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138297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2 1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涉及触摸屏领域,能够解决摩尔纹问题,且不会造成金属线断裂、抗静电击穿能力差的问题。其中触摸屏包括层叠的第一感应层和第二感应层,第一感应层包括多列第一感应线,每条第一感应线由透明电极与金属线交替串接形成;第二感应层包括多行第二感应线,每条第二感应线由透明电极与金属线交替串接形成;在第一感应层和第二感应层向触摸屏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中,第一感应层的透明电极和第二感应层的透明电极沿列方向和行方向均交替排布,第一感应层的金属线和第二感应层的金属线沿列方向和行方向均交替排布,且第一感应层的金属线横跨所述第二感应层的透明电极,第二感应层的金属线横跨第一感应层的透明电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触摸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在触摸屏行业中,采用金属网格作为触控的驱动线和感应线的做法被广泛应用。相对于氧化铟锡,金属网格以其较快的信号传递速度成为领域内技术人员的研究热点。但是金属网格应用在触摸屏中,存在很多问题,尤其以摩尔纹问题最难解决。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降低金属线的线宽来解决摩尔纹问题。但是降低金属线的线宽会造成制作工艺难度和制作成本的增加,并且将金属线宽降得很低极易造成金属线断裂、抗静电击穿能力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既能够解决摩尔纹问题,又不会造成制作工艺难度和制作成本增加、金属线断裂、抗静电击穿能力差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摸屏,包括:第一感应层,所述第一感应层包括多列第一感应线,每条所述第一感应线由透明电极与金属线交替串接形成;与所述第一感应层层叠的第二感应层,所述第二感应层包括多行第二感应线,每条所述第二感应线由透明电极与金属线交替串接形成;其中,在所述第一感应层和所述第二感应层向所述触摸屏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中,所述第一感应层的透明电极和所述第二感应层的透明电极沿列方向和行方向均交替排布,所述第一感应层的金属线和所述第二感应层的金属线沿列方向和行方向均交替排布,且所述第一感应层的金属线横跨所述第二感应层的透明电极,所述第二感应层的金属线横跨所述第一感应层的透明电极。优选的,所述金属线的宽度为5μm~8μm。优选的,所述金属线的中间部位具有金属电极,所述金属线与所述金属电极电性相连。优选的,所述金属电极为垂直于所述金属线延伸方向的金属电极线;或者,所述金属电极为由金属电极线构成的菱形框;或者,所述金属电极为由金属电极线构成的圆形框。优选的,所述触摸屏还包括:基板,所述第一感应层和所述第二感应层层叠于所述基板上;位于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一感应层和所述第二感应层中更靠近所述基板的一者之间的黑矩阵,所述黑矩阵向所述触摸屏平面上的垂直投影涵盖所述金属线在所述触摸屏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优选的,所述触摸屏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感应层和所述第二感应层之间的绝缘层。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摸屏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上述技术方案的触摸屏,所述制作方法包括:在基板上形成第一感应层,所述第一感应层包括多列第一感应线,每条所述第一感应线由透明电极与金属线交替串接形成;在所述基板上形成第二感应层,所述第二感应层与所述第一感应层层叠,所述第二感应层包括多行第二感应线,每条所述第二感应线由透明电极与金属线交替串接形成;在所述第一感应层和所述第二感应层向所述触摸屏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中,所述第一感应层的透明电极和所述第二感应层的透明电极沿列方向和行方向均交替排布,所述第一感应层的金属线和所述第二感应层的金属线沿列方向和行方向均交替排布,且所述第一感应层的金属线横跨所述第二感应层的透明电极,所述第二感应层的金属线横跨所述第一感应层的透明电极。优选的,所述在基板上形成第一感应层包括:采用光刻工艺形成包括所述第一感应层的透明电极的图形;采用光刻工艺形成包括所述第一感应层的金属线的图形;其中,所述第一感应层的透明电极与所述第一感应层的金属线的形成不分先后顺序。优选的,所述在所述基板上形成第二感应层包括:采用光刻工艺形成包括所述第二感应层的透明电极的图形;采用光刻工艺形成包括所述第二感应层的金属线的图形;其中,所述第二感应层的透明电极与所述第二感应层的金属线的形成不分先后顺序。优选的,在形成所述第一感应层和所述第二感应层之前还包括:采用光刻工艺在所述基板上形成包括黑矩阵的图形,使所述黑矩阵向所述触摸屏平面上的垂直投影涵盖所述金属线在所述触摸屏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优选的,在形成所述第一感应层和形成所述第二感应层之前还包括:形成绝缘层。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中,其第一感应层和第二感应层均采用金属线与透明电极结合的结构,所包括的多条感应线均由透明电极与金属线交替串接形成,触摸屏在触控感应时,其第一感应层的金属线与第二感应层的透明电极之间、第一感应层的透明电极和第二感应层的金属线之间产生互电容,从而实现触控。