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00868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4 11:44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对向基板及液晶介质。阵列基板包括钝化层、绝缘层及电极。钝化层具有接触洞。绝缘层位于钝化层上且与接触洞重叠处具有凹陷。电极位于钝化层及绝缘层上,且电极包括主体部及多个条状部,其中两相邻的条状部之间具有间隙。各条状部具有连接部、至少一转折点及延伸部,转折点位于连接部以及延伸部之间,各连接部与主体部直接连接,且接触洞与至少一连接部重叠。对向基板与阵列基板对向设置。液晶介质设置于阵列基板与对向基板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使得液晶显示面板的画面不会发生闪烁、残影或点状不均匀的现象,因而具有良好的显示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晶显示面板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显示面板,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随着液晶显示面板的发展,高解析度已经成为基本需求之一。一般而言,高解析度的液晶显示面板中的总像素数量很多,故需要在面板中增加金属共通线的设计,藉此提升面板中共通电压的稳定性,以降低面板发生画面闪烁(flicker)或残影(Image sticking)的现象。目前,上述设计是透过利用接触洞将氧化铟锡共通线桥接至金属共通线。然而,透过增加金属共通线的设计虽能够维持面板显示画面的稳定性,但却造成面板中对应设置有接触洞的区域的开口率、液晶效率及穿透率下降,进而容易导致显示画面产生点状不均匀(dot mura)的现象。因此,为了实现液晶显示面板具有高解析度,在增设金属共通线的前提下,如何避免开口率、液晶效率及穿透率降低是极须克服的一个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画面不会发生闪烁、残影或点状不均匀的现象,因而具有良好的显不品质。 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对向基板及液晶介质。阵列基板包括钝化层、第一绝缘层及第一电极。钝化层具有第一接触洞。第一绝缘层位于钝化层上,且第一绝缘层与第一接触洞重叠处具有凹陷。第一电极位于钝化层以及第一绝缘层上,且第一电极包括主体部以及多个条状部,其中两相邻的条状部之间具有间隙。各条状部具有连接部、至少一转折点以及延伸部,转折点位于连接部以及延伸部之间,各连接部与主体部直接连接,且第一接触洞与至少一连接部重叠。对向基板与阵列基板对向设置。液晶介质设置于阵列基板与对向基板之丨司。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液晶显不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对向基板及液晶介质。阵列基板包括钝化层、第一绝缘层及第一电极。钝化层具有第一接触洞。第一绝缘层位于钝化层上。第一电极位于钝化层以及第一绝缘层上,且第一电极包括主体部以及多个条状部,其中两相邻的条状部之间具有间隙。各条状部具有转折点,其中条状部的转折点的连线与主体部之间的区域与第一接触洞重叠。对向基板与阵列基板对向设置。液晶介质设置于阵列基板与对向基板之间。 基于上述,在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中,透过在像素结构中设置与第一电极的至少一连接部重叠或与第一电极的转折点的连线和主体部之间的区域重叠的第一接触洞,可使得液晶显示面板的画面不会发生闪烁、残影或点状不均匀的现象,因而具有良好的显示品质。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液晶显示面板中的阵列基板的俯视图。 图3A是图2的像素结构200a的俯视图。 图3B是沿图3A的剖线1-1’及剖线11-11’的剖面示意图。 图4A是图2的像素结构200b的俯视图。 图4B是沿图4A的剖线Ι-Γ及剖线11-11’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像素结构的俯视图。 图6A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像素结构的俯视图。 图6B是沿图6A的剖线1-1’及剖线11-11’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液晶显示面板 110:阵列基板 112:基板 114:像素阵列 120:对向基板 130:液晶介质 200a、200b、200a,、200a”:像素结构 210:主体部 220:条状部 222、222’:连接部 224:转折点 226:延伸部 C、C,,:凹陷 CH:通道层 COMl:共通线 COM2、COM2,、COM2 ”:第二电极 DE:汲极 DL:资料线 GE:闸极 G1:闸极绝缘层 H1、H1”:第一接触洞 Η2、Η2”:第二接触洞 Η3:第三接触洞 Η4:第四接触洞 IL1、IL1”:第一绝缘层 IL2:第二绝缘层 L:连线 Μ:导体层 Ρ1、Ρ2、Ρ2,:间距 PE:第一电极 PL:钝化层 PV:绝缘层 SE:源极 SL:扫描线 SP:间隙 T:主动元件 Vcom:共通电压 Θ:钝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专利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图1的液晶显示面板中的阵列基板的俯视图。图3A是图2的像素结构200a的俯视图。图3B是沿图3A的之剖线1-1’和剖线Π-ΙΙ’的剖面示意图。