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感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30244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1 23:16
一种触控感应装置,包括一第一基板,具有一感应区和位于感应区一侧的非感应区。一第一透明导电层位于第一基板之感应区和非感应区上,其中第一透明导电层包括一第一部份,位于感应区中;和一第二部份,位于非感应区中,其中第一透明导电层之第一部份和第二部份彼此无电性连接。第一透明导电层之第二部份包括多条暴露第一基板的沟渠,于第一透明导电层之第二部份中形成多个岛状结构。一第一导线层,位于第一透明导电层上。藉此,此触控感应装置可减少电容干扰或寄生效应对触控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感应装置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触控感应装置,尤指一种电容式触控感应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业界生产的数字装置多标榜着“轻、薄、短、小”等特色,以期让使用者有更高的意愿能够随身携带及使用这些数字装置。触控面板即是使这些数字装置能够轻量化的要件之一,其能够取代传统的键盘及鼠标等装置,而仍让使用者能够达到相同的输入效果。因此,使这些数字装置能够选择性省下其余输入装置的重量或空间(即可仅使用触控面板而无需再使用其余输入装置),而达到将数字装置轻量化的效果。上述数字装置可包含但不限于笔记型计算机、行动电话、游戏机、个人数字助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及/或数字影音装置等。 目前业界已发展出多种可应用来生产触控面板之技术,举例而言譬如电阻式、电容式、超音波式、红外线式、电磁感应式等,其中电容式触控面板技术因为可支持以手指多点触控(Mult1-Touch),已成为业界相当重视的面板技术之一。 图1显示一由现有行动电话使用的电容式触控屏幕结构,如图1所示,其于一基板102上蒸镀或涂布一透明导电层104,且配合产品的需求将非感应区110之透明导电层以蚀刻工艺移除,而留下感应区108内的透明导电层104。之后,形成导电层106,以传递感应信号并和驱动线路连接。 然而,为配合目前行动电话手机设计,由于显示区域的面积需要越来越大,手机显示区域及配合的触控感应区域已邻近手机边缘,但手机边缘又常常为手持之区域。因此,手持之区域容易产生电容干扰现象,产生误触或误感应,影响手机使用质量。 于是,本创作人有感上述缺失之可改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之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之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之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触控感应装置,其于非感应区中的透明导电层形成多个沟渠,藉以减少电容干扰或寄生效应对触控的影响。 本技术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感应装置,包括:一第一基板,包括一感应区和位于感应区一侧的非感应区;一第一透明导电层,位于第一基板之感应区和非感应区上,其中第一透明导电层包括一第一部份,位于感应区中,和一第二部份,位于非感应区中,其中第一透明导电层之第一部份和第二部份彼此无电性连接,且第一透明导电层之第二部份包括多条暴露第一基板的沟渠,于第一透明导电层之第二部份中形成多个岛状结构;以及一第一导线层,位于第一透明导电层上。 其特征在于,该多条沟渠包括沿一第一方向延伸之第一沟渠和沿一第二方向延伸之第二沟渠,且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互相垂直。 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岛状结构为正方形或长方形。 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明导电层位于该第一基板之感应区的第一部分包括多个感应单元和多条透明导线。 其特征在于,该触控感应装置还包括:一光学黏合层,覆盖该第一导线层和该第一透明导电层;一第二基板,覆盖该光学黏合层;一第二透明导电层,位于该第二基板上;以及一第二导线层,位于该第二透明导电层上。 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透明导电层包括一第一部份,位于该感应区中;和一第二部份,位于该非感应区中,其中该第二透明导电层之第二部份包括多条暴露该第二基板的沟渠。 其特征在于,该沟渠的宽度为ΙΟμπι至500μπι之间。 其特征在于,该岛状结构之最小宽度为10 μ m至500 μ m之间。 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基板是一弯曲之基板,且该触控感应装置是一弯曲之装置。 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基板包括聚乙烯、乙烯对苯二甲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玻 3? ο 其特征在于,该触控感应装置还包括:一硬化层,位于该第一透明导电层和该第一基板间。 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明导电层包括氧化铟锡、氧化铟锌、奈米碳管或聚二氧乙烯噻吩。 本技术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感应装置,包括:第一基板,包括一感应区和一非感应区;一第一透明导电层,位于第一基板之感应区和非感应区上,其中第一透明导电层包括一第一部份,位于感应区中,和一第二部份,位于非感应区中,其中第一透明导电层之第一部份和第二部份彼此无电性连接,且第一透明导电层之第二部份包括多条暴露第一基板的沟渠,于第一透明导电层之第二部份中形成多个岛状结构;以及一第一导线层,位于第一透明导电层上;一光学黏合层,覆盖第一导线层和第一透明导电层;一第二基板,包括一感应区和一非感应区,覆盖于光学黏合层上;一第二透明导电层,位于第二基板上,其中第二透明导电层包括位于感应区之第一部分和位于非感应区之第二部份,第二部份包括多条沟渠隔离成的岛状结构;以及一第二导线层,位于第二透明导电层上。 