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驱动乘坐式插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00750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04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液压驱动乘坐式插秧机。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液压驱动乘坐式插秧机的要点在于:其为适用作为行进动力输出装置的HST(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并具有通过液压控制升降及水平度的栽秧装置的乘坐式插秧机;形成有一种液压线,其串联连接转向力矩发生器的液压排出侧和用于管制栽秧装置升降驱动的升降控制部的液压输入侧;构建有一种液压线,其将升降控制部的排流侧串联连接到HST输入侧;形成一种液压线,以从用于栽秧装置水平度控制的水平控制部排流的压液和从升降控制部排流的压液合流而供应到所述H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驱动乘坐式插秧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作为移栽秧苗农具的插秧机,具体地,涉及液压驱动乘坐式插秧机,其搭载利用液压的HST (静液压式无极变速装置),在行进机身后方具备通过液压控制升降及水平度的栽秧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将长在苗床或育苗箱里的秧苗移栽到稻田的农具,称为‘插秧机’的插秧机械被广泛地利用。插秧机根据行进机身的形状区分为车轮型和浮动(float)型,车轮型中有乘坐式插秧机,其具有驾驶员能够搭乘的结构,浮动型中有步行插秧机,作业者可直接步行的同时牵引插秧机的移动。 图1是概括性地展示现有插秧机中属于车轮型的乘坐式插秧机的构成的图。 如图1所示,现有的乘坐式插秧机由行进机身3和、可升降地连接在行进机身3后方的栽秧装置4组成。行进机身3设置有,包括引擎30在内,行进车轮32和34、驾驶座36、用于转向的方向盘38等,而栽秧装置4由载秧台42、栽秧器具44、对栽秧对象面进行整地的多个浮板46等构成。 这类结构的乘坐式插秧机在作业特性上频繁进行从低速到高速或者从高速到低速的变速,以及前、后进移动方向的转换。因此作为用于使得在作业或者行进中变速操作、进而机身操作变得容易的手段,普遍地适用静液压式无极变速装置(Hydro StaticTransmiss1n,以下称作 “HST”)。 HST包括:可变容量型液压泵,其直接连接在引擎输出轴;定容量型液压马达,其通过液压泵提供的压液进行旋转而输出实际的行驶动力,且所述HST为通过调节可变容量型液压泵倾斜板的角度来能够变换定容量型液压马达的旋转速度(行进速度)和旋转方向(行进方向)的装置。 图2是液压部件的结构图,其概括地表示适用所述HST的现有乘坐式插秧机液压部件的配置及连接关系;图3表示对于图2所示液压部件的液压线路图。 参考图2至图3,适用现有HST的乘坐式插秧机液压部件,由行进驱动系统和栽秧装置驱动系统组成,且具有以引擎输出驱动的液压泵110向行进驱动系统和栽秧装置驱动系统提供压液的结构,所述行进驱动系统由HST140及力矩发生器130形成,所述栽秧装置驱动系统由升降阀150及水平控制阀170形成。 通过图2的液压运转线路进行观察,则作为运转流体的油从油箱100经过油过滤器(省略符号)强制吸入至所述液压泵110,经过其的过程中形成液压力。液压泵为由串联布置的2个泵形成I组的串联式结构,I号泵IlOa供给压液至所述行进驱动系统,2号泵IlOb供给压液至栽秧装置驱动系统。 I号泵IlOa和2号泵IlOb的泵容量相同,其中2号泵IlOb供应给栽秧装置驱动系统的压液,通过分配阀120按合理比率分配到所述升降阀150和水平控制阀170。供应给升降阀150的压液用于升降气缸160的运转,供应给水平控制阀170的剩余压液用于水平控制气缸180的运转。 图2中未说明的符号135是用于冷却油的油冷却器,图3中未说明的符号105是指引擎,其连接所述液压泵,并输出用于行进及栽秧装置驱动的动力。 但是,现有的乘坐式插秧机具有以下述的方式构成的液压系统,因此整体的液压系统结构非常复杂,从而有构建体系时存在很多困难并且花费多的问题,所述方式为通过分别设置向包括HST的行进驱动系统供应压液的泵、和向由升降及水平控制阀组成的栽秧装置驱动系统供应压液的泵来给相应的驱动系统供应压液的方式。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I韩国公开专利特许第2006-0026999号(【公开日】期2006.03.27)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是提供一种液压驱动乘坐式插秧机,其构建一种液压系统以即使只具有一个泵也能稳定地供应压液给构成插秧机的液压部件全体,从而谋求整个液压系统的简便化,能够节约构件系统所需的费用。 