图4A是图2的像素结构200b的俯视图。图4B是沿图4A的剖线1-1’及剖线11-11’的剖面示意图。 请参照图1,液晶显示面板100包括阵列基板110、对向基板120以及液晶介质130。在本实施方式中,液晶显示面板100例如是边际场切换式(fringe field switching,FFS)液晶显示面板。 请同时参照图1及图2,阵列基板110包括基板112以及像素阵列114。基板112的材质可为玻璃、石英、有机聚合物或是金属等等。像素阵列114配置在基板112上,且像素阵列114包括多个像素结构200a及多个像素结构200b,其中像素结构200a与像素结构200b排列成多行多列。关于像素结构200a及像素结构200b的设计将于后文中详细地描述。 对向基板120与阵列基板110对向设置。对向基板120的材质可为玻璃、石英或有机聚合物等等。对向基板120上可更包括设置有彩色滤光阵列层(未绘示),其包括红、绿、蓝色滤光图案。另外,对向基板120上可更包括设置遮光图案层(未绘示),其设置于彩色滤光阵列层的图案之间,且用以遮蔽液晶显示面板100中不欲被使用者观看到的元件及走线,并能够防止漏光现象发生。 液晶介质130位于阵列基板110与对向基板120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液晶介质130例如是液晶分子。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2、图3A、图3B、图4A及图4B详细地描述像素结构200a及像素结构200b。 请同时参照图2、图3A、图3B,像素结构200a包括扫描线SL、资料线DL、主动元件T、第一电极PE、共通线C0M1、第二电极COM2、钝化层PL、第一绝缘层ILl以及第二绝缘层IL2。 扫描线SL与资料线DL的延伸方向不相同,较佳的是扫描线SL的延伸方向与资料线DL的延伸方向垂直。此外,扫描线SL与资料线DL是位于不相同的膜层,且两者之间夹有绝缘层(未绘示)。扫描线SL与资料线DL主要用来传递驱动像素结构200a的驱动讯号。在本实施方式中,扫描线SL与资料线DL的材料例如是金属。 主动元件T与扫描线SL以及资料线DL电性连接。在此,主动元件T例如是薄膜电晶体,其包括闸极GE、通道层CH、汲极DE以及源极SE,其中闸极GE与源极SE以及汲极DE之间具有闸极绝缘层GI,而闸极绝缘层GI与源极SE以及汲极DE之间具有通道层CH。闸极GE与扫描线SL为一连续的导电图案,此表示闸极GE与扫描线SL彼此电性连接,而源极SE与资料线DL为一连续的导电图案,此表示源极SE与资料线DL彼此电性连接。换言之,当有控制讯号输入扫描线SL时,扫描线SL与闸极GE之间会电性导通;当有控制讯号输入资料线DL时,资料线DL会与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液晶显示面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阵列基板,包括一钝化层、一第一绝缘层以及一第一电极,该钝化层具有一第一接触洞;该第一绝缘层位于该钝化层上,该第一绝缘层与该第一接触洞重叠处具有一凹陷;该第一电极位于该钝化层以及该第一绝缘层上,该第一电极包括一主体部一主体部以及多个条状部,两相邻的条状部之间具有一间隙,其中各该条状部具有一连接部、至少一转折点以及一延伸部,该转折点位于该连接部以及该延伸部之间,各该连接部与该主体部直接连接,其中该第一接触洞与至少一连接部重叠;一对向基板,与该阵列基板对向设置;以及一液晶介质,设置于该阵列基板与该对向基板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8.20 TW 103128631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阵列基板,包括一钝化层、一第一绝缘层以及一第一电极,该钝化层具有一第一接触洞;该第一绝缘层位于该钝化层上,该第一绝缘层与该第一接触洞重叠处具有一凹陷;该第一电极位于该钝化层以及该第一绝缘层上,该第一电极包括一主体部一主体部以及多个条状部,两相邻的条状部之间具有一间隙,其中各该条状部具有一连接部、至少一转折点以及一延伸部,该转折点位于该连接部以及该延伸部之间,各该连接部与该主体部直接连接,其中该第一接触洞与至少一连接部重叠; 一对向基板,与该阵列基板对向设置;以及 一液晶介质,设置于该阵列基板与该对向基板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条状部的该转折点的连线与该主体部之间的区域与该第一接触洞重叠。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于一垂直投影面上,该些条状部的该转折点的连线与该第一接触洞的最短距离为O至2 μ 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阵列基板更包括: 一扫描线及一资料线; 一主动元件,与该扫描线以及该资料线电性连接;以及 一第二电极,其中该第一电极位于该第二电极上方,该第一绝缘层位于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之间,且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其中之一与该主动兀件电性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阵列基板更包括一第二绝缘层,位于该钝化层之下,该第二绝缘层具有一第二接触洞。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触洞与该第二接触洞重叠。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台莉王雅榕苏松宇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