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麻变温干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112897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05 15: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天麻变温干燥方法,属药用植物初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鲜天麻的蒸制、蒸制后的室温降温失水和变温干燥;本发明专利技术同传统方法相比,天麻按照重量分级,分开蒸制,解决了重量差异较大的天麻同时蒸制时不能同时透心的问题,防止了断生不够或蒸过的问题,干燥温度由低至高,缓慢升温,避免了天麻水分的急剧散失,从而减少了天麻表皮的褶皱,在保证天麻外在和内在质量的同时干燥时间较传统方法缩短10~15天,特别是杜绝了任何化学药剂尤其是硫磺的使用或燃煤中硫的污染,使天麻中天麻素含量较传统干燥方法提高5%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天麻变温干燥方法,属药用植物初加工

技术介绍
天麻(Gastrodiaelata BL.)为兰科真菌营养型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入药部位为其干燥块茎,具有平肝、息风、止痉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痈抽搐、破伤风,其功效在《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植物名实图考》等均有记载。天麻药材中的主要药用成分为天麻素和天麻多糖,故提高天麻的天麻素及天麻多糖含量是提高天麻药材质量的重要途径。当前天麻主要的加工方式为:将采收后的鲜天麻,洗净,放于蒸笼中蒸至断面无白心,或在煮锅内煮至断面无白心,然后放于自制的烤房内50~60℃下烤干,烘烤过程中每3 h翻一次,至七~八成干时于烤炉表面撒上硫磺,熏蒸3~4 h,继续烤至麻体变硬。该方法存在3个弊端:(1)小作坊式生产,机械化程度低,蒸制或煮制规模小,且煮制造成了天麻素的严重流失;(2)干燥过程长达20~30天;(3)长时间的干燥过程导致需要添加硫磺以达防腐和漂白之目的,从而造成天麻的硫污染。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鲜天麻的蒸制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天麻变温干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天麻变温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洗净鲜天麻按重量分为上、中、下3个级别,将分级后的天麻在90~100℃下蒸制2~10 min;(2)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蒸制后天麻摊开使其温度降至室温,表面自然干燥至无水分;(3)将步骤(2)中得到的天麻通过变温干燥方式达到干燥天麻的目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麻变温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洗净鲜天麻按重量分为上、中、下3个级别,将分级后的天麻在90~100℃下蒸制2~10 min;
(2)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蒸制后天麻摊开使其温度降至室温,表面自然干燥至无水分;
(3)将步骤(2)中得到的天麻通过变温干燥方式达到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野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