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震资料采集系统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13973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05 18:43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地震资料采集系统的确定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勘探区域目的层不同埋深的地球物理资料,根据所述地球物理资料确定所述目的层的离散度;基于地球物理资料中的理论二维地震测线资料,确定地震资料采集系统的基线,根据第一预设规则确定实际测线范围;对所述实际测线范围内的地球物理资料进行地表情况分析,基于地表情况分析结果和测线范围,根据第二预设规则确定地震资料采集系统的弯线;确定所述地震资料采集系统弯线上的炮检点坐标;根据所述炮检点的基线与弯线形成地震资料采集系统。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地震资料采集系统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可以满足复杂山地地表区地震资料采集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地震勘探
,特别涉及一种地震资料采集系统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地震勘探是指利用地下介质弹性和密度的差异,通过观测和分析大地对人工激发地震波的响应,推断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形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地震勘探是钻探前勘测石油与天然气资源的重要手段,在煤田和工程地质勘查、区域地质研究和地壳研究等方面,也得到广泛应用。技术人员利用地震观测系统可以采集地震勘探数据。地震观测系统一般可以包括地震波的激发点(即炮点)、地震波接收点以及地震波激发点与接收点的相互位置关系。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确定对地震勘探的所获取的数据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复杂山地地表区,例如,碳酸盐岩裸露山地区通称喀斯特地貌区,由于该地表起伏剧烈,表层出露岩性岩性变化快多变,表层纵横向速度和厚度变化大,结构极不稳定,严重影响了所采集到的地震资料的有效性,因此,利用常规的地震资料采集系统已无法得到理想的地震采集资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震资料采集系统的确定方法及装置,以满足复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地震资料采集系统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震资料采集系统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勘探区域目的层不同埋深的地球物理资料,根据所述地球物理资料确定所述目的层的离散度;基于地球物理资料中的理论二维地震测线资料,确定地震资料采集系统的基线,根据第一预设规则确定实际测线范围;对所述实际测线范围内的地球物理资料进行地表情况分析,基于地表情况分析结果和测线范围,根据第二预设规则确定地震资料采集系统的弯线;确定所述地震资料采集系统弯线上的炮检点坐标;根据所述炮检点的基线与弯线形成地震资料采集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震资料采集系统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勘探区域目的层不同埋深的地球物理资料,根据所述地球物理资料确定所述目的层
的离散度;
基于地球物理资料中的理论二维地震测线资料,确定地震资料采集系统的基线,根据第
一预设规则确定实际测线范围;
对所述实际测线范围内的地球物理资料进行地表情况分析,基于地表情况分析结果和测
线范围,根据第二预设规则确定地震资料采集系统的弯线;
确定所述地震资料采集系统弯线上的炮检点坐标;
根据所述炮检点的基线与弯线形成地震资料采集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资料采集系统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地
球物理资料确定所述目的层的离散度,包括:根据所述地球物理资料确定各目的层的第一菲
涅尔带半径,求得的最浅目的层的第一菲涅尔带半以作为离散度的取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震资料采集系统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菲
涅尔带半径的计算公式为:
R = λ * H / 2 + ( λ / 4 ) 2 ]]>上式中,R表示第一菲涅尔带半径,H表示目的层的埋深,λ表示有效地震波的反射波
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资料采集系统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理论二
维地震测线资料包括:理论测网密度,理论道距,理论炮点和检波点的坐标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震资料采集系统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
一预设规则确定实际测线范围,包括:
将所述基线两侧的小于理论测网密度四分之一的范围作为第一候选测线范围,将所述基
线两侧的小于或等于离散度值的二分之一的范围作为第二候选测线范围,比较第一候选测线
范围和第二候选测线范围,其中较小的候选测线范围作为实际测线范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震资料采集系统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线上
的炮检点坐标满足下述条件:
横向和纵向道距偏移量小于或等于理论道距的十分之一,纵向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生魏寿云刘存玺胡超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