作为解决所述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压驱动乘坐式插秧机,其适用作为行进动力输出装置的HST(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并具备通过液压控制升降高度及水平度的栽秧装置;形成有一种液压线,其连接转向部力矩发生器的液压排出侧和用于管制所述栽秧装置升降驱动的升降控制部的液压输入侧;构建有将所述升降控制部的排流侧连接到HST输入侧的液压线。 此时,优选地,形成一种液压线,以从用于所述栽秧装置水平度控制的水平控制部排流的压液和从所述升降控制部排流的压液能够合流而供应至所述HST。 本专利技术中,液压泵供应的压液通过分配阀门,按一定比例供应到所述力矩发生器和升降控制部。 此时,供应压液给所述力矩发生器和升降控制部的液压泵可以是一个。 而且,分配阀分配的所述力矩发生器和升降控制部压液的比例优选是7:3或8:2。 专利技术的效果 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液压驱动乘坐式插秧机,其将力矩发生器和升降控制部通过液压线连接,将升降控制部的排流线和水平控制部的排流线作为HST输入线使用,从而即使只用一个泵,也可构建稳定地供应压液至构成插秧机液压部件全体的液压系统。 S卩,通过卸载一个泵将液压线简便化,在液压系统整体的构建上能够确保容易性,并且能够在系统构建中降低成本。根据将升降控制部排流线和水平控制部排流线合流而作为HST输入线使用的结构,具有即使卸载一个泵,HST也可以稳定进行驱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乘坐式插秧机的侧视图。 图2是液压部件的结构图,其概括地表示适用HST的现有乘坐式插秧机液压部件的配置及连接关系。 图3是图2所不液压部件的液压线路图。 图4是液压部件的结构图,其概括地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液压驱动乘坐式插秧机液压部件的配置及连接关系。 图5是图4所示液压部件的液压线路图。 图6是对图5的液压线路所体现的液压部件的运转通过液压的流动所观察到的本专利技术的运转状态图。 al.油冷却器 a2.油过滤器 a3.分配阀 a4.转向力矩发生器 a5.传动装置泵 a6.升降阀 a7.停止阀 a8.蓄压器 a9.升降气缸 al0.油箱 all.水平控制阀 al2.安全压力 al3.液压泵 al4.供给泵 al5.引擎 al6.容积 al7.封入压 al8.二次升降阀 al9.目 a20.卸荷阀 a21.浮板切换阀具体实施例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对于公知的结构,省略其详细的说明,关于有可能不必要地模糊专利技术要旨的结构,也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图4是液压部件的构成图,其概括地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液压驱动乘坐式插秧机的液压部件配置及连接关系,图5是图4所示液压部件的液压线路图。 参考图4,图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液压驱动乘坐式插秧机,适用作为行进动力输出装置的HST (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4),具备通过液压控制升降高度及水平度的栽秧装置4。HST14是由可变容量型液压泵11和定容量型液压马达形成的公知结构,栽秧装置4根据液压调节升降的高度及水平度。 构成适用HST14的本专利技术乘坐式插秧机的液压部件,包括行进驱动系统和栽秧装置驱动系统,且具有与引擎连接并以其输出驱动的一个液压泵11向所述行进驱动系统和栽秧装置驱动系统同时提供压液的结构,所述行进驱动系统包括所述HST14及力矩发生器13,所述栽秧装置驱动系统包括升降阀15及水平控制阀17。 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驱动乘坐式插秧机,其适用作为行进动力输出装置的HST(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并具有通过液压控制升降高度及水平度的栽秧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有一种液压线,其连接转向部力矩发生器的液压排除侧和用于管制所述栽秧装置升降驱动的升降控制部的液压输入侧;构建有一种液压线,其将所述升降控制部的排流侧连接于HST输入侧。

【技术特征摘要】
2013.10.04 KR 10-2013-01185471.一种液压驱动乘坐式插秧机, 其适用作为行进动力输出装置的HST (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并具有通过液压控制升降高度及水平度的栽秧装置, 其特征在于:形成有一种液压线,其连接转向部力矩发生器的液压排除侧和用于管制所述栽秧装置升降驱动的升降控制部的液压输入侧;构建有一种液压线,其将所述升降控制部的排流侧连接于HST输入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驱动乘坐式插秧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熙石南明昊
申请(专利权)人:大同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