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触摸屏感应层的感应线由整条的金属线改变为金属线与透明电极交替串接的结构,使金属线的密度明显降低,并且金属线为间隔的、不规则的排列方式,从而消除摩尔纹的出现;同时由于本专利技术消除摩尔纹所采用的方式为透明电极和金属线间隔连接,因此无须减小金属线的线宽来消除摩尔纹,使得金属线的制作难度和制作成本较低,且能够保证足够的强度,不易断裂,也不易被静电击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摸屏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截面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B-B截面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摸屏的金属线的平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第一种结构的金属电极的触摸屏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第二种结构的金属电极的触摸屏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第三种结构的金属电极的触摸屏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进行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摸屏,如图1~图4所示,包括:第一感应层,第一感应层包括多列第一感应线,每条第一感应线由透明电极1与金属线2交替串接形成;与第一感应层层叠的第二感应层,第二感应层包括多行第二感应线,每条第二感应线由透明电极3与金属线4交替串接形成;其中,在第一感应层和第二感应层向触摸屏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中,第一感应层的透明电极1和第二感应层的透明电极3沿列方向和行方向均交替排布,第一感应层的金属线2和第二感应层的金属线4沿列方向和行方向均交替排布,且第一感应层的金属线2横跨第二感应层的透明电极3,第二感应层的金属线4横跨第一感应层的透明电极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摸屏,在触控感应时第一感应层的金属线2与第二感应层的透明电极3之间、第一感应层的透明电极1和第二感应层的金属线4之间产生互电容,从而实现触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将触摸屏感应层的感应线由整条的金属线改变为金属线与透明电极交替串接的结构,使金属线的密度明显降低,并且金属线为间隔的、不规则的排列方式,从而消除摩尔纹的出现;同时由于本专利技术消除摩尔纹所采用的方式为透明电极和金属线间隔连接,因此无须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感应层,所述第一感应层包括多列第一感应线,每条所述第一感应线由透明电极与金属线交替串接形成;与所述第一感应层层叠的第二感应层,所述第二感应层包括多行第二感应线,每条所述第二感应线由透明电极与金属线交替串接形成;其中,在所述第一感应层和所述第二感应层向所述触摸屏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中,所述第一感应层的透明电极和所述第二感应层的透明电极沿列方向和行方向均交替排布,所述第一感应层的金属线和所述第二感应层的金属线沿列方向和行方向均交替排布,且所述第一感应层的金属线横跨所述第二感应层的透明电极,所述第二感应层的金属线横跨所述第一感应层的透明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感应层,所述第一感应层包括多列第一感应线,每条所述第一感应线
由透明电极与金属线交替串接形成;
与所述第一感应层层叠的第二感应层,所述第二感应层包括多行第二感应
线,每条所述第二感应线由透明电极与金属线交替串接形成;
其中,在所述第一感应层和所述第二感应层向所述触摸屏平面上的垂直投
影中,所述第一感应层的透明电极和所述第二感应层的透明电极沿列方向和行
方向均交替排布,所述第一感应层的金属线和所述第二感应层的金属线沿列方
向和行方向均交替排布,且所述第一感应层的金属线横跨所述第二感应层的透
明电极,所述第二感应层的金属线横跨所述第一感应层的透明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线的宽度为5μ
m~8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线的中间部位具
有金属电极,所述金属线与所述金属电极电性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电极为垂直于所
述金属线延伸方向的金属电极线;或者,
所述金属电极为由金属电极线构成的菱形框;或者,
所述金属电极为由金属电极线构成的圆形框。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板,所述第一感应层和所述第二感应层层叠于所述基板上;
位于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一感应层和所述第二感应层中更靠近所述基板的一
者之间的黑矩阵,所述黑矩阵向所述触摸屏平面上的垂直投影涵盖所述金属线
在所述触摸屏平面上的垂直投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感
应层和所述第二感应层之间的绝缘层。
7.一种触摸屏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作权利要求1~6任一项
所述的触摸屏,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在基板上形成第一感应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晓冬胡明罗鸿强张明丁贤林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