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震勘探与开发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地震采集自动布线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在对矿产、油气、页岩油气及煤层气的地震勘探与开发领域,在陆上地震采集项目中通常利用人工采集布线。目前的陆上地震采集项目,尤其是在变面元的高精度大道数观测系统施工方案中,需要组织大规模的施工队伍(上千人),其中大部分是临时征召人员,对于施工人员的组织管理、操作培训、生活保障都相当繁琐和困难,随着人力资源等成本的不断提高,陆上地震采集项目的资金花费逐年攀升。专利技术人发现,由于有经验的临时工人较少,上岗前培训不足等,导致在人工采集施工中往往达不到施工设计要求,使得采集到的地震资料品质不高,影响后期的处理与解释工作。因此,开发一种能够精准定位的地震采集自动布线系统和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公开于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一般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震采集自动布线方法和系统,其能够精准定位采集区域,设计施工路线并自动布线以完成采集布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震采集自动布线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多个无线定位单元,所述多个无线定位单元的坐标位置作为采集区域的基准坐标位置,并且所述多个无线定位单元的坐标位置的外接多边形包围采集区域;主控单元,其基于所述基准坐标位置建立采集区域,并且基于所述采集区域设计自动布线单元的运行路线;以及自动布线单元,其基于所述运行路线进行自动布线,其中,主控单元被配置为根据自动布线单元的坐标位置和采集区域内的障碍物的坐标位置,引导所述自动布线单元绕开障碍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震采集自动布线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多个无线定位单元,所述多个无线定位单元的坐标位置作为采集区域的基准坐标位置,并且所述多个无线定位单元的坐标位置的外接多边形包围采集区域;主控单元,其基于所述基准坐标位置建立采集区域,并且基于所述采集区域设计自动布线单元的运行路线;以及自动布线单元,其基于所述运行路线进行自动布线,其中,主控单元被配置为根据自动布线单元的坐标位置和采集区域内的障碍物的坐标位置,引导所述自动布线单元绕开障碍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采集自动布线系统,其中,主控单元被配置为:对已建立的采集区域构建虚拟的矩形网格;将障碍物轮廓构建为包围所述障碍物的规则轮廓,将所述规则轮廓所覆盖的网格节点标记为障碍物节点;以及在所述自动布线单元在行进中遇到障碍物节点时,引导所述自动布线单元绕开所述障碍物节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震采集自动布线系统,其中,引导所述自动布线单元绕开障碍物节点包括:确定所述自动布线单元所在的X轴初始坐标和Y轴初始坐标,并使所述自动布线单元沿X轴前进方向移动,其中X轴垂直于Y轴;当所述X轴前进方向上的下一节点为障碍物节点时,使所述自动布线单元改为沿Y轴第一方向移动,直到所述自动布线单元的所述X轴前进方向上的下一节点不是障碍物节点,再使所述自动布线单元改为沿X轴前进方向移动;在所述自动布线单元改为沿X轴前进方向移动后,当所述自动布线单元
\t的Y轴第二方向上的下一节点不是障碍物节点时,使所述自动布线单元改为沿Y轴第二方向移动,直到所述自动布线单元的Y轴坐标回到所述Y轴初始坐标;在所述自动布线单元的Y轴坐标回到所述Y轴初始坐标后,使所述自动布线单元改为沿X轴前进方向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采集自动布线系统,其中,通过卫星定位技术实现对所述多个无线定位单元的坐标位置的定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采集自动布线系统,其中,在采集区域内增加一个或多个无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志翔,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