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龚柱专利>正文

制备浓缩液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122327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1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利用低压低沸点制备浓缩液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到锅炉单元、蓄流单元、冷却单元、减压单元,其特征在于将采样单元设置于锅炉单元的侧壁靠近底部处,将冷凝单元设置于锅炉单元的上盖处;使采样单元的取样腔贯穿基体的上面和下面,使等压腔从基体的正面穿入且贯穿取样腔的正面和背面;蓄流单元的密闭筒体通过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和外界相通;锅炉单元的输出管道、出水管道、进水管道分别与蓄流单元的第二开关、冷却单元的输入端、冷却单元的输出端联接,蓄流单元的第三开关与减压单元的输入端联接,蓄流单元的第一开关和第四开关与大气联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浓缩方法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且浓缩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浓缩液制备领域,尤其但不排它地涉及一种利用低压低沸点。
技术介绍
水的沸点随着气压的降低而降低,因此降低压强可以使水在相对低的温度下沸腾,沸腾的水不断地使液态水转变为热水蒸汽,热的水蒸汽会在冷热交界面处冷凝成水雾,大量的水雾汇聚成水滴,大量的水滴汇集成水流。能否利用上述原理将混合液中的水分去除,从而提高混合液的浓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并提供一种利用低压低沸点。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该方法利用到锅炉单元、蓄流单元、冷却单元、减压单元,锅炉单元具有密闭的结构,其内底部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以及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将采样单元设置于锅炉单元的侧壁靠近底部处,将冷凝单元设置于锅炉单元的上盖处。 具体地,将冷凝单元的收集部设置于上盖的内部,收集部包括紧贴盖体内冠面的条状汇聚杆、紧贴盖体内周面的汇流环,使汇流环的开口朝向盖体的顶部,使汇流环与盖体组成汇流腔,使条状汇聚杆的末端延伸到汇流腔,汇流腔通过输出管道与外界连通。条状汇聚杆设置有与盖体的内冠面相应的贴合面,垂直于贴合面的两侧面对称设置有相对内凹的第一圆弧面,平行于贴合面的顶面设置有内凹的第二圆弧面,第一圆弧面与第二圆弧面之间形成防溢边,条状汇聚杆靠近顶端设置有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第一倾斜面与第二倾斜面夹角为钝角,第二倾斜面越向条状汇聚杆的顶端靠近越向贴合面倾斜,第一倾斜面越向汇聚杆的顶端靠近越向贴合面倾斜,第二圆弧面延伸到第二倾斜面,第一圆弧面延伸到第一倾斜面。将汇流环的单边截面构造为“L”形,使“L”的底边垂直于上盖的内周面,使“L”的立边平行于上盖的内周面。将冷凝单元的冷却部设置于上盖的外部,冷却部包括多个同轴设置的环状薄片,使环状薄片沿盖体的冠面设置,使环状薄片的轴线与盖体的轴线同轴设置,使环状薄片的底部紧贴盖体的外冠面,将进水管道设置于顶环处,将出水管道设置于底环处。 具体地,采样单元包括基体、活动杆、限位销、取样腔、采样孔、轴套、等压腔,使取样腔贯穿基体的上面和下面,将等压腔构造成柱状盲孔,使等压腔从基体的正面穿入且贯穿取样腔的正面和背面;使轴套与等压腔过盈配合,使活动杆与轴套密闭式滑动配合,将限位销紧固于活动杆上,使限位销与取样腔的正面或背面配合,将透气通道设置于基体内,使透气通道的首尾两端分别与等压腔和外界大气连通。 具体地,蓄流单元包括密封的筒体、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及水位标识管,筒体通过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和外界相通,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分别通过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实现开启与关闭。 有利地,各单元的联接关系为:锅炉单元的汇流腔的输出管道与蓄流单元的第二开关联接,锅炉单元的冷却部的出水管道通过开关与冷却单元的输入端联接,锅炉单元的冷却部的进水管道通过开关与冷却单元的输出端联接,蓄流单元的第三开关通过管道与减压单元的输入端联接,蓄流单元的第一开关和第四开关与大气联接。 再具体地,将所述的输出管道的内管口设置于靠近汇流腔的底部且远低于“L”的立边的顶端,将所述的进水管道的底部与盖体的顶部固定连接,将多个出水口设置于进水管道的底部。 再具体地,使所述的环状薄片的顶部到盖体的底面的距离随自身直径的增加而减小。 有利地,当所述的限位销与取样腔的正面配合时,活动杆处于拉出位置,采样孔位于基体的外面;当限位销与取样腔的背面配合时,活动杆处于插入位置,采样孔位于取样腔的内部。 有利地,将所述的透气通道延伸到基体的正面,使采样单元的取样腔位于锅炉内,使把柄位于锅炉外。 