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带折转配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0446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车辆安全带装置的折转配件具有带一对平行肢体的叉架,此两肢体由一杆连接,一滚筒在杆上作旋转安装。滚筒在一对轴向端部之间具有一筒形主区段。从滚筒的主区段到各端部和从各端部到相邻的肢体表面部分之间形成基本上连续的凹弧形过渡段。(*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带折转配件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安全带装置的折转配件。德国专利申请2,905,862 C2公开一种带有滚筒的折转配件,滚筒装在一对叉架肢体之间的杆上。由于滚筒作可转动的安装,带子折转的摩擦明显减小。折转配件的摩擦损失会影响安全带使用时的舒适性,因为这样就得在带子回缩器内装入较强的卷绕弹簧。但,带有可转动滚筒的折转配件迄今尚不能说是成功的,因为折转配件一般在车辆内是作转动安装的,如果折转配件具有较大的旋转角,带子在其纵向边沿上就会受到压缩变形,致使带子的运动受到阻碍,就不能提供所需运行自如的性能。目前一般使用的折转配件具有一模制在合成树脂内的冲压钢制件。在带子和折转表面之间纯为滑动摩擦。克服这种滑动摩擦要求具有足够力度的卷绕弹簧。为使使用人的舒适不受这种相对较强的卷绕弹簧的影响,同时又在使用人的舒适方面满足当前的要求,带子回缩器上装有一种较贵的所谓舒适装置,这种装置以安全带某种程度上的支出为代价胜过了一般的卷绕弹簧而使一种强度较低的辅助弹簧有效地取而代之。但,由于这样一种舒适装置涉及到专门的机械设计问题,只是在豪华型车辆上才予安装。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安全带的折转配件,这种配件由于改变了带子的走向而减少了摩擦损失,以致在带子回缩器上不必使用-->舒适装置而在配件很宽的转动范围内在带子的纵向边沿上也不会产生任何不应有的压缩变形,此外,还能采用很简单的制造方法。在本专利技术的折转配件内,在滚筒的筒形主区段和叉架肢体内表面之间形成一连续的凹弧形过渡段,此过渡段只是在滚筒的各轴向端部和一邻接的肢体表面之间为一很窄的缝隙所隔断。由于这一滚筒的筒形主区段和叉架内表面之间的凹弧形过渡段,带子只是略微而连续地沿着过渡段的形状弯曲。这并不影响带子通过折转配件运行自如的运动。从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参照附图所作具体的公开说明中可以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优异的进展和简易的方式。图1为折转配件第一实施例的透视简图。图2为沿图1中II-II线的剖面图。图3为折转配件第二实施例的部分剖面图。图4为沿图3中IV-IV线的剖面图。图5为一优选实施例的部分剖面图。在所有实施例中折转配件具有用定宽金属板窄条弯制成的U形叉架10和在叉架10的平行肢体10a和10b之间一销或杆14上作旋转安装的带子滚筒12。滚筒12具有筒形主区段12a和两个喇叭形扩展端部12b、12c。滚筒12在此端部12b、12c上通过销14上的球体16作旋转安装。滚筒12的端部12b和12c在滚筒12的筒形主区段12a和叉架10的相应肢体10a、10b之间构成连续的凹弧形过渡段。此过渡段只是在滚筒12的轴向端部和相应邻接的肢体10a,10b之间为狭窄的间隙所隔断。在滚筒12和叉架10肢体10a,10b内表面之间形成的过渡段大体上作90°圆形延伸并在叉-->架10上以大体上相同的弧度延续下去。在叉架10和滚筒12之间形成用于带子20的穿行长缝18,带子绕滚筒12受到弯折和牵引。此穿行长缝18在其两端作尖角状扩大。此尖角部分18a-18b以滚筒12和叉架肢体10a,10b内表面之间过渡段的弧度作连续圆滑的延续,以便在一转折点之后与用以弯制成叉架10的金属板条上内侧直线形边沿10c接合。