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首大学专利>正文

杜仲菌质无糖食品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115864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06 1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杜仲菌质无糖食品,由杜仲菌质10~20%、南瓜纯粉15~50%、小麦标准粉30~50%、食用植物油4~8%、起酥油4~8%、泡打粉0.1~0.5%、甜菊糖甙0.02~0.06%、食盐0.1~0.2%构成。该食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杜仲原料粉碎,按照一定配比并经过称量、调配、装瓶、灭菌得杜仲培养基;接种食用菌或药用真菌的试管母种,经过发酵培养获得杜仲菌质,加入南瓜纯粉、精面粉等原料调配,再经烘焙或冷冻加工工艺制作无糖菌质食品。该产品不含高热值的糖类成分,具有菌质特有的风味,适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栓等心脑疾病患者经常食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材生物技术加工及食品加工领域,包括杜仲菌质制备方法,以及用杜仲该菌质为主要原料制备无糖食品的方法。
技术介绍
杜仲(Eucommia ulmoides)又名思仙、丝连皮等,系第四季冰川运动孑遗树种,是我国特有的单科单属单种植物,被称为“活化石植物”。《神农本草经》记载杜仲“味辛平,主治腰膝疼,补中益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湿痒,小便余沥。久服轻身耐老”,列为上品中药材。杜仲的现代药理学研究已开展60余年,研究表明:杜仲具有降血压、抗衰老、降低体内脂肪、增强血液循环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生理功能,能通过增加肝脏细胞活性、恢复肝脏功能、增强肾细胞活性来促进新陈代谢,杜仲提取物具有抗氧化、降低自由基及预防癌症的生理作用。杜仲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苯丙素类、黄酮类、多糖类等天然成分是杜仲具有多重生理功效的物质基础。具体活性成分包括: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A),桃叶珊瑚苷(aucubin,AU)、京尼平苷酸(geniposide acid,GPA)和京尼平苷(geniposide,GP),松脂醇二葡萄糖苷(pinoresinol diglucoside,PDG)和丁香脂素二葡萄糖苷(syringaresinol diglucopyranoside,SDG),槲皮素(quercetin,QC)和山柰酚(kaempferol),杜仲糖A(Eucomman A)和杜仲糖B(Eucomman B)等。杜仲的双向降压功效,与所含的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生物碱、绿原酸、桃叶珊瑚苷和多糖有关;杜仲的抗肿瘤功效,与所含的木脂素、苯丙素和环烯醚萜类有关。杜仲提高人体免疫力的药效,还与所含的三萜、甾醇类、挥发油、生物碱、维生素(主要是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8种必需氨基酸、13种必需微量元素等其他成分相关。入中药的杜仲药材一般为盐制杜仲,但也有不少药品是用杜仲皮或干叶的提取物或某类提取成分制成,杜仲叶与杜仲皮在主要化学成分上并不完全一致,二者在某些有机成分上呈现一定互补性。我国杜仲栽培历史悠久,杜仲资源主要分布于陕、豫、鄂、湘、川、滇、黔、桂、闽等省,杜仲林地总面积接近一千万亩,杜仲产量约占世界总产的95%。杜仲在医疗、保健、工业等领域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中国卫生部已将杜仲、杜仲叶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录”,但我国杜仲资源的利用率还不到其林地总面积的三十分之一。我国含有杜仲原料的药品种类目前达214余种,其中以杜仲为主要原料的共22种;使用杜仲原料且已注册的保健食品共21种,其中注册【卫食健字】的9种,注册【国食健字】的12种,具体保健食品包括:杜仲茶4种、杜仲酒3种、杜仲胶囊8种、杜仲饮料2种、杜仲口服液2种、杜仲颗粒2种。药用真菌的固体发酵与固体培养,长期以来并无严格区分,皆因二者的培养基多是农副产品加工下脚料(如麦麸、米糠、蔗渣、玉米芯及棉籽皮等),培养方法基本相似。庄毅(《药用真菌的固体发酵》,中国药学杂志,1991,26(2):80-82)认为:药用真菌固体培养的目标是收获子实体或菌丝体。但药用真菌固体发酵,其工艺包括两种:一种是以发酵产物提取成分之后制成制剂的无渣型固体发酵,一种是将发酵产物(包含培养基)直接干燥制成制剂的无渣型固体发酵。为此,庄毅借鉴药用真菌固体发酵第二种工艺的特点,提出“菌质”概念(《菌质-中药的一个新领域》,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2,3(2):49-51)。“菌质”,就是药用真菌固体发酵形成的菌丝体复合产物,其成分包括真菌菌丝体及代谢产物、固体培养基被分解产物、固体培养基未被分解的残留物等。