有利地,将所述的第一管道设置于筒体靠近底部处,使第二管道的内管口靠近筒体的底部但高于第一管道的内管口,使第三管道的内管口和第四管道的内管口靠近筒体的顶部,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通过联接块固定联接实现同步动作。 具体地,同步动作通过以下结构实现,具有与开关手柄相应轮廓的联接块,在其首尾两端各设置通孔,同时也在开关手柄的相应位置设置通孔,将联接块设置在两开关的手柄间,通过两个圆轴将手柄与联接块联接好,再通过挡圈将圆轴、手柄、联接块三者固定好。 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蓄流单元的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通过联接块固定联接实现同步动作,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可避免下述不足:1.减压单元对锅炉减压时,需要将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开启,若第二开关开启,而第三开关忘记开启,仍停留在关闭状态,则减压单元无法对锅炉进行减压,造成减压单元做功无效;若第三开关开启,而第二开关忘记开启,仍停留在关闭状态,则减压单元无法对锅炉进行减压,造成减压单元做功无效;2.蓄流单元进行排水时,需要将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关闭,若第三开关关闭,而第二开关忘记关闭,仍停留在开启状态,则当开启第四开关时,外界的大气压将筒体内的水压入第二管道,水通过第二开关和第五开关进入锅炉,倒流的水充满汇流腔后洒入制备好的浓缩液中,造成浓缩液浓度降低,浓缩失败。 采样单元对锅炉内的溶液进行取样时,无需终止浓缩过程,更不需要开启锅炉的上盖,通过采样单元的采样孔将锅炉内的溶液取出,借助透气通道来平衡活动杆两端的压力,实现活动杆的无阻力取样。 锅炉上盖的多个同轴设置且呈阶梯装的环状薄片构成的冷凝单元的冷却部,增加了锅炉上盖和冷却液的接触面,提高了冷却液的冷却效率。 条状汇聚杆设置的第一圆弧面和第二圆弧面,增加了冷热交界面,提高了热蒸汽的冷凝效率。 条状汇聚杆设置的防溢边借助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使冷凝后的液滴沿着第一圆弧面和第二圆弧面滑落到汇流腔内,避免了冷凝后的液滴直接滴落到浓缩液中,造成浓缩效率降低。 当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被开启的瞬间,管道内的水将被压回锅炉内,由于汇流腔的缓冲作用,使得水停留在汇流腔内,而不是直接进入浓缩液中。 【附图说明】在下面参照附图对作为非限制性实施例给出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本专利技术及其优越性将得到更好的理解,附图如下:图1是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制备浓缩液设备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的锅炉的立体图;图3是图2中锅炉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图3中的锅炉撤去上盖后的立体图;图5是图3中的锅炉的上盖的俯视图;图6是图5中的上盖的立体图;图7是图5中的上盖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8是图5中的上盖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图5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10是图5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图11是图12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2是图8中的单个条状汇聚杆的立体图;图13是图12中II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4-18是图3中的采样单元的立体图,其中活动杆位于不同位置;图19是图3中的采样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20是图3中的采样单元的局部剖切立体图;图21-23是采样单元的半剖视图,其中活动杆位于不同位置;图24是图1中的蓄流单元的局部剖切立体图;图25是图24中的蓄流单元的顶部放大立体图;图26图25中的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的分解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锅炉单元;11.上盖;12.加热单元;13.侧壁;14.采样单元;15.进料口 ;16.出料口 ;1101.盖体;1102.汇流环;1103.条状汇聚杆;1104.环状薄片;1105.输出管道;1106.