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育种
,涉及。
技术介绍
近30多年来,我国绿肥相关研究大大萎缩、绿肥作物生产迅速滑坡,绿肥作物种子资源退化甚至消失,已无法在实际生产中应用,且已有的绿肥作物种子资源、绿肥生产与利用技术已不适应现代农业生产要求,绿肥科研推广人才流失,队伍涣散,亟需整合和恢复,绿肥生产的种子短缺,甚至无种可用。解决上述问题,是发展绿肥作物生产利用、保障国家粮食核心区农业生态良性发展的关键。 紫云英一直是稻田绿肥的主要品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紫云英品种退化混杂严重,生产性能较低,且市场上良种供应缺乏。近些年来,南方稻区在耕地地力提升中的紫云英种子几乎全部依赖其它地区供应,而这些年其它地区紫云英品种在南方稻区省份多表现出盛花期早、鲜草产量低或鲜草产量高、盛花期迟、抗逆性差、种子价格过高等问题,严重影响农民种植紫云英的积极性,尤为严重的是影响了南方稻区绿肥恢复发展进度。 选育鲜草产量适中、种子产量高、品质优、综合抗性好、综合性状优的一些传统选育方法,在现代稻作制下即为选育早花、适产、耐溃、高养分含量紫云英与南方双季稻种植相匹配的新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紫云英的选育方法,包括对紫云英进行第一次种子筛选获得一次紫云英良种,进行第二次种子筛选获得二次紫云英良种以及对二次紫云英良种进行繁育的过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紫云英的选育方法,包括对紫云英进行第一次种子筛选获得一次紫云英良种,进行第二次种子筛选获得二次紫云英良种以及对二次紫云英良种进行繁育的过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子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紫云英良种标准包括: 鲜草产量1500-2000公斤/亩; 种子产量>40公斤/亩; 耐溃:在0〈田面水< 5厘米条件下,水淹3天,90%以上植株还能继续存活生长; 耐迟播:晚稻收获后15天以内播种,鲜草产量> 1500公斤/亩; 盛花期早:3月上中旬进入盛花期; 抗病性好:菌核病感病率< 0.10%,白粉病感病率< 15.0% ; 抗寒性强:在0°C以下连续3天,80%以上的植株还能继续存活生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种子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紫云英进行第一次种子筛选的过程包括: 步骤A,选择野生紫云英生长区; 步骤B,对野生紫云英植株进行鉴别并标记; 步骤C,收获所标记的野生紫云英植株的种子作为一次紫云英良种; 其中,在步骤A中,选择潮湿低洼地带的野生紫云英生长区,其中所述潮湿低洼地带包括湖区、河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种子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对野生紫云英进行观测和鉴别,对符合紫云英良种标准的野生紫云英植株进行标记,其中,所述观测是在3月上旬到4月下旬对紫云英的整个开花期进行。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种子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对野生紫云英的进行观测和鉴别,对符合紫云英良种标准的野生紫云英植株的叶子或一个植株分支进行取样并进行分子标记,筛选符合紫云英良种标准的基因片段,其中,所述观测是在3月上旬到4月下旬对紫云英的整个开花期进行。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种子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紫云英进行第二次种子筛选获得二次紫云英良种的过程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育林,刘鹏飞,聂军,鲁艳红,谢坚,杨曾平,曹卫东,吴翠霞,余国鸿,刘菁,周兴,吴浩杰,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桃江县农业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