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胺、聚合物、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显示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20139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07 0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二胺,其特征是,以下式(1)表示。式(1)中,X1为单键或碳数1~6的亚烷基,其中,该亚烷基的不相邻的-CH2-可替换为醚键、酯键或酰胺键;X2为-OCO-CH=CH-或-CH=CH-COO-;X3为单键、碳数1~10的亚烷基或2价的苯环;X4为单键、-OCO-CH=CH-或-CH=CH-COO-;X5为单键或碳数1~6的亚烷基,其中,该亚烷基的不相邻的-CH2-可替换为醚键、酯键或酰胺键;式(1)中具有1个以上的肉桂酰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的二胺、聚酰亚胺前体、聚酰亚胺及聚酰胺、液晶取向剂及液晶取向膜以及液晶显示元件。
技术介绍
在液晶显示元件中,液晶取向膜起到使液晶朝一定方向取向的作用。现在,工业上应用的主要的液晶取向膜通过将由作为聚酰亚胺前体的聚酰胺酸、聚酰胺酸酯或聚酰亚胺的溶液形成的聚酰亚胺类液晶取向剂涂布于基板成膜而制成。此外,使液晶相对于基板面水平取向、平行取向或倾斜取向等的情况下,成膜后进一步进行采用摩擦的表面拉伸处理。而且,提出有利用采用偏振紫外线照射等的各向异性光化学反应来代替摩擦处理的方法,近年来进行着针对工业化的研究。为了提高这样的液晶显示元件的显示特性,通过聚酰胺酸、聚酰胺酸酯或聚酰亚胺的结构改变,或者特性不同的聚酰胺酸、聚酰胺酸酯或聚酰亚胺的混合或者加入添加剂等方法,进行液晶取向性或电特性等的改善和预倾角的控制等。例如,提出有使用具有特定结构的基团作为侧链的聚合物的方案(参考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表2001-51771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随着液晶显示元件的高性能化、大面积化和显示器件的节能化等,对液晶取向膜要求的特性也变得严格,如果使用专利文献1等的以往的液晶取向剂,则烧结附着特性不足,液晶取向性能随AC(交流)驱动变化而产生残像依然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AC驱动导致的液晶取向膜的液晶取向性能的变化减小而残像特性良好的液晶显示元件。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可获得构成具有上述特性的液晶显示元件的含有聚酰亚胺前体、聚酰亚胺或聚酰胺的液晶取向膜的新的二胺,以及使用该二胺的液晶取向剂及液晶显示元件。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认真研究,结果发现包含使用以下式(1)表示的特定的二胺作为二胺成分的聚酰亚胺前体、聚酰亚胺或聚酰胺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在实现上述目的方面特别有效,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以下式(1)表示的二胺是未曾有文献记载的新的化合物。即,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二胺,其特征在于,以下式(1)表示。[化1]式(1)中,X1为单键或碳数1~6的亚烷基,其中,该亚烷基的不相邻的-CH2-可替换为醚键、酯键或酰胺键;X2为-OCO-CH=CH-或-CH=CH-COO-;X3为单键、碳数1~10的亚烷基或2价的苯环;X4为单键、-OCO-CH=CH-或-CH=CH-COO-;X5为单键或碳数1~6的亚烷基,其中,该亚烷基的不相邻的-CH2-可替换为醚键、酯键或酰胺键;式(1)中具有1个以上的肉桂酰基。2.聚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聚合物是选自使用1所述的二胺得到的聚酰亚胺前体、将该聚酰亚胺前体酰亚胺化得到的聚酰亚胺及聚酰胺的至少一种。3.液晶取向剂,其特征在于,包含2所述的聚合物。4.液晶取向膜,其特征在于,使用3所述的液晶取向剂获得。5.液晶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具备4所述的液晶取向膜。