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电锭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4399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3 0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节能电锭组件,通过对锭罐、加捻盘、储纱盘尺寸结构及几何形状进行优化配置设计,对于纱线纤度范围为840dtex-2600dtex、卷装直径为≤254mm的喂入纱常规品种,通过具有上述特征的直捻或倍捻锭子组件与现有技术中的结构相比,实现节能7%-17%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领域中捻线机使用的直捻或倍捻锭子组件,特别是一种直捻或倍捻电锭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的直捻锭子或倍捻锭子,通常具有容纳喂入纱卷装的固定不动的锭罐以及包括储纱盘和加捻盘的可旋转工作的锭子。从锭子的储纱盘导出的纱线经加捻盘向上引向锭罐上方的导纱器时,纱线会随着锭子旋转在锭罐外围产生气圈,锭子本身旋转所需的能量以及纱线加捻产生的气圈克服空气阻力所消耗的能量即锭子工作所需要的驱动能量,是加捻设备能耗的主要组成部分。从CN202913125U中已知一种节能倍捻锭子,锭子由皮带传动。在原有加捻盘直径与锭罐直径接近的基础上,将锭罐下端设计为锥形,使罐底直径比罐身直径减小10+15mm,再将加捻盘直径减小 10+15mm,储纱盘直径减少6至8mm,并且在罐身中下部设置凸起,使得倍捻机开车时气圈易于打开,最终达到倍捻机节能10-15%的目的。但因上述节能倍捻锭子在运转时,纱线随锭子旋转产生的气圈会与锭罐上的凸起部分摩擦,从而损伤纱线或造成断丝,对纱线品质或正常纺纱带来不良影响。综上,通常的工业丝加捻生产中,生产时锭子能耗较大,所以用户对节能电锭装置有迫切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能电锭组件,可以在保证加捻纱线品质的同时使捻线机驱动锭子工作所需的能量降到最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电锭组件,包括:电机、与电机输出轴直接连接的可转动的储纱盘、与储纱盘相连的可转动的加捻盘,设置在加捻盘上方且固定不动的锭罐,锭罐用于容纳喂入卷装;<br>锭罐底部最小直径为φ220mm至φ225mm,锭罐最大外径为φ270mm至φ275mm,加捻盘直径为φ240mm至φ245mm,储纱盘直径为φ85mm至φ90mm。所述的储纱盘底部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储纱盘直接连接。所述的锭罐的下部设有缩径段。所述的缩径段为倒锥台形。另一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锭罐由两部分套接组成,在锭罐下部设有缩径段。所述的缩径段为倒锥台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节能电锭组件,通过对锭罐、加捻盘、储纱盘尺寸结构及几何形状进行优化配置设计,使纱线随锭子旋转产生的自由气圈直径减小,在保证加捻纱线品质的同时,使捻线机驱动锭子工作所需的能量降低根据本技术,对于纱线纤度范围为840dtex-2600dtex、卷装直径为≤254mm的喂入纱常规品种,通过具有上述结构的直捻或倍捻电锭组件来实现节能7%~17%的目的。在根据喂入卷装的大小确定锭罐最大直径后,再根据锭罐安装方式以及喂入卷装在罐内的放置情况确定锭罐下部形状尺寸,锭罐下部仿照气圈形态设计为倒锥形,然后再通过减小加捻盘直径,使纱线随锭子旋转产生的气圈下部,即围绕锭罐下部的部分直径变小,同时,减小储纱盘直径,使纱线随锭子旋转产生的气圈曲率半径变大,即包绕在锭罐外围的气圈直径变小,整个气圈形态变“瘦”。并且,结合锭罐大小和形状,对加捻盘和储纱盘结构尺寸进行优化配比设计,最终使外纱围绕锭子产生的自由气圈直径变小,在保证加捻纱线品质的情况下,即纱线不与锭罐接触,避免因摩擦产生毛丝或断丝的情况下,使得采用本技术节能电锭装置的捻线机达到节能7%~17%的目的。采用本技术所述的节能电锭装置的捻线机,其节能效果具体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加捻盘和储纱盘作为纱线随锭子旋转产生气圈的导向件,当直径减小时,可以使纱线捻线过程中形成的气圈直径减小,而气圈直径减小,其克服空气阻力所需的能量就会减小。另一方面,储纱盘和加捻盘作为旋转锭子的一部分,其直径减小可以使锭子本身消耗的能量减少。但是其直径也不是可以无限减小的,需要与锭罐以及锭罐下部的直径相适应,以达到最优。