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合物I及(R)‑3‑氨基哌啶盐酸盐II、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利格列汀合成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1113163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05 16: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光学活性的3‑氨基哌啶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在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利格列汀合成中的应用。所述制备方法中,采用3‑氨基吡啶为原料,通过3‑位氨基保护、催化氢化还原吡啶环、手性试剂拆分得到化合物Ⅰ,进而再脱保护得到(R)‑3‑氨基哌啶盐酸盐II。所述应用中,由化合物Ⅰ制备的化合物Ⅲ为合成利格列汀的重要中间体,(R)‑3‑氨基哌啶盐酸盐II也可直接合成高纯度的利格列汀。本发明专利技术所用原料价格低、市场上容易得到、各步骤单元操作简单、设备要求低、安全性高,易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光学活性的3-氨基哌啶及其衍生物的新制备方法,以及其在二肽基肽酶-Ⅳ(DPP-Ⅳ)抑制剂利格列汀(Linagliptin)合成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具有光学活性的3-氨基哌啶及其衍生物(化合物Ⅰ)是合成手性药物的关键中间体。其中(R)-3-氨基哌啶的盐酸盐(Ⅱ)及其衍生物(化合物Ⅰ)主要用于DPP-Ⅳ抑制剂的合成。DPP-Ⅳ抑制剂通过选择性抑制DPP-4,可以升高内源性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Peptide-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释放多肽(Glucose-dependent InsulinotropicPeptide,GIP)水平,从而调节血糖。 例如专利US7807689中介绍了它们在合成阿格列汀(alogliptin,1)中的应用。阿格列汀是由日本武田(Takeda)公司开发的选择性DPP-Ⅳ抑制剂,于2010年12月FDA批准在美国上市,商品名Nesina。在专利WO2004018468及WO200604842中介绍了它们在合成另一种新型高选择性DPP-Ⅳ抑制剂利格列汀(linagliptin,2)中的应用。利格列汀为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制药公司(BoehringerIngelheimPharmaceuticalsInc.)开发的口服降糖药物,于2011年5月2日经美国FDA批准上市,商品名为Tradjenta。 目前化合物I的合成方法,一般是经过合成外消旋的3-氨基哌啶及其盐酸盐进行拆分,或者通过手性原料直接合成具有光学活性的3-氨基哌啶及其衍生物。主要合成方法如下: 专利WO2006048427公开了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开发的合成路线1。该方法有如下缺陷:(1)第一步需要高压(100个大气压,即10MPa),对生产设备要求苛刻,不利于 规模化生产;(2)所用金属催化剂(铂、铑)价格昂贵,原料成本和生产成本均高。 而且,化合物Ⅰ-1或其酒石酸盐与化合物3进行拼接时会产生较多(3%以上)的溴代杂质,该溴代杂质会在下游反应中水解产生杂质1和杂质2,这两个杂质都很难除去(在1%甚至以上)。最后邻苯二甲酰基保护基的脱除,需要在乙醇胺/甲苯(8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液杂质较多,经过处理后的粗品仍有难以除去的杂质,影响利格列汀的纯度,需要经过柱层析才能得到99%以上纯度的利格列汀。 专利JP2007262040公开了一种以D-谷氨酸为原料,利用天然的手性中心来合成光学活性的化合物I的方法(合成路线2)。该方法有如下缺点:(1)步骤多,生产周期长;(2)第三步还原后的产物水溶性大,难以分离提纯;(3)第五步用氨水环合,收率低,且氨水极易挥发,操作环境差,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 而且,将化合物Ⅰ-2用于利格列汀的合成,溴代杂质在2%左右,经过最后脱叔丁氧羰基(-Boc)保护,杂质1、杂质2都在1%以上。