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毛寿祺专利>正文

汽车用静电中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4390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汽车用静电中和器,包括有外壳及安装在外壳内的电路板;上述的电路板上具有多谐振荡电路、两电子开关电路;电子开关电路分别与正高压发生器和负高压发生器相连,正、负高压发生器分别连有电极。该静电中和器消耗电能极小,能长时间连续使用;可适当调节脉冲周期,以获得最大作用范围;另外可调节脉冲占空比的比率,使负离子量大于正离子量,达到既能清新空气,又保证下降正、负静电时间差在标准规定的范围内。(*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中和器,特别是一种汽车用静电中和器。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及微细加工和电子新材料的运用,大大地促进了电子环境技术的发展。由于静电危害对电子工业的影响极大,通常表现为积尘、器件击穿、电子设备失效、计算机数据丢失等。为了保护设备及产品的寿命,通常采用超静技术、静电防护和电磁屏蔽等电子环境技术。静电防护技术中一般采用接地方式简单地将静电导走,以及采用中和方法的同位素中和器和高压离子中和器,基于各种原因,现在普遍使用的为高压离子中和器。在汽车上尤其在冬季极易产生静电。为了克服汽车上的静电危害,目前普遍使用的为接地带和放电针的技术结构;这两种技术结构仅能泄放汽车架金属表面上的静电,而大量的非金属材料,特别是车厢内部,仍能积聚静电,严重影响汽车上的设备和构件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汽车上静电危害较严重这一情况而提供一种能产生交变强电场的中和器,特别是一种汽车用静电中和器。本技术的汽车用静电中和器,包括有外壳及安装在外壳内的电路板;上述的电路板上具有多谐振荡电路、两电子开关电路;电子开关电路分别与正高压发生器和负高压发生器相连,正、负高压发生器分别连有电极。本技术的的汽车用静电中和器消耗电能极小,能长时间连续使用;可适当调节脉冲周期,以获得最大作用范围;另外可调节脉冲占空比的比率,使负离子量大于正离子量,达到既能清新空气,又保证下降正、负静电时间差在标准规定的范围内。并且具有较好的安全可靠性,由于其最大输出电流控制在10微安内,人体一旦误触电极对人体没有危害。电极取材、加工容易,便于更换。本技术并且具有本积小、重量轻,容易安装;离子流发射方向在较大的范围内可调;加工方便、成本低等特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其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正视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电学原理框图;图5为图4的一种电子连接简图;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本技术静电中和器,包括有外壳1及安装在外壳内的电路板2;电路板2上具有多谐振荡电路21、两电子开关电路22和22′;电源电压经多谐振荡电路21产生方波脉冲并触发相应的电子开关电路22或22′,电子开关电路22和22′分别与正高压发生器3和负高压发生器3′相连,正、负高压发生器3和3′分别连有电极4和4′;上述的正负高压发生器3和3′和两电极4和4′均安在外壳1内。参见图4和图5,上述的多谐振荡电路21是由三极管BG1及BG2组成并产生方波脉冲;其中一电子开关电路22由三极管BG3、BG5组成,三极管BG3的集电极与三极管BG5的基极相连;另一电子开关电路22′由三极管BG4、BG6组成,三极管BG4的集电极与三极管BG6的基极相连;三极管BG1集电极与三极管BG3的基极相连,三极管BG2的集电极与三极管BG4的基极相连;三极管BG5和三极管BG6的发射极分别与正高压发生器(H1)3和负高压发生器(H2)3′相连;在上述三极管BG1和三极管BG2的基极上连有一调节正负高压占空比的电位器W,并分别在其基极上连有一脉冲周期调节电阻R6和R7;在上述的正高压发生器(H1)3和负高压发生器(H2)3′上分别并联有指示其工作状态的发光二极管D3和D4及续流二极管D5和D6。其工作过程如下6伏的直流电源从插孔J引入,经三端隐压器DW产生稳压,并经多谐振荡电路产生方波脉冲,交替触发两电子开关电路,从而使直流高压发生器H1和H2交替导通;在使用时可通过调节电位器W来调节正负高压占空比。上述的多谐振荡电路也可为CMOS电路。上述的占空比比率为1.1~1.28,使发生的负离子大于正离子。上述的脉冲周期控制在3~6秒。上述的电极采用直径为0.1~0.4毫米的尖端斜切钨丝,取材加工均容易,更于更换。上述外壳内安有微型风机5,以扩散离子流。再参见图1和图2及图3,上述的外壳的前部和两侧部具有外突裙带11、后部为半圆形12、后部中央具有风机安装的方状体13;在微型风机安装处的方状体处壳上具有风口14,在前部外突的裙带两端具有通孔,两电极4和4′分别安装在其中一通孔中。在上述的外壳底部安有球型铰接器6,可调整离子流发射方向,通过球型铰接器安有支座7。上述的壳体采用高强度塑料注塑而成。