另外,本技术根据喂入卷装大小来设计锭罐结构尺寸,并且仿照气圈形态来设计锭罐外形,这样可有效避免纱线气圈与锭罐摩擦而损伤纱线或产生断纱,能保证纱线加捻顺利进行并保证良好的纱线品质;另外,锭罐下部仿照气圈形态设计为倒锥形,与气圈形态相仿,并且尺寸大小设计成与加捻盘大小匹配,这样可以避免纱线从加捻盘引出时在加捻盘上方边缘处形成气流旋涡而导致较大的能量消耗。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电机1,储纱盘2,加捻盘3,锭罐4,气圈5,锭罐下部6,导纱器7,缩径段A,锭罐最大直径D1,加捻盘直径D2,储纱盘直径D3,锭罐底部最小直径D4。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中,一种节能电锭组件,包括:电机1、与电机输出轴直接连接的可转动的储纱盘2、与储纱盘2相连的可转动的加捻盘3,设置在加捻盘2上方且固定不动的锭罐4,锭罐4用于容纳喂入卷装;对于加捻喂入卷装直径为≤φ254mm、纱线纤度范围为840dtex-2600dtex的工业丝,锭罐底部最小直径D4为φ220mm至φ225mm,锭罐最大外径D1为φ270mm至φ275mm,加捻盘直径D2为φ240mm至φ245mm,储纱盘直径D3为φ85mm至φ90mm。在锭子运转过程中,纱线从储纱盘2导向加捻盘3,再从加捻盘3导向锭罐4上方的导纱器7,在锭速为8000-9500rpm时,外纱形成的自由气圈直径较小,通过实验测试,本技术捻线机驱动锭子工作所需的能量比现有技术方案降低7%~17%。如图1中,所述的锭罐4的下部设有缩径段A。以和气圈的形状相适应。所述的缩径段A为倒锥台形。以便于加工。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锭罐底部最小直径D4为φ220mm,锭罐最大外径D1为φ270mm,加捻盘直径D2为φ240mm,储纱盘直径D3为φ85mm。在锭速为8000-9500rpm时,与现有技术相比,驱动锭子工作所需的能量比公知技术方案降低17%。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锭罐底部最小直径D4为φ225mm,锭罐最大外径D1为φ275mm,加捻盘直径D2为φ245mm,储纱盘直径D3为φ90mm。在锭速为8000-9500rpm时,与现有技术相比,驱动锭子工作所需的能量比公知技术方案降低7%。实施例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锭罐底部最小直径D4为φ223mm,锭罐最大外径D1为φ273mm,加捻盘直径D2为φ243mm,储纱盘直径D3为φ88mm。在锭速为8000-9500rpm时,与现有技术相比,驱动锭子工作所需的能量比公知技术方案降低9.2%。实施例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锭罐底部最小直径D4为φ222mm,锭罐最大外径D1为φ272mm,加捻盘直径D2为φ242mm,储纱盘直径D3为φ85mm。在锭速为8000-9500rpm时,与现有技术相比,驱动锭子工作所需的能量比公知技术方案降低15%。实施例6:在实施例1~5的基础上,另一可选的方案如图1中,所述的锭罐4由两部分套接组成,在锭罐下部6设有缩径段A。由此结构,便于加工成型。所述的缩径段A为倒锥台形。由此结构,更便于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电锭组件,包括:电机(1)、与电机输出轴直接连接的可转动的储纱盘(2)、与储纱盘(2)相连的可转动的加捻盘(3),设置在加捻盘(2)上方且固定不动的锭罐(4),锭罐(4)用于容纳喂入卷装,其特征在于:锭罐底部最小直径(D4)为φ220mm至φ225mm,锭罐最大外径(D1)为φ270mm至φ275mm,加捻盘(3)直径(D2)为φ240mm至φ245mm,储纱盘(2)直径(D3)为φ85mm至φ90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电锭组件,包括:电机(1)、与电机输出轴直接连接的可转动的储纱盘(2)、与储纱盘(2)相连的可转动的加捻盘(3),设置在加捻盘(2)上方且固定不动的锭罐(4),锭罐(4)用于容纳喂入卷装,其特征在于:
锭罐底部最小直径(D4)为φ220mm至φ225mm,锭罐最大外径(D1)为φ270mm至φ275mm,加捻盘(3)直径(D2)为φ240mm至φ245mm,储纱盘(2)直径(D3)为φ85mm至φ9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华明潘松许金甲冉文杨华年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经纬纺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