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44067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3 03:01
本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削减材料使用量并且降低成本的绳轮。绳轮具有:圆筒形的基体;以及在上述基体的周向上与基体一体形成的绳轮外缘,沿该绳轮外缘的侧周面形成有用于卷挂绳索的绳轮槽;其中,上述绳轮外缘的轴向宽度与上述基体的轴向宽度之比小于等于0.8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等中使用的绳轮。 
技术介绍
在电梯等需要利用绳索进行牵引的设备中,使用绳轮来套挂钢丝等绳索,从而利用绳索与绳轮之间的摩擦力移动物体或传递动力。 一般来说,绳轮整体呈圆柱体状,包括基体和卷挂绳索的外缘部分,基体的侧面与外缘部分的侧面位于同于平面。在绳轮的轴向宽度设计中,现有的方法是,考虑要卷挂的绳索的数量和类型、以及绳轮中心通孔中配合的轴承的规格,来决定整个绳轮的厚度,使得基体的厚度与外缘部分的厚度一致,以便轴承的边缘不会突出到绳轮外侧。 因此,绳轮的厚度(轴向的宽度)要同时满足可卷挂绳索最大数和轴承的规格这两个条件。 鉴于这种设计惯例,虽然能够根据条件一次性制定绳轮的整体厚度,但是,例如在绳索卷挂数量较少而轴承宽度较大的情况下,绳轮外缘的轴向宽度依然要按照整体的绳轮宽度尺寸设计。因此,现有的绳轮设计中存在不够灵活、材料浪费并且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削减材料使用量并且降低成本的绳轮。 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绳轮,具有:圆筒形的基体;以及在上述基体的周向上与基体一体形成的绳轮外缘,沿该绳轮外缘的侧周面形成有用于卷挂绳索的绳轮槽;其中,上述绳轮外缘的轴向宽度与上述基体的轴向宽度之比小于等于0.89。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绳轮外缘的轴向宽度与上述基体的轴向宽度之 比小于等于0.77。 此外,本技术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绳轮,具有:圆筒形的基体;以及在上述基体的周向上与基体一体形成的绳轮外缘,沿该绳轮外缘的侧周面形成有用于卷挂绳索的绳轮槽;其中,上述基体的轴向宽度大于上述绳轮外缘的轴向宽度,并且,从上述绳轮外缘的端部到上述绳轮槽的端部的距离、与上述绳轮外缘的轴向宽度之比小于等于0.16。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绳轮外缘与上述基体通过周向上的环体相连,上述环体的轴向宽度小于上述绳轮外缘的轴向宽度。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绳轮外缘与上述基体通过周向上的环体相连, 上述环体的轴向中心剖面为梯形,其中,该梯形的下底边与上述基体相连,该梯形的上底边与上述绳轮外缘相连。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绳轮外缘与上述基体通过周向上的环体相连,在上述环体侧面设置有从上述基体放射状延伸且与上述绳轮外缘相接的条状加强拔筋。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加强拔筋的轴向中心剖面是梯形,其中,该梯形的下底边与上述基体相连,该梯形的上底边与上述绳轮外缘相连。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基体与上述绳轮外缘的连接处在轴向上具有段差。 此外,也可以是,还具有设置于上述基体的轴向通孔中的轴承;以及隔着上述轴承设置于上述基体的轴向通孔中的轴;上述轴设置有段差,该段差使得上述轴的直径至少在上述轴与上述轴承相接触的部分变大。 此外,也可以是,还具有设置于上述基体的轴向通孔中的轴承;以及隔着上述轴承设置于上述基体的轴向通孔中的轴;上述轴在绳轮槽中心附近的轴向直径存在段差,上述轴承之间夹着该轴的上述段差。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轴承的轴向宽度与上述绳轮外缘的轴向宽度之比大于等于0.58。 根据本技术,能够相独立地分别设计基体的轴向宽度和绳轮外缘的轴向宽度,从而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更加灵活地设计绳轮各部件的宽度,能够削减材料使用量并且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图1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绳轮的部分剖切立体图。 图1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绳轮的剖视图。 图2A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绳轮的部分剖切立体图。 图2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绳轮的剖视图。 图3A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绳轮的部分剖切立体图。 图3B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绳轮的剖视图。 图4A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绳轮的部分剖切立体图。 图4B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绳轮的剖视图。 