极电凝电极(5),所述的吸
引管(1)上套设有控制手柄(6),所述的控制手柄(6)上设有
与吸引管(1)相连通的电凝线接口(8),所述的双极电凝电极(5)
通过双极电凝导线(7)与电凝线接口(8)相连接且双极电凝导
线(7)穿设在吸引管(1)的管壁中,所述的控制手柄(6)上开
有与吸引管(1)管腔相连通的吸力调节口(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同步吸引电凝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吸引口(2)为斜向切口且倾斜度为0~90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状同步吸引电凝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跃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