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稳态调节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06256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04 1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稳态调节座,包括稳态固定座及限制机构。该限位机构包括限制座、垫片、第一转动轴、复位弹簧、第二转动轴、弹簧顶针组件及限位柱。该多稳态调节座能够通过相垂直设置的第一转动轴与第二转动轴相互配合实现对外接结构的多稳态调节,稳定性较好,例如,当将防雨帽的盖柄套设在第一转动轴上且将第二转动轴与另一气流检测的活叶连接起来时,就可以通过该活叶旋转带动第二转动轴旋转,进而与弹簧顶针组件配合限制第一转动轴的旋转并将第一转动轴限位或解除限制至一定的状态,如防雨帽打开或关闭状态,自动化程度高,便于在实践中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稳态调节座
本技术涉及排气管道防护
,尤其是涉及用于排气管的端部防雨盖的多稳态调节座。
技术介绍
排气管大都设在室外露天的环境中,当遇到雨雪天气,雨雪容易进入排气管中,并最终流入设备运行机构中,造成设备腐蚀或功能障碍,因此,在安装排气管时,往往在其排气口端设置一防雨盖。传统的防雨盖大都是通过手工打开或关闭,或者通过气流冲开,而在气流流动时,防雨盖始终处于不稳定的运动状态,时间一长难免造成固定松动,影响防雨雪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使排气管端部的防雨盖自动打开且稳定性较好的多稳态调节座。 一种多稳态调节座,包括稳态固定座及限制机构,其中: 所述稳态固定座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安装壁,两所述安装壁上设有用于焊接在外接机构上的焊接部,且两所述安装壁的下端通过一片状结构的连接部连接形成U型结构的安装位,两所述安装壁从上端至下端依次开设有3对第一安装孔; 所述限制机构包括限制座、垫片、第一转动轴、复位弹簧、第二转动轴、弹簧顶针组件及限位柱;其中,所述垫片有两个,分别设在所述限制座的两侧且与所述限制座一起固定在所述两安装壁之间;所述第一转动轴设在所述限制座内,且能够相对所述限制座转动;所述复位弹簧设在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两端,用于在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时提供弹性复位力;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传动轴连接,且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垂直设置,所述第二转动轴能够由外接传动轴带动在所述限制座内相对所述限制座转动;所述弹簧顶针组件与所述第二转动轴配合用以限制所述第一转动轴旋转的行程量;所述限位柱插入所述限制座内用于限制所述第二转动轴旋转的行程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制座呈长方体形状,在靠近一端部的位置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从所述限制座的一侧面贯穿至另一侧面;所述限制座在开设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两侧面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孔及安装槽的位置分别与所述稳态固定座的中部及靠近下部的第一安装孔的位置对应; 所述垫片的一端设有第三安装孔,另一端设有U型槽,且所述第三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位置对应,所述U型槽与所述安装槽的位置对应,所述安装槽为螺纹槽和/或所述稳态固定座中部的第一安装孔为螺纹孔,所述限制座及所述垫片通过三螺钉固定在所述安装壁上,其中,中部通过两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U型槽及安装槽的螺钉固定,下部通过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第三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及第一安装孔的螺钉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制座开设有第一转动轴安装孔、第二转动轴安装孔、弹簧顶针安装孔及限位孔; 所述第一转动轴安装孔为穿孔结构,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平行设置,设在所述限制座的靠近另一端部的位置,所述第一转动轴安装孔的两端为二级沉台孔结构;所述第一转动轴设在所述第一转动轴安装孔内; 所述第二转动轴安装孔为一穿孔结构,且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安装孔垂直设置;所述第二转动轴设在所述第二转动轴安装孔内; 所述弹簧顶针安装孔设在所述限制座内,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转动轴安装孔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安装孔的内径较小的部分连通;所述弹簧顶针组件设在所述弹簧顶针安装孔内; 所述限位孔设在所述限位座的其中一开设有所述安装槽的侧面,且所述限位孔与所述第二转动轴安装孔连通;所述限位柱设在所述限位孔内且一端伸入所述第二转动轴安装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中部设有多个限位凹槽且在两端设有弹簧插入孔;所述限位凹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转动轴的轴向一致,且多个所述限位凹槽围绕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外周壁围成一周形成齿轮结构; 所述复位弹簧有两个,分别设在第一转动轴安装孔两端的内径较大的部分,且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弹簧插入孔内和所述限制座内,从而当所述第一转动轴相对所述限制座旋转时能够带动所述复位弹簧弹性形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动轴从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有滑动凹槽及限位槽,且所述滑动凹槽及所述限位槽的槽底拱起; 所述弹簧顶针组件包括顶针外套、顶针弹簧及顶针内衬;所述顶针外套的内部设有容纳顶针弹簧的容置槽,且一端开口 ;所述顶针弹簧设在该容置槽内,且一端与容置槽的槽底相抵接;所述顶针内衬具有杆部和位于杆部一端的帽部,所述杆部穿过顶针弹簧,所述帽部与所述顶针弹簧的另一端相抵接; 所述顶针外套的底部及所述顶针内衬的帽部能够与所述滑动凹槽的槽底及所述限位凹槽的槽底抵接;当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时,所述顶针外套的底部沿所述滑动凹槽的槽底滑动至拱起的最高点,从而带动所述顶针内衬的帽部挤压所述限位凹槽以将所述第一转动轴限位以防止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当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并使所述顶针外套的底部与所述滑动凹槽的槽底的较低点相抵接时,所述顶针内衬的帽部与所述限位凹槽的槽底的抵接力减小,所述第一转动轴在所述复位弹簧的作用力下旋转回复初始状态; 所述限位柱的一端插入所述限位槽内,当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时,所述限位柱用以限制所述第二转动轴的转动幅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制座在一侧面还开设有与所述弹簧顶针安装孔连通的插入孔,所述插入孔与所述弹簧顶针安装孔共轴设置,用于在装配时将所述弹簧顶针组件插入至所述弹簧顶针安装孔中。 