有农副产品加工下脚料经固体发酵制成的“普通菌质”,也有掺入了药材或药渣的固体培养基发酵形成的“药性菌质”。林杰等对2005年之前的我国的菌质研究报道进行了总结(《食(药)用菌菌质的活性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菌物学报(《首届海峡两岸食(药)用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11):281-287)。目前,药性菌质研究中使用的真菌种类很多,包括:灵芝、虫草、桦褐孔菌、槐耳、灰树花、白僵菌、硫磺菌、树舌、云芝、茯苓、竹黄、裂褶菌、安络小皮伞、红栓菌、黑木耳、构菌、花脸香蘑、杏鲍菇、金针菇、香菇、猴头、白灵菇、杨树菇等药用或食用菌。药性菌质制备中掺入固体培养基的药材或药渣材料,包括:黄芪、川芎、丹参、雷公藤、马钱子、青木香、桔梗、淫羊藿、草乌、巴豆、人参、粗老茶叶、中草药复方的药渣等。近年来,国内已有一些利用菌质制备食品或功能食品原料的报道。如公开号CN102132881A的专利,介绍在已灭菌稻谷上进行灵芝固体发酵获得菌质,然后将该菌质加工成饼干等食品,产品既有良好的口感,又富含灵芝的全部营养成分。公开号CN102172274A的专利,介绍将大米接种灵芝液体菌种进行固体培养,生产灵芝发酵米(灵芝米)的方法。公开号CN102669320A的专利,介绍在茶青和大豆粉混合培养基上接种甜灵芝进行固体发酵制备菌质,将菌质烘干后磨碎至300-500μm的颗粒,再装入过滤棉纸包装袋即制得甜灵芝发酵茶。公开号CN101856373A的专利,介绍在玉米芯、麦麸和丹参混合基质中接种灵芝进行固体发酵制得菌质,以该菌质为原料可制备具有活血化瘀、抗氧化活性的功能性食品、化妆品等。公开号CN103083366A的专利,介绍在香菇柄和麸皮混合基质接种血芝进行固态发酵制备菌质,以该菌质为主要原料,再配以大枣、茯苓、黄芪、酸枣仁、罗汉果等进行浸提,可制成无菌的浸提液作为口服液原料。公开号CN102687780A的专利,介绍在茶叶和麸皮混和培养基接种蛹虫草进行固体发酵得到菌质,该菌质经烘干、粉碎、装袋,即制成一种蛹虫草菌质保健绿茶。公开号CN102160642A的专利,介绍将稻谷接种北虫草进行固体发酵,以该发酵产物制成食品的方法。林伟等人(《复方灵楂菌质与血脂通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全国第6届食用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1(增刊)。)报道,将灵芝接种到山楂复合基质进行固体培养,然后将培养的菌质经酶解、浸提、精制,制成具有可调节血脂与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保健功能的口服液产品。胡景霞(《蛹虫草BYB-08菌株固态发酵研究及其菌质产品研制》,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报道,将蛹虫草接种到燕麦培养基发酵获得菌质,用该菌质研制出兼具虫草香味和奶香味,适合中老年人群或亚健康人群消费的麦片产品。余有贵等人(《发酵法生产灵芝-蕨渣菌质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优化》,食品科学,2011(05)。)报道,将灵芝接种到蕨渣和麸皮混合培养基进行固体发酵获得菌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杜仲菌质无糖食品包括杜仲菌质10~20%、南瓜纯粉15~50%、小麦标准粉30~50%、食用植物油4~8%、起酥油4~8%、泡打粉0.1~0.5%、甜菊糖甙0.02~0.06%、食盐0.1~0.2%,用水混匀调制,所需用水量为原料用量总和的8~15%。

【技术特征摘要】
1.杜仲菌质无糖食品包括杜仲菌质10~20%、南瓜纯粉15~50%、小麦标准粉30~50%、食用植物油4~8%、起酥油4~8%、泡打粉0.1~0.5%、甜菊糖甙0.02~0.06%、食盐0.1~0.2%,用水混匀调制,所需用水量为原料用量总和的8~15%。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杜仲菌质由杜仲粉碎经食用或药用真菌发酵制备所得。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所述的食用真菌是指侧耳类如平菇、凤尾菇、秀珍菇、杏鲍菇等、木耳类如黑木耳、毛木耳、紫木耳、槐耳等、银耳、猴头菇、金针菇、香菇、白灵菇、杂交阿魏、长根菇、竹荪等常见食用真菌,药用真菌是指裂褶菌、灵芝类如甜芝、赤芝、血芝、黑芝等、云芝、灰树花、蜜环菌、茯苓、猪苓、虫草等。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所述杜仲菌质无糖食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d调配:按如下配方:杜仲菌质10~20%、南瓜纯粉15~50%、小麦标准粉30~50%、食用植物油4~8%、起酥油4~8%、泡打粉0.1~0.5%、甜菊糖甙0.02~0.06%、食盐0.1~0.2%,原料用量总和为100%,再用水混匀调制所需用水量为原料用量总和的8~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克华化雪艳李硕刘文柱
申请(专利权)人:吉首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