本技术由直流12伏蓄电池供电,内部采用两只电子开关电路,分别控制发生正、负高压的直流高压发生器,使之交替发生正、负直流高压,其电压达6~12千伏,其电流不大于10微安,其消耗电能极小,能长时间连续使用,并保证人体误触电极时对人体无伤害;从而使电极周围形成交变强电场,由此对空气产生电离作用,交替产生正负离子流,从而交替增加空气中正负离子浓度,以达到中和静电(正和负),减少积尘的目的。在使用时,可调节脉冲占空比的比率,使负离子量大于正离子量,达到既能清新空气,又保证下降正、负静电时间差在标准规定的范围内。本技术还具有体积小,可选用150×85×75毫米的外形尺寸;重量轻,一般不超过1000G;容易安装,其支座底面可用双面不干胶固定于车内适当位置;离子流发射方向在较大的范围内可调;加工方便、成本低等特点。用新型的静电中和器在环境温度为17℃,其相对湿度为40%的条件下,采用TI7000离子静电消除器分析仪(美国)测试,其主要技术性能和参数如下(参见下表)极板充电电压±5000伏安全电压±500伏 *际准规定下降时间不大于120秒标准规定时间差不大于30秒。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用静电中和器,包括有外壳(1)及安装在外壳内的电路板(2);其特征在于上述的电路板(2)上具有多谐振荡电路(21)、两电子开关电路(22)和(22′);电子开关电路(22)和(22′)分别与正高压发生器(3)和负高压发生器(3′)相连,正、负高压发生器(3)和(3′)分别连有电极(4)和(4′);上述的正负高压发生器和两电极均安在外壳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中和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多谐振荡电路(21)是由三极管BG1及BG2组成并产生方波脉冲;其中一电子开关电路(22)由三极管BG3、BG5组成,三极管BG3的集电极与三极管BG5的基极相连;另一电子开关电路22′由三极管BG4、BG6组成,三极管BG4的集电极与三极管BG6的基极相连;三极管BG1集电极与三极管BG3的基极相连,三极管BG2的集电极与三极管BG4的基极相连;三极管BG5和三极管BG6的发射极分别与正高压发生器H1(3)和负高压发生器H2(3′)相连;在上述三极管BG1和三极管BG2的基极上连有一调节正负高压占空比的电位器W,并分别在其基极上连有一脉冲周期调节电阻R6和R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中和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多谐振荡电路为CMOS电路。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静电中和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的正高压发生器(H1)3和负高压发生器(H2)3′上分别并联有指示其工作状态的发光二极管D3和D4及续流二极管D5和D6。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中和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占空比比率为1.1~1.28,使发生的负离子大于正离子。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中和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的脉冲周期控制在3~6秒。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用静电中和器,包括有外壳(1)及安装在外壳内的电路板(2);其特征在于:上述的电路板(2)上具有多谐振荡电路(21)、两电子开关电路(22)和(22′);电子开关电路(22)和(22′)分别与正高压发生器(3)和负高压发生器(3′)相连,正、负高压发生器(3)和(3′)分别连有电极(4)和(4′);上述的正负高压发生器和两电极均安在外壳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中和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多谐振荡电路(21)是由三极管BG1及BG2组成并产生方波脉冲;其中一电子开关电路(22)由三极管BG3、BG5组成,三极管BG3的集电极与三极管BG5的基极相连;另一电子开关电路22′由三极管BG4、BG6组成,三极管BG4的集电极与三极管BG6的基极相连;三极管BG1集电极与三极管BG3的基极相连,三极管BG2的集电极与三极管BG4的基极相连;三极管BG5和三极管BG6的发射极分别与正高压发生器H1(3)和负高压发生器H2(3′)相连;在上述三极管BG1和三极管BG2的基极上连有一调节正负高压占空比的电位器W,并分别在其基极上连有一脉冲周期调节电阻R6和R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寿祺
申请(专利权)人:毛寿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