上述多稳态调节座能够通过相垂直设置的第一转动轴与第二转动轴相互配合实现对外接结构的多稳态调节,稳定性较好,例如,当将防雨帽的盖柄套设在第一转动轴上且将第二转动轴与另一气流检测的活叶连接起来时,就可以通过该活叶旋转带动第二转动轴旋转,进而与弹簧顶针组件配合限制第一转动轴的旋转并将第一转动轴限位至一定的状态,如防雨帽打开的状态,当有气流通过时,防雨帽可自动打开且处于该状态,当没有气流通过时,活叶回复初始状态带动第二转动轴旋转解除对第一转动轴的限位,第一转动轴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至初始状态即防雨帽的关闭状态,自动化程度高,便于在实践中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排气管的端部防雨装置的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端部防雨装置的关闭状态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稳态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限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限制机构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6为图4中限制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中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4中第一转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4中复位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4中第二转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4中弹簧顶针组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稳态调节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稳态固定座及限制机构,其中:所述稳态固定座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安装壁,两所述安装壁上设有用于焊接在外接机构上的焊接部,且两所述安装壁的下端通过一片状结构的连接部连接形成U型结构的安装位,两所述安装壁从上端至下端依次开设有3对第一安装孔;所述限制机构包括限制座、垫片、第一转动轴、复位弹簧、第二转动轴、弹簧顶针组件及限位柱;其中,所述垫片有两个,分别设在所述限制座的两侧且与所述限制座一起固定在所述两安装壁之间;所述第一转动轴设在所述限制座内,且能够相对所述限制座转动;所述复位弹簧设在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两端,用于在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时提供弹性复位力;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传动轴连接,且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垂直设置,所述第二转动轴能够由外接传动轴带动在所述限制座内相对所述限制座转动;所述弹簧顶针组件与所述第二转动轴配合用以限制所述第一转动轴旋转的行程量;所述限位柱插入所述限制座内用于限制所述第二转动轴旋转的行程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稳态调节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稳态固定座及限制机构,其中: 所述稳态固定座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安装壁,两所述安装壁上设有用于焊接在外接机构上的焊接部,且两所述安装壁的下端通过一片状结构的连接部连接形成U型结构的安装位,两所述安装壁从上端至下端依次开设有3对第一安装孔; 所述限制机构包括限制座、垫片、第一转动轴、复位弹簧、第二转动轴、弹簧顶针组件及限位柱;其中,所述垫片有两个,分别设在所述限制座的两侧且与所述限制座一起固定在所述两安装壁之间;所述第一转动轴设在所述限制座内,且能够相对所述限制座转动;所述复位弹簧设在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两端,用于在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时提供弹性复位力;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传动轴连接,且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垂直设置,所述第二转动轴能够由外接传动轴带动在所述限制座内相对所述限制座转动;所述弹簧顶针组件与所述第二转动轴配合用以限制所述第一转动轴旋转的行程量;所述限位柱插入所述限制座内用于限制所述第二转动轴旋转的行程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稳态调节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座呈长方体形状,在靠近一端部的位置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从所述限制座的一侧面贯穿至另一侧面;所述限制座在开设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两侧面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孔及安装槽的位置分别与所述稳态固定座的中部及靠近下部的第一安装孔的位置对应; 所述垫片的一端设有第三安装孔,另一端设有U型槽,且所述第三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位置对应,所述U型槽与所述安装槽的位置对应,所述安装槽为螺纹槽和/或所述稳态固定座中部的第一安装孔为螺纹孔,所述限制座及所述垫片通过三螺钉固定在所述安装壁上,其中,中部通过两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U型槽及安装槽的螺钉固定,下部通过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第三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及第一安装孔的螺钉固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稳态调节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座开设有第一转动轴安装孔、第二转动轴安装孔、弹簧顶针安装孔及限位孔; 所述第一转动轴安装孔为穿孔结构,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平行设置,设在所述限制座的靠近另一端部的位置,所述第一转动轴安装孔的两端为二级沉台孔结构;所述第一转动轴设在所述第一转动轴安装孔内; 所述第二转动轴安装孔为一穿孔结构,且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安装孔垂直设置;所述第二转动轴设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冬波李志勇李小鹏乔茂斌黄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威能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