进水管道;1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浓缩液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到锅炉单元(1)、蓄流单元(2)、冷却单元(3)、减压单元(4),锅炉单元(1)具有密闭的结构,其内底部设置有进料口(15)、出料口(16)以及加热单元(12),其特征在于,将采样单元(14)设置在锅炉单元(1)的侧壁(13)靠近底部处,将冷凝单元设置在锅炉单元(1)的上盖(11)处;将冷凝单元的收集部设置于上盖(11)的内部,收集部包括紧贴盖体(1101)内冠面的条状汇聚杆(1103)、紧贴盖体(1101)内周面的汇流环(1102),使汇流环(1102)的开口朝向盖体(1101)的顶部,利用汇流环(1102)与盖体(1101)组成汇流腔,使条状汇聚杆(1103)的末端延伸到汇流腔,汇流腔通过输出管道(1105)与外界连通;将冷凝单元的冷却部设置于上盖(11)的外部,冷却部包括多个同轴设置的环状薄片(1104),使环状薄片(1104)沿盖体(1101)的冠面设置,使环状薄片(1104)的轴线与盖体(1101)的轴线同轴设置,使环状薄片(1104)的底部紧贴盖体(1101)的外冠面,将进水管道(1106)设置于顶环处,出水管道(1107)设置于底环处;采样单元(14)包括基体(1401)、活动杆(1403)、限位销(1402)、取样腔(1405)、采样孔(1404)、轴套(1407)、等压腔(1409),使取样腔(1405)贯穿基体(1401)的上面和下面,将等压腔(1409)构造成柱状盲孔,使等压腔(1409)从基体(1401)的正面穿入且贯穿取样腔(1405)的正面和背面;使轴套(1407)与等压腔(1409)过盈配合,使活动杆(1403)与轴套(1407)密闭式滑动配合,使限位销(1402)紧固于活动杆(1403)上,使限位销(1402)与取样腔(1405)的正面或背面配合,将透气通道(1408)设置于基体(1401)内,使透气通道(1408)的首尾两端分别与等压腔(1409)和外界大气连通;蓄流单元(2)包括密封的筒体(21)、第一管道(210)、第二管道(29)、第三管道(28)、第四管道(27)、第一开关(25)、第二开关(24)、第三开关(23)、第四开关(22)及水位标识管(26),使筒体(21)通过第一管道(210)、第二管道(29)、第三管道(28)、第四管道(27)和外界相通,第一管道(210)、第二管道(29)、第三管道(28)、第四管道(27)分别通过第一开关(25)、第二开关(24)、第三开关(23)、第四开关(22)实现开启与关闭; 各单元的联接关系为:锅炉单元(1)的汇流腔的输出管道(1105)与蓄流单元(2)的第二开关(24)联接,锅炉单元(1)的冷却部的出水管道(1107)通过开关与冷却单元(3)的输入端联接,锅炉单元(1)的冷却部的进水管道(1106)通过开关与冷却单元(3)的输出端联接,蓄流单元(2)的第三开关(23)通过管道与减压单元(4)的输入端联接,蓄流单元(2)的第一开关(25)和第四开关(22)与大气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浓缩液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到锅炉单元(1)、蓄流单元(2)、冷却单元(3)、减压单元(4),锅炉单元(1)具有密闭的结构,其内底部设置有进料口(15)、出料口(16)以及加热单元(12),其特征在于, 将采样单元(14)设置在锅炉单元(1)的侧壁(13)靠近底部处,将冷凝单元设置在锅炉单元(1)的上盖(11)处;将冷凝单元的收集部设置于上盖(11)的内部,收集部包括紧贴盖体(1101)内冠面的条状汇聚杆(1103)、紧贴盖体(1101)内周面的汇流环(1102),使汇流环(1102)的开口朝向盖体(1101)的顶部,利用汇流环(1102)与盖体(1101)组成汇流腔,使条状汇聚杆(1103)的末端延伸到汇流腔,汇流腔通过输出管道(1105)与外界连通; 将冷凝单元的冷却部设置于上盖(11)的外部,冷却部包括多个同轴设置的环状薄片(1104),使环状薄片(1104)沿盖体(1101)的冠面设置,使环状薄片(1104)的轴线与盖体(1101)的轴线同轴设置,使环状薄片(1104)的底部紧贴盖体(1101)的外冠面,将进水管道(1106)设置于顶环处,出水管道(1107)设置于底环处; 采样单元(14)包括基体(1401 )、活动杆(1403)、限位销(1402)、取样腔(1405)、采样孔(1404)、轴套(1407)、等压腔(1409),使取样腔(1405)贯穿基体(1401)的上面和下面,将等压腔(1409)构造成柱状盲孔,使等压腔(1409)从基体(1401)的正面穿入且贯穿取样腔(1405)的正面和背面; 使轴套(1407)与等压腔(1409)过盈配合,使活动杆(1403)与轴套(1407)密闭式滑动配合,使限位销(1402)紧固于活动杆(1403)上,使限位销(1402)与取样腔(1405)的正面或背面配合,将透气通道(1408)设置于基体(1401)内,使透气通道(1408)的首尾两端分别与等压腔(1409)和外界大气连通; 蓄流单元(2)包括密封的筒体(21)、第一管道(210)、第二管道(29)、第三管道(28)、第四管道(27)、第一开关(25)、第二开关(24)、第三开关(23)、第四开关(22)及水位标识管(26),使筒体(21)通过第一管道(210)、第二管道(29)、第三管道(28)、第四管道(27)和外界相通,第一管道(210)、第二管道(29)、第三管道(28)、第四管道(27)分别通过第一开关(25)、第二开关(24)、第三开关(23)、第四开关(22)实现开启与关闭; 各单元的联接关系为: 锅炉单元(1)的汇流腔的输出管道(1105)与蓄流单元(2)的第二开关(24)联接,锅炉单元(1)的冷却部的出水管道(1107 )通过开关与冷却单元(3 )的输入端联接,锅炉单元(1)的冷却部的进水管道(1106)通过开关与冷却单元(3)的输出端联接,蓄流单元(2)的第三开关(23)通过管道与减压单元(4)的输入端联接,蓄流单元(2)的第一开关(25)和第四开关(22)与大气联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柱
申请(专利权)人:龚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