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36300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2 1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栅极线延伸方向相邻设置的第一像素与第二像素,第一像素、第二像素内的像素电极分别通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与开关元件相连;该液晶显示面板还设置有多个间隔物,用于保持液晶显示面板的厚度;黑矩阵沿栅极线延伸方向设置,上述间隔物对应于黑矩阵设置,且上述间隔物具有平行于黑矩阵延伸方向的第一宽度及垂直于黑矩阵延伸方向的第二宽度,第二宽度小于第一宽度,第一宽度不小于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之间的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保持液晶显示面板厚度的间隔物。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无辐射、轻薄和省电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各种信息、通讯、消费性电子产品中。液晶显示装置通常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彼此相对地配置的一对基板和设置在该两个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而且,在液晶显示面板中,利用设置在上述一对基板之间的间隔物,将上述液晶层的厚度即单元厚度保持为一定。这里,作为上述间隔物,历来使用在上述一对基板中的一个散布地配置的珠状的间隔物,但是,近年来,为了提高单元厚度的均匀性,不使用上述珠状的间隔物,而是使用在上述一对基板中的一个利用光刻来形成并配置的柱状的感光间隔物。图1是现有的有源矩阵基板110的平面图。图2是沿着图1中V-V线的有源矩阵基板110与具备该有源矩阵基板的液晶显示面板100的截面图。如图1与图2所示,液晶显示面板100包括有源矩阵基板110、滤色器基板120、及位于有源矩阵基板110与滤色器基板120之间的液晶层130,液晶层130内具有用于保持液晶显示面板100厚度的感光间隔物123,滤色器基板120的表面具有一层配向层125与液晶层130接触。有源矩阵基板110包括:多个像素电极117;沿着各像素电极117的短边以相互平行地延伸的方式设置的多条栅极线113;沿着各像素电极117的长边以相互平行地延伸的方式设置的多条数据线115;和分别设置在各栅极线113与各数据线115的交叉的部分、并分别与各像素电极117连接的多个薄膜晶体管(以下称为TFT)105。而且,在作为图像的最小单位的各像素内,TFT 105与像素电极117经由形成在TFT 105上的树脂膜101的通孔106连接。这里,在图1中,感光间隔物123位于栅极线113与数据线115交叉点附近,感光间隔物123构成为:形成在滤色器基板120上,在液晶显示面板表面被按压时与有源矩阵基板110的表面抵接来保持单元厚度。如上所述,在对置基板形成有感光间隔物123的情况下,可能导致以下问题:由于在贴合有源矩阵基板110和滤色器基板120时产生偏移等,因而滤色器基板120上的感光间隔物123的头部落入呈凹状地形成于有源矩阵基板120的通孔106的内部。这样,在感光间隔物123的头部落入通孔106的内部的区域,单元厚度变窄,不能够将单元厚度保持为一定,因此难以实现由感光间隔物123进行的稳定的单元厚度控制。另外,随着液晶显示面板中像素的高精细化,各数据线115之间的间隔变得越来越窄,因此,通过将感光间隔物123或通孔106在平面视图中向透过区域突出地形成,使通孔106与感光间隔物123在平面视图中距离拉大。在这里,如图1所示,透过区域是由相邻的一对栅极线113和相邻的一对数据线115包围的区域中不与TFT105重叠的区域,是例如使来自背光源的光透过从而对图像显示有效的区域。当使感光间隔物123或通孔106在平面视图中向着透过区域突出时,向该透过区域突出的部分会抵消掉部分透过区域,减少图像显示区的面积,导致像素的开口率降低。例如,在感光间隔物123向着透过区域突出地形成的情况下,在感光间隔物123的附近液晶层的取向容易紊乱,因此将该区域遮蔽,导致像素的开口率降低;此外,在通孔106向着透过区域突出地形成的情况下,在通孔106的附近液晶层的取向容易紊乱,与上述的情况同样地,导致像素的开口率降低。此外,在感光间隔物123和通孔106附近的液晶层的取向紊乱的区域,发生光泄漏,从而可能导致对比度也下降的问题。像这样,在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中,难以通过通孔和感光间隔物的配置来保持单元厚度控制的稳定性,难以保持像素的开口率。进一步的,随着液晶显示面板中像素的高精细化,各数据线115之间的间隔变得越来越窄,相邻透过区域之间的非透过区域(即黑矩阵121的覆盖区域)也变得越来越窄,在对配向层125进行摩擦配向的过程中,容易使感光间隔物123偏向透过区域,导致因感光间隔物123形成的漏光在透过区域的面积增大,进一步导致对比度的下降。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能够保持由感光间隔物进行的单元厚度控制的稳定性,抑制像素的开口率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间隔物影响显示效果的液晶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扫描线和数据线,所述扫描线和所述数据线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彼此交叉以限定多个像素;多个开关元件;以覆盖所述多个开关元件的方式设置的绝缘膜;多个像素电极,设置在所述绝缘膜上,并经由开在所述绝缘膜上的多个通孔与所述开关元件连接;所述多个像素单元包括沿扫描线延伸方向相邻设置的第一像素与第二像素,所述多个通孔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像素的第一通孔与位于所述第二像素的第二通孔;黑矩阵,其位于所述第二基板上并沿着扫描线延伸方向配置;液晶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间隔物,位于所述液晶层内,用于保持所述液晶层的厚度;所述间隔物对应于所述黑矩阵设置,且所述间隔物具有平行于所述黑矩阵延伸方向的第一宽度及垂直于所述黑矩阵延伸方向的第二宽度,所述第二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宽度,所述第一宽度不小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之间的距离。