叉架10通过螺钉22固定在车辆的B柱上。叉架在此螺钉22上作自由转动的安装。图1所示折转配件的转动位置对应于拴紧安全带时的使用位置。在此状态下,带子从带子回缩器作垂直向上的延伸,跨过滚筒12再斜向乘车人的肩部。折转配件的朝向完全取决于带子的这种走向。在沿箭头A的方向将带子从带子回缩器内拉出时,带子趋向于按箭头L的方向沿滚筒12轴向向上滑动,带子20相应的纵向边沿就跨过滚筒12的端部12b滑行。带子20的纵向边沿于是沿着此端部12b的连续弧度滑行;影响带子跨过滚筒12圆滑自如运行的压缩变形就得以防止。带子在沿方向E受到卷收时则趋向于沿图1中R的方向滑动;此时带子相应的纵向边沿会越过端部12c而沿此端部的弧度滑行。在如图3所示实施例中,滚筒12具有筒形主区段12a和加大的端部12b,12c。这两端部12b,12c仅构成主区段12a和叉架10内表面间凹弧形过渡段的一个约为45°的部分。端部12b和相应12c的凹弧面在边沿12d处终止而与一斜锥面12e接合。此锥面12e面对着包衬部分24上相应的对置表面形成一狭窄的间隙,此包衬部分24覆盖着叉架10的内表面连续地,也就是圆滑地延续滚筒12端部12b,12c的弧度,从而形成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几何-->形状。如图4所示,包衬部分24是沿构成叉架10的金属板条边沿设置的。包衬部分24是由合成树脂构成,紧包在叉架10上并通过销子14来定位。在图5所示实施例中,包衬部分24直接与滚筒12的筒形主体部分12a接合而形成狭窄的径向间隙。在这种情况下,圆滑或连续的凹弧形过渡段就由包衬部分24单独形成。即使不用抗摩擦构件,滚筒也会在销子14上运行自如。滚筒12的轴向筒形端部在直径上缩小而形成一台阶。滚筒12上这样形成的端部为包衬部分24上的套筒部分所围住。通过这种设计,滚筒12在销子14上运行自如的性能得到改善。尽管在此实施例中带子的边沿部分跨在包衬部分24的凹弧形表面上,带子滑行自如的性能基本上不受影响,因为主体部分跨在容易旋转的滚筒12上。在以上所述实施例中,包衬部分24并不构成一单独的构件。这一部分也可在叉架10上用合成树脂模制而形成一包壳。作为另一种设计,叉架10并不采用弯曲金属板条的形式而是采用压铸成形,因而可使其具有包衬部分的外形而不再需要单独的包衬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安全带的折转配件,具有一带两个平行肢体(10a,10b)的叉架(10),一滚筒(12)在两个肢体之间作旋转安装,其特征是:在滚筒(12)的筒形主区段(12a)和叉架(10)肢体(10a,10b)的内表面之间形成一连续的凹弧形过渡段,此过渡段只是在滚筒(12)的各轴向端部和邻接的肢体(10a、10b)之间为一狭窄的间隙所隔断。

【技术特征摘要】
DE 1995-2-10 29502192.61.一种用于安全带的折转配件,具有一带两个平行肢体(10a,10b)的叉架(10),一滚筒(12)在两个肢体之间作旋转安装,其特征是:在滚筒(12)的筒形主区段(12a)和叉架(10)肢体(10a,10b)的内表面之间形成一连续的凹弧形过渡段,此过渡段只是在滚筒(12)的各轴向端部和邻接的肢体(10a、10b)之间为一狭窄的间隙所隔断。2.按权利要求1所述折转配件,其特征是:过渡段作大体上成90°圆弧形延伸。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折转配件,其特征是:在滚筒(12)和叉架(10)之间形成的穿行长缝(18)在其两端放大而成尖角形,尖角形放大部分(18a,18b)对过渡段的弧度作至少180°的圆滑延续。4.按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要求所述折转配件,其特征是:滚筒(12)的筒形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赫曼格劳
申请(专利权)人:TRW莱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