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部份之第二透明导电层之沟渠的宽度为10 μ m至500 μ m之间。 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部份第二透明导电层之岛状结构的最小宽度为ΙΟμπι至500 μ m之间。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可以在于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感应装置,其透明导电层于基板的非感测区形成多个沟渠,将该区域的透明导电层分隔成多个岛状结构。如此一来,非感应区和感应区之透明导电层可以产生隔离的效果,使得非感应区所产生的电容干扰或寄生效应不致影响感应区域的之触控感应。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者。 【附图说明】 图1显示由现有行动电话使用的电容式触控屏幕结构。 图2显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显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显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5显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 [图的符号简单说明]: 102:第一基板104:透明导电层 106:导电层108:感应区 110:非感应区200:触控感应装置 202:第一基板204:感应区 206:非感应区208:沟渠 209:第一导线层 210:岛状结构 212:第一部份214:第二部份 216:第一透明导电层300:触控感应装置 302:第二基板304:第二透明导电层 306:第二导线层 308:沟渠 310:岛状结构311:第一部份 313:第二部份319:沟渠 402:光学黏合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藉由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所揭露“触控感应装置”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艺之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了解本技术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 (第一实施例) 首先,请参阅图2至图4所示,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感应装置200,包括一第一基板202,具有一感应区204和位于感应区204 —侧的非感应区206。一第一透明导电层216,位于第一基板202之感应区204和非感应区206上,其中第一透明导电层216包括一第一部份212,位于感应区204中;和一第二部份214,位于非感应区206中。第一基板202优选为透明材料,例如包括聚乙烯(PE)、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ET)、聚甲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基板,包括一感应区和位于该感应区一侧的非感应区;一第一透明导电层,位于该第一基板之感应区和非感应区上,其中该第一透明导电层包括一第一部份,位于该感应区中;和一第二部份,位于该非感应区中,其中该第一透明导电层之第一部份和第二部份彼此无电性连接,且该第一透明导电层之第二部份包括多条暴露该第一基板的沟渠,于该第一透明导电层之第二部份中形成多个岛状结构;以及一第一导线层,位于该第一透明导电层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4.10.03 TW 1032176631.一种触控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基板,包括一感应区和位于该感应区一侧的非感应区; 一第一透明导电层,位于该第一基板之感应区和非感应区上,其中该第一透明导电层包括一第一部份,位于该感应区中;和一第二部份,位于该非感应区中,其中该第一透明导电层之第一部份和第二部份彼此无电性连接,且该第一透明导电层之第二部份包括多条暴露该第一基板的沟渠,于该第一透明导电层之第二部份中形成多个岛状结构;以及 一第一导线层,位于该第一透明导电层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条沟渠包括沿一第一方向延伸之第一沟渠和沿一第二方向延伸之第二沟渠,且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互相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岛状结构为正方形或长方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明导电层位于该第一基板之感应区的第一部分包括多个感应单元和多条透明导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光学黏合层,覆盖该第一导线层和该第一透明导电层; 一第二基板,覆盖该光学黏合层; 一第二透明导电层,位于该第二基板上;以及 一第二导线层,位于该第二透明导电层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透明导电层包括一第一部份,位于该感应区中;和一第二部份,位于该非感应区中,其中该第二透明导电层之第二部份包括多条暴露该第二基板的沟渠。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沟渠的宽度为ΙΟμπι至500 μ m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定国陈耀宗刘修铭张裕洋
申请(专利权)人:位元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