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基板还设置有公共电极,所述公共电极与所述像素电极形成平行电场;所述间隔物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第一基板还设置有配向层,所述配向层的摩擦方向平行于所述黑矩阵的延伸方向。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像素电极与所述公共电极中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方设置有狭缝,所述狭缝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配向层的摩擦方向具有一个不等于90度的夹角。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液晶层中液晶分子为负性液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狭缝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配向层的摩擦方向具有一不小于75度的夹角。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夹角为83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绝缘膜为树脂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上述间隔物的所述第一宽度不大于所述第一像素与所述第二像素沿所述扫描线延伸方向的宽度之和。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上述间隔物的第二宽度小于所述黑矩阵的宽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上述间隔物的沿平行于所述第一基板方向的截面为椭圆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上述间隔物的沿平行于所述第一基板方向的截面为一类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液晶显示面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扫描线和数据线,所述扫描线和所述数据线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彼此交叉以限定多个像素;多个开关元件;以覆盖所述多个开关元件的方式设置的绝缘膜;多个像素电极,设置在所述绝缘膜上,并经由开在所述绝缘膜上的多个通孔与所述开关元件连接; 所述多个像素单元包括沿扫描线延伸方向相邻设置的第一像素与第二像素,所述多个通孔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像素的第一通孔与位于所述第二像素的第二通孔; 黑矩阵,其位于所述第二基板上并沿着扫描线延伸方向配置; 液晶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间隔物,位于所述液晶层内,用于保持所述液晶层的厚度; 所述间隔物对应于所述黑矩阵设置,且所述间隔物具有平行于所述黑矩阵延伸方向的第一宽度及垂直于所述黑矩阵延伸方向的第二宽度,所述第二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宽度,所述第一宽度不小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之间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扫描线和数据线,所述扫描线和所述数据线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彼此交叉以限定多个像素;多个开关元件;以覆盖所述多个开关元件的方式设置的绝缘膜;多个像素电极,设置在所述绝缘膜上,并经由开在所述绝缘膜上的多个通孔与所述开关元件连接; 
所述多个像素单元包括沿扫描线延伸方向相邻设置的第一像素与第二像素,所述多个通孔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像素的第一通孔与位于所述第二像素的第二通孔; 
黑矩阵,其位于所述第二基板上并沿着扫描线延伸方向配置; 
液晶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间隔物,位于所述液晶层内,用于保持所述液晶层的厚度; 
所述间隔物对应于所述黑矩阵设置,且所述间隔物具有平行于所述黑矩阵延伸方向的第一宽度及垂直于所述黑矩阵延伸方向的第二宽度,所述第二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宽度,所述第一宽度不小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之间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还设置有公共电极,所述公共电极与所述像素电极形成平行电场; 
所述间隔物形成于所述第二基板上; 
所述第二基板还设置有配向层,所述配向层的摩擦方向平行于所述黑矩阵的延伸方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极与所述公共电极中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方设置有狭缝,所述狭缝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配向层的摩擦方向具有一个不等于90度的夹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层中液晶分子为负性液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配向层的摩擦方向具有一不小于75度的夹角。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为83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膜为树脂膜。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物的所述第一宽度不大于所述第一像素与所述第二像素沿所述扫描线延伸方向的宽度之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玲沈柏平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