图5A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绳轮的部分剖切立体图。 图5B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绳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绳轮的部分剖切立体图。图1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绳轮的剖视图。 如图1A、1B所示,绳轮主要包括:圆筒形的基体1;以及在基体1的周向上与基体1一体形成的绳轮外缘2。沿该绳轮外缘2的侧周面形成有用于卷挂绳索的绳轮槽21。通过在绳轮槽21上卷挂绳索,利用绳索与绳轮槽21之间的摩擦力实现对绳索的牵引。绳轮的种类包括由卷扬机旋转驱动的主绳轮、悬吊轿厢的轿厢绳轮、悬吊配重的配重绳轮、以及在井道或机房中牵引绳索的导向绳轮等。 此外,在绳轮的轴向通孔中还可以经由轴承3与轴4相配合,从而绳轮通过轴4实现绳轮的转动或力的传送。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A、1B所示,绳轮外缘2的截面为四边形,在绳轮外缘2的最外侧形成绳轮槽21,内侧与基体1连接。特别是,根据绳轮外缘上卷挂的绳索数量来决定绳轮外缘2的宽度,例如设绳轮外缘2的轴向宽度为A,附图1A和1B中以卷挂6根绳索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此外,根据基体通孔中要配合的轴承规格以及强度要求等决定基体1 的轴向宽度,如图1B所示,例如设轴承的轴向宽度为C时,根据强度要求,基于C的尺寸将基体1的轴向宽度设为B,存在B>C的关系。 如图1B中所示,由于分别设计绳轮外缘2的轴向宽度A与基体1的轴向宽度B,绳轮外缘2的轴向宽度A小于基体1的轴向宽度B,即存在A<B的关系,从而在绳轮外缘2与基体1之间的连接处形成台阶的段差。 例如,在轴向宽度B为113mm的情况下,如果将轴向宽度A设为与B相同的113mm,则在这种绳轮外缘2的轴向宽度A的情况下最多能卷挂8根规定尺寸的绳索。与此相对,如果只是需要7根以下的绳索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将绳轮外缘2的轴向宽度A设定为小于等于100mm。此时,绳轮外缘2的轴向宽度A与基体1的轴向宽度B之比小于等于0.89。即存在A/B≤0.89的关系。 如果只是需要6根以下的绳索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将绳轮外缘2的轴向宽度A设定为小于等于87mm。此时,绳轮外缘2的轴向宽度A与基体1的轴向宽度B之比小于等于0.77。即存在A/B≤0.77的关系。 此外,在所需的绳索根数较少而A<B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从绳轮外缘2的端部到绳轮槽21的端部的距离、即图1B中的E的距离设定地较小,由此,同样能够减少材料的浪费。这里,E的距离优选的是例如7~13.5mm。特别优选的是,E的距离与绳轮外缘2的轴向宽度A之比小于等于0.16,即存在E/A≤0.16的关系。 此外,绳轮外缘2的左右两个侧端部与基体1的左右两个侧端部之间的距离相同。即,绳轮外缘2与基体1在剖面上左右对称,绳轮外缘2的左侧端部与基体1的左侧端部之间的距离与绳轮外缘2的右侧端部与基体1的右侧端部之间的距离相同。 进而,在图1B的例子中,设绳轮外缘2上卷挂的绳索数量所对应的绳轮外缘2的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绳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圆筒形的基体;以及 在上述基体的周向上与基体一体形成的绳轮外缘,沿该绳轮外缘的侧周面形成有用于卷挂绳索的绳轮槽; 其中,上述绳轮外缘的轴向宽度与上述基体的轴向宽度之比小于等于0.8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绳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圆筒形的基体;以及 
在上述基体的周向上与基体一体形成的绳轮外缘,沿该绳轮外缘的侧周面形成有用于卷挂绳索的绳轮槽; 
其中,上述绳轮外缘的轴向宽度与上述基体的轴向宽度之比小于等于0.8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绳轮外缘的轴向宽度与上述基体的轴向宽度之比小于等于0.77。 
3.一种绳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圆筒形的基体;以及 
在上述基体的周向上与基体一体形成的绳轮外缘,沿该绳轮外缘的侧周面形成有用于卷挂绳索的绳轮槽; 
其中,上述基体的轴向宽度大于上述绳轮外缘的轴向宽度,并且,从上述绳轮外缘的端部到上述绳轮槽的端部的距离、与上述绳轮外缘的轴向宽度之比小于等于0.16。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绳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绳轮外缘与上述基体通过周向上的环体相连, 
上述环体的轴向宽度小于上述绳轮外缘的轴向宽度。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绳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绳轮外缘与上述基体通过周向上的环体相连, 
上述环体的轴向中心剖面为梯形,其中,该梯形的下底边与上述基体相连,该梯形的上底边与上述绳轮外缘相连。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天鸣倪佳杰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