而且,脱除叔丁氧羰基需要用三氟乙酸作为脱保护试剂,过程中又会产生该条路线特有的杂质,杂质3,杂质4。这些杂质通 过一般的纯化方法很难除去,影响利格列汀的纯度,需要柱层析才能得到合格产品。 专利CN101955457公开了海门慧聚药业有限公司开发的合成路线3。该方法中,用苄胺代替氨水进行环合反应,虽然提高了收率,但是该方法仍有如下不足:(1)步骤多,操作繁琐;(2)原料N-Cbz-D-谷氨酸二甲酯难以从市场上获得,需要从D-谷氨酸通过2步反应制得;(3)第五步的N-Boc保护产物需要经柱层析纯化,才能进行下一步的Pd/C催化氢化反应,否则会使金属催化剂Pd中毒而难以得到化合物Ⅰ。 而且,将化合物Ⅰ-2用于利格列汀的合成,最后脱叔丁氧羰基保护基会产生特有的杂质,杂质3和杂质4,通过一般的纯化方法很难除去,影响利格列汀的纯度。需要柱层析纯化。 专利CN102516225中公开了以1-苄基-3R-氨基哌啶为原料的合成路线4。该方法所用原料市场供应少,价格昂贵,生产成本高。 而且,化合物Ⅰ-1的盐酸盐与化合物3进行拼接,应用于利格列汀的合成时,最后脱除邻苯二甲酰基保护基,需要在乙醇胺/甲苯(80℃)的条件下进行脱除,反应液杂质较多,经过处理后的粗品有难以除去的杂质,影响利格列汀的纯度,需要经过柱层析才能得到99%以上纯度的利格列汀。 专利WO2007112368中公开了一种以D-鸟氨酸盐酸盐为起始原料的合成路线5。该方法有如下缺点:(1)第一步需要超低温反应,对设备要求高;(2)第三步还原要用到氢化锂铝,存在安全隐患,难以实现工业化大生产;(3)后处理过程中产品进入水相,与大量铝盐在一起,很难分离出来;(4)原料D-鸟氨酸盐酸盐为非天然氨基酸,价格昂贵,生产成本高。 专利WO2008102720中公开了一种3-哌啶甲酰胺为原料的合成路线6。该方法中要用 到酶拆分剂,目前还没有国产的酶,都需要进口,同时对生产条件要求苛刻,难以实现工业化大生产。并且,第一步催化氢化需要用到铂(Pt或Rh)催化,成本较高。 专利WO2009119700中公开了一种哌啶-3-基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制备及其拆分方法(合成路线7)。该方法中使用的3-氨基保护基不够稳定,在第一步催化氢化反应中就容易被脱除,氢化产物中的杂质较多。 专利WO2011160037中公开了一种以3-乙酰氨基吡啶为原料的合成方法(合成路线8)。该方法中,第一步催化氢化需要在~20个大气压力(20bar)下、80℃、醋酸溶剂里反应24hr以上,仍有氢化不完全的杂质,影响3-氨基哌啶的纯度和拆分效果。 而且,该路线中的乙酰基保护的中间体应用于利格列汀的合成中,即使采用强碱性条件(氢氧化钠)回流很长时间(48小时)也无法脱除乙酰基,同时产生大量的杂质,因此不适合。该方法在最后一步对3-氨基哌啶进行手性拆分,成盐重现性差,拆分效果较差。 专利CN101565397公开了一种以3-哌啶甲酸乙酯为起始原料,通过氨基保护、氨解、Hoffman降解、拆分、脱保护成盐得到(R)-3-氨基-1-Boc-哌啶的合成方法(合成路线9)。该方法所用起始原料市场供应不足,生产成本高;第二步用氨水进行酯的氨解反应,反应 不完全,易有水解羧酸杂质,且生产车间操作环境差;第三步Hoffman降解反应需要用到溴水,易挥发,操作环境差。 文献Adv.Synth.Catal.2008,350,807-812报道了一种利用转氨酶(ω-Transaminases)拆分1-N-保护基-3-氨基哌啶的方法(合成路线10)。属于生物转化领域。 专利JP2012240958公开了一种通过拆分消旋体3-氨基哌啶来得到其单一异构体的方法(合成路线11)。该方法所用原料3-氨基哌啶的市场价格昂贵,并且所用拆分剂N-对甲苯甲酰基谷氨酸也需要自己制备,生产成本较高,不适合工业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设计一条新颖的、原料易得、成本低、工艺简便的通用的制备具有光学活性的3-氨基哌啶的盐酸盐II及其衍生物(化合物Ⅰ)的方法。并将利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制备的化合物Ⅰ及(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光学活性的化合物I的制备方法,其技术特征在于:以3‑氨基吡啶为原料,通过3‑位氨基保护、催化氢化还原吡啶环、手性试剂拆分得到化合物Ⅰ;其反应路线如下:其中,(a)第一步取代反应,所使用的起始原料为3‑氨基吡啶,使用R1和R2基团对N进行保护,所述取代反应的反应试剂为包含有R1和R2的酰氯或酸酐;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H、丁二酰基、戊二酰基、丁烯