专利技术的效果如果采用本专利技术,则能够提供可获得AC驱动导致的液晶取向性能的变化减少了的液晶取向膜的新的二胺。并且,由于使用该二胺得到的液晶取向膜不易发生AC驱动导致的液晶取向性能的变化,因此起到使具有该液晶取向膜的液晶显示元件不易产生残像的效果。实施专利技术的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二胺是以上式(1)表示的二胺。式(1)中,肉桂酰基是指以下式表示的结构。[化2]此外,式(1)中,苯环具有的氨基(-NH2)的位置无特别限定,但从液晶取向性能和合成的难易度的观点来看,例如较好是分别相对于-X1-X2-X3-X4-X5-存在于对位或间位。作为以式(1)表示的二胺,可例举下述二胺。[化3]式中,X独立地为单键或选自醚(-O-)、酯(-COO-或-OCO-)及酰胺(-CONH-或-NHCO-)的连接基团,Y独立地为单键或碳数1~5的亚烷基,Z独立地为碳数1~10的亚烷基或亚苯基;苯环上的氨基的连接位置和相对于中央的苯环的连接基团的位置无特别限定。作为以式(1)表示的二胺的具体例子,可例举下述二胺。[化4]使用包含以这样的以上式(1)表示的本专利技术的二胺为原料的聚酰胺酸、聚酰胺酸酯等聚酰亚胺前体、聚酰亚胺或聚酰胺的液晶取向剂形成的液晶取向膜中,AC(交流)驱动导致的液晶取向性能的变化、例如液晶的取向方位的变化减少。因此,因为AC驱动下的液晶取向膜的液晶取向性能稳定,所以具有该液晶取向膜的液晶显示元件不易因AC驱动而产生残像,即,起到使AC驱动下的残像特性非常良好的效果。此外,使用上述以式(1)表示的二胺形成的液晶取向膜中,液晶取向性能本身优良,可以形成实质上没有取向缺陷的产品。如上所述,通过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以上式(1)表示的二胺,形成AC驱动导致的液晶取向性能的变化减少了的液晶取向膜,制得不易因AC驱动而产生残像的液晶显示元件的理由并不清楚,但推测如下:通过使用以式(1)表示的二胺向聚酰亚胺前体、聚酰亚胺或聚酰胺的主链中引入可赋予液晶以取向性的来自于以式(1)表示的二胺的特定的光反应性基团(即-HN-C6H4-X1-X2-X3-X4-X5-C6H4-NH-),即使液晶通过AC驱动而移动,来自于以式(1)表示的二胺的特定的光反应性基团也不易移动,取向方位不易偏移。另一方面,例如将本专利技术中引入聚酰亚胺前体、聚酰亚胺或聚酰胺的主链的来自于以式(1)表示的二胺的结构引入侧链而非聚酰亚胺前体、聚酰亚胺或聚酰胺的主链的情况下,侧链从主链垂下,因此如果进行AC驱动,则侧链被因AC驱动而移动的液晶挤压,发生移动,该侧链具有的赋予液晶以取向性的来自于以式(1)表示的二胺的结构移动,可能是基于这原因,取向方位因AC驱动而大幅偏移,容易因AC驱动而产生残像。这样的上述以式(1)表示的二胺的合成方法无特别限定,可按照例如后述的合成例制造。例如,如果是以式(a)表示的二胺,则可通过以下所示的方法合成。上式(a)表示的二胺可通过合成对应的以下式(a')表示的二硝基化合物后还原硝基而转化为氨基来得到。对还原二硝基化合物的方法无特别限定,通常可使用钯-碳、氧化铂、雷尼镍、铁、氯化锡、铂黑、铑-氧化铝、硫化铂碳等作为催化剂,从不将烯烃还原而保留并以高收率选择性地仅还原硝基的观点来看,采用使用铁或氯化锡的化学还原法是有效的。有通过使用乙酸乙酯、甲苯、四氢呋喃、二噁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二胺,其特征在于,以下式(1)表示;[化1]式(1)中,X1为单键或碳数1~6的亚烷基,其中,该亚烷基的不相邻的‑CH2‑可替换为醚键、酯键或酰胺键;X2为‑OCO‑CH=CH‑或‑CH=CH‑COO‑;X3为单键、碳数1~10的亚烷基或2价的苯环;X4为单键、‑OCO‑CH=CH‑或‑CH=CH‑COO‑;X5为单键或碳数1~6的亚烷基,其中,该亚烷基的不相邻的‑CH2‑可替换为醚键、酯键或酰胺键;式(1)中具有1个以上的肉桂酰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4.26 JP 2012-101709;2012.06.28 JP 2012-145651.二胺,其特征在于,以下式(1)表示;
[化1]
式(1)中,X1为单键或碳数1~6的亚烷基,其中,该亚烷基的不相邻的
-CH2-可替换为醚键、酯键或酰胺键;X2为-OCO-CH=CH-或-CH=CH-COO-;X3为单键、碳数1~10的亚烷基或2价的苯环;X4为单键、-OCO-CH=CH-或
-C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代淳彦南悟志名木达哉
申请(专利权)人: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