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博良专利>正文

汽车后尾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1468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附件,尤其用于防汽车尾部受冲撞及放置物件的后尾架。它是在平面横框架的上、下横管两边的前面分别连接两环状纵框架、且该两纵框架之间固定连接横连接管。此外平面横框架还可以翻转至水平,平面横框架上还可连接自行车架。从而,不但能防车后冲撞,结构还简单,同时也可放置大型物件。(*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附件,尤其用于防汽车尾部受冲撞及放置物件的后尾架。目前,常见的汽车后部是以一平面金属框架阻挡车后方的冲撞,由于平面框架刚度较小,实际上,抵挡不了车后方的冲撞,又不能兼用作放置大型物件;近来,也有人试图采用双环套接的高强度后架,作为阻挡车后方的冲撞,但是,其结构本身重量大,会造成汽车后部下沉,同时制造复杂,成本也过高。鉴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一平面横框架的两边分别连接纵框架,再以该纵框架前缘连接汽车后部,并且平面横框架与纵框架是可翻转的枢接连接。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平面横框架,其特征是平面横框架具有平行的上、下横管及内倾横管,在其上、下横管两边的前面分别连接两环状纵框架、且该两纵框架之间固定连接横连接管。上述纵框架与平面横框架的下横管枢接,而与平面横框架的上横管用可折拉杆枢接。上述平面横框架的上横管及内倾横管上连接自行车架,该自行车架是以其下挂钩、上挂钩分别支持在平面横框架的上横管和内倾横管上、并以四连杆夹紧器夹紧在上横管上。上述可折拉杆是由一端铰接的上、下杆组成,而另外两端头分别枢接在纵框架和平面横框架上。由于采用上述方案能防车后冲撞,结构简单,重量轻;同时能方便地放置大型物件(车内不便放置物件)。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典型实施例正面示意图。图2本技术典型实施例A-A剖视示意图。图3本技术典型实施例B向放大自行车架示意图。图中1、平面横框架11、内倾横管2、纵框架21、连接板22、横连接管23、限位挡钉3、可折拉杆31、上杆32、下杆33、拉动把4、自行车架41、下挂钩42、上挂钩43、夹紧器44、中轴支持槽45、车轮支持钩本实施例主要是由平面横框架1、两纵框架2、可折拉杆3及自选车架4组成,其中平面横框架1是由平行的上、下横管及内倾管11焊接而成的金属管结构,在该平面横框架1上横管上面连接与其平行的内倾管11,如图1所示。两纵框架2是两环状金属管结构,其前侧下端设有连接板21,用于与汽车后大梁固定连接,后侧下端与平面横框架1的下横管处用可折拉杆3枢接,而后侧上端与平面横框架1的上横管处用可折拉杆3枢接,使该两纵框架2与平面横框架1垂直;在两纵框架2外侧面上还设有限位挡钉23,限制和支持可折拉杆3折合时的中间头位置,使平面横框架1与纵框架2处在连接位置而不易松开,此外,两纵框架2之间以一根横连接管22固定连接,增加两纵框架2的刚度和稳定性,如图1、2所示。可折拉杆3是一端铰接纳的上、下杆31、32连接而成,以另外两端分别枢接在纵框架2和平面横框架1相对位置上(该位置高于限位挡钉23所在位置),另外还附加一拉动把33,便于用手拉动拉动把33,操作可折拉杆3的折合或伸开,如图2所示。自行车架4包括下挂钩41、上挂钩42、夹紧器43、中轴支持槽44及车轮支持钩45。该自行车架4是具有以竖杆连接平行的上、下弯头的弯金属管结构,下弯头焊接两下挂钩41,支持在平面横框架1的的上横管上,在该两挂钩41中间的下弯头焊接夹紧器43,可夹紧在平面横框架1的上横横管上,上弯头焊接中轴支持槽44,用于支持自行车中轴,而竖杆上焊接一上挂钩42、支持在内倾管11上,还焊有一车轮支持钩45,用于支持自行车车轮。夹紧器43是四连杆机构,其中一杆焊接在自行车架4的下弯头上,二杆一端铰接一杆的一端,二杆的另一端为转把,又二杆中间铰接三杆的一端,三杆的另一端铰接四杆的一端,四杆的另一端为夹紧爪,又四杆的中间铰接在一杆的另一端,只要用手操作转把,夹紧爪便可夹紧或松开平面横框架1的上横管,如图3所示。该夹紧器43松开后,即是把自行车架4从本技术的汽车后尾架上卸下(一般不挂放自行车时都卸下)。本实施例操作及其原理当可折拉杆3折合、且使其中间(折合铰接处)接触限位挡钉23时(由于限位挡钉23位置低于上、下杆31、32分别与纵横框架2与平面横框架1枢接位置),汽车的震动不会使可折拉杆3拾起离开限位挡钉23(枢接的摩擦力距和重力作用),达到平面横框架1与两纵框架2连接稳定可靠,来自汽车后方的冲击负荷(如撞车)直接撞击平面横框架1,冲击力传到两纵框架2,由于两纵横框架2纵向刚度大(汽车后方冲击力的方向),因此,传到汽车后部大梁及车尾部的冲击力便很小,能防汽车尾部受一定冲撞力而不会损坏至少损坏减少。当拉动可折拉杆3的拉动把33(自行车架4已卸下),使可折拉杆3伸开,即平面横框架1脱开两纵框架2、且大致成90度(即平面横框架1处于水平状),可折拉杆3的上、下杆31、32枢接处下弯(过死点位置),可折拉杆3便稳定地处于伸开状态,于是,在平面横框架1上可放置物件,尤其是不便放置车内的大物件,达到方便地运用物件。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后尾架包括平面横框架,其特征是平面横框架具有平行的上、下横管及内倾横管,在其上、下横管两边的前面分别连接两环状纵框架、且该两纵框架之间固定连接横连接管。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尾架,其特征是上述纵框架与平面横框架的下横管枢接,而与平面横框架的上横管用可折拉杆枢接。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尾架,其特征是上述平面横框架的上横管及内倾横管上连接自行车架,该自行车架是以其下挂钩、上挂钩分别支持在平面横框架的上横管和内倾横管上、并以四连杆夹紧器夹紧在上横管上。4.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尾架,其特征是上述可折拉杆是由一端铰接的上、下杆组成,而另外两端头分别枢接在纵框架和平面横框架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附件,尤其用于防汽车尾部受冲撞及放置物件的后尾架。它是在平面横框架的上、下横管两边的前面分别连接两环状纵框架、且该两纵框架之间固定连接横连接管。此外平面横框架还可以翻转至水平,平面横框架上还可连接自行车架。从而,不但能防车后冲撞,结构还简单,同时也可放置大型物件。文档编号B60R19/02GK2231634SQ9522711公开日1996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1995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1995年11月18日专利技术者李博良 申请人:李博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后尾架包括平面横框架,其特征是:平面横框架具有平行的上、下横管及内倾横管,在其上、下横管两边的前面分别连接两环状纵框架、且该两纵框架之间固定连接横连接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博良
申请(专利权)人:李博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