二酰基、戊烯二酰基、邻苯二甲酰基、六氢邻苯二甲酰基、3‑氯邻苯二甲酰基、4‑氯邻苯二甲酰基、R’‑C=O,且R1和R2不可同时为H;其中,R”为C数为1~16的脂肪烃或取代脂肪烃基或C数为6~16的芳香烃或取代芳香烃基,所述取代脂肪烃基和取代芳香烃基的取代基为甲基、一氯甲基、二氯甲基、三氯甲基、三氟甲基、1‑氯乙基、1,1‑二氯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环丙基、环戊基、环己基、苯基、4‑氯苯基、4‑甲氧基苯基、苯甲基或苯乙基;优选的,R1和R2其中一个为H时,另一个为苯甲酰基、2,2,2‑三氟乙酰基;R1和R2均不为H时,其各自独立地优选为苯甲酰基、乙酰基、2,2,2‑三氟乙酰基、或R1和R2成环,共同构成丁二酰基、戊二酰基、六氢邻苯二甲酰基;(b)第二步催化氢化反应,所用催化剂为Pd/C、Pt/C、PtO2或Rh/C,优选为Pd/C;需要氢气压力为1~20bar;所用溶剂为醋酸、甲醇、乙醇、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溶剂;反应温度为25~140℃;(c)第三步拆分反应,所用拆分剂包括:D‑酒石酸、D‑扁桃酸、D‑二苯甲酰酒石酸、D‑樟脑磺酸以及他们的光学异构体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优选为D‑扁桃酸和D‑二苯甲酰酒石酸;所用溶剂为水、丙酮、丁酮、甲醇、乙醇、异丙醇、乙酸乙酯、乙酸异丙酯、醋酸、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甲基叔丁基醚、甲苯、二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优选为丙酮、乙醇或异丙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光学活性的化合物I的制备方法,其技术特征在于:以3-氨基吡啶为原
料,通过3-位氨基保护、催化氢化还原吡啶环、手性试剂拆分得到化合物Ⅰ;
其反应路线如下:
其中,
(a)第一步取代反应,所使用的起始原料为3-氨基吡啶,使用R1和R2基团对N进
行保护,所述取代反应的反应试剂为包含有R1和R2的酰氯或酸酐;
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H、丁二酰基、戊二酰基、丁烯二酰基、戊烯二酰基、邻苯
二甲酰基、六氢邻苯二甲酰基、3-氯邻苯二甲酰基、4-氯邻苯二甲酰基、R’-C=O,且R1和R2不可同时为H;其中,R”为C数为1~16的脂肪烃或取代脂肪烃基或C数为6~16
的芳香烃或取代芳香烃基,所述取代脂肪烃基和取代芳香烃基的取代基为甲基、一氯甲基、
二氯甲基、三氯甲基、三氟甲基、1-氯乙基、1,1-二氯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
基、环丙基、环戊基、环己基、苯基、4-氯苯基、4-甲氧基苯基、苯甲基或苯乙基;优选
的,R1和R2其中一个为H时,另一个为苯甲酰基、2,2,2-三氟乙酰基;R1和R2均不为H
时,其各自独立地优选为苯甲酰基、乙酰基、2,2,2-三氟乙酰基、或R1和R2成环,共同
构成丁二酰基、戊二酰基、六氢邻苯二甲酰基;
(b)第二步催化氢化反应,所用催化剂为Pd/C、Pt/C、PtO2或Rh/C,优选为Pd/C;
需要氢气压力为1~20bar;所用溶剂为醋酸、甲醇、乙醇、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溶
剂;反应温度为25~140℃;
(c)第三步拆分反应,所用拆分剂包括:D-酒石酸、D-扁桃酸、D-二苯甲酰酒石酸、
D-樟脑磺酸以及他们的光学异构体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优选为D-扁桃酸和D-二苯甲
酰酒石酸;所用溶剂为水、丙酮、丁酮、甲醇、乙醇、异丙醇、乙酸乙酯、乙酸异丙酯、

\t醋酸、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甲基叔丁基醚、甲苯、二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物;优选为丙酮、乙醇或异丙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取代反应所用溶剂为四氢呋
喃、2-甲基四氢呋喃、乙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岩锋何训贵刘永王元
申请(专利权)人:药源药物化学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