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9061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静音性高的链条。链条具备多个第1链节及第2链节、和将这些多个第1链节及第2链节交替连结的多个销。多个销具备在链条的行进方向(TD)排列的第1销(231a)、第2销(232a)及第3销(232b)。在将第1销(231a)的端面中的开始与带轮接触的接触点(500)和第1销(231a)的中心(231C)之间的偏移量设为第1偏移量(X1),将第2销(232a)的端面中的开始与带轮接触的接触点(510)和第2销(232a)的中心(232C)之间的偏移量设为第2偏移量(X2)的情况下,第1偏移量(X1)与第2偏移量(X2)不同。(X1)与第2偏移量(X2)不同。(X1)与第2偏移量(X2)不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链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链条。

技术介绍

[0002]通常,作为汽车等的变速装置,公知有无级变速装置(CVT),该无级变速装置(CVT)通过链条将来自输入侧带轮的动力向输出侧带轮传递,并且通过使这些输入侧带轮及输出侧带轮的槽宽变化,而使链条的卷挂半径变化来进行变速。
[0003]以往,在这样的CVT用的链条中,公知有使用两种以上的长度的链节而构成的链条(参照专利文献1)。该CVT用链条通过使用两种以上的长度的链节而构成链条,由此使销与带轮的圆锥面的接触时产生的噪声的频率分散,来抑制针对每个转速的特定频率的噪声等级变大。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7

507299号公报
[0005]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方法中,需要长度不同的两种以上的链节。因此,期望提出利用与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方法不同的构造提高了静音性的链条。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静音性高的链条。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是一种链条,其具备多个第1链节及第2链节、和将这些多个第1链节及第2链节交替连结的多个销,其中,上述多个第1链节及第2链节分别具备外链板和配置于上述外链板之间的内链板,上述链条通过上述多个销的端面与带轮摩擦接触而进行传动,上述链条的特征在于,上述多个销具备在上述链条的行进方向排列的第1销、第2销及第3销,上述第1销与上述第2销之间的链节距和上述第2销与上述第3销之间的链节距相同,在将上述第1销的端面中的开始与上述带轮接触的接触点和上述第1销的中心之间的偏移量设为第1偏移量,将上述第2销的端面中的开始与上述带轮接触的接触点和上述第2销的中心之间的偏移量设为第2偏移量的情况下,上述第1偏移量与上述第2偏移量不同。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高链条的静音性。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表示使用了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链条的无级变速装置(CVT)的简要立体图。
[0010]图2的(a)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链条的简要立体图,图2的(b)是链条的侧视图。
[0011]图3是表示第1链节的分解立体图。
[0012]图4是表示第2链节的分解立体图。
[0013]图5的(a)是表示没有施加张力的状态下的链条的俯视图。图5的(b)是表示施加了张力的状态下的链条的俯视图。
[0014]图6的(a)是表示第1种销的说明图,图6的(b)是表示第2种销的说明图。
[0015]图7的(a)是第1种销的侧视图,图7的(b)是第1种销的主视图,图7的(c)是图7的(a)中的VIIC

VIIC剖视图。
[0016]图8是链条的俯视图。
[0017]图9是用于对加工角θ的设定方法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0018]图10是用于对销最小挠曲角度θp的设定方法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0019]图11是表示第1实施例所涉及的第1种销及第2种销的图。
[0020]图12是表示第1种销及第2种销的端面的加工方法的说明图。
[0021]图13的(a)是表示局部地实施了圆弧加工(R加工)的第1种销的图,图13的(b)是表示在端面整体实施了圆弧加工(R加工)的第1种销的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9...第1链节;20...第2链节;21...外链板;22...内链板;23...销;13...链条;11、12...带轮;231a...第1销;232a...第2销;232b...第3销;500、510、520...接触点;P...链节距;X1...第1偏移量;X2...第2偏移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CVT用链条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链条的长边方向称为链条的行进方向,将链条行进方向下游侧称为前方,将链条行进方向上游侧称为后方。另外,将链条的短边方向称为销的轴向或者链条的宽度方向。
[0025]<第1实施方式>
[0026](CVT用链条的简要结构)
[0027]如图1所示,无级变速装置(CVT)10具备主动带轮(输入侧带轮)11、从动带轮(输出侧带轮)12以及链条13。主动带轮11构成为具备由对置的圆锥形状构成的可动轮14以及固定轮15,从动带轮12也构成为具备可动轮16以及固定轮17,在这两带轮11、12之间卷挂有链条13。在无级变速装置(CVT)10中,通过主动带轮11的可动轮14移动,能够调节主动带轮11的链条卷挂半径,与此对应地,从动带轮12的链条卷挂半径移动,由此主动带轮11的旋转以无级变速的方式被传递至从动带轮12。
[0028]如图2的(a)所示,上述链条13通过第1(外)链节19与第2(内)链节20被多个销23交替连结而形成为环状。如图3所示,第1链节19具有外链板21及内链板22,并被销23连结。外链板21位于销23的轴向(链条宽度方向)两端,在这两外链板21之间配置有多个内链板22。外链板21具有一对大致半圆形状的销孔25、26,内链板22具有圆形状的销孔27和大致半圆形状的销孔29。销23被压入/固定于外链板的一方的销孔25,并且贯通内链板22的圆形状的销孔27而延伸出。
[0029]如图4所示,第2链节20与外链节19同样具有外链板21、内链板22以及销23,外链板21位于销23的轴向(链条宽度方向)两端,在其一方的销孔25压入/固定有销23,内链板22在两外链板21之间配置为使销23贯通圆形状的销孔27。第2(内)链节20的内链板22比外链节19的内链板22少一张,因此第1(外)链节19的外链板21配置于链条13的宽度方向最两端。另外,上述第1链节19及第2链节20的外链板21及内链板22分别成为相同的形状,链条13如图2的(b)所示构成为链节距P遍及全长成为相同。
[0030]针对第1链节19,一方的销23被压入/固定于外链板21的一方(前方)的销孔25,该销23以能够沿轴向移动的方式嵌合插入多张内链板22的销孔27,但第1链节19通过销23的圆弧面23a与该内链板22的一方的销孔27的外侧面紧贴而承载传动拉伸力,并且与销23在旋转方向上一体地连结。第2链节20也与上述外链节19同样地,一方的销23被压入/固定于外链板21的一方的销孔25,并且为了承载传动拉伸力,而将该销23在旋转方向上一体地连结于内链板22的一方的销孔27,并且以能够沿轴向移动的方式嵌合于该销孔27。
[0031]而且,在第2链节20中的外链板21的另一方(后方)的销孔26的宽度方向外侧以重叠的方式配置第1链节19的一方(前方)的销孔25,交替配置第2链节20的内链板22与第1链节19的内链板22,并以错开1个间距的方式通过销23连结第1链节19与第2链节20。
[0032]与第1链节19中的外链板21的一方(前方)的销孔25以及内链板22的一方(前方)的销孔27在旋转方向成为一体的销23以能够滚动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链条,其具备多个第1链节及第2链节、和将这些多个第1链节及第2链节交替连结的多个销,其中,所述多个第1链节及第2链节分别具备外链板和配置于所述外链板之间的内链板,所述链条通过所述多个销的端面与带轮摩擦接触而进行传动,所述链条的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销具备在所述链条的行进方向排列的第1销、第2销及第3销,所述第1销与所述第2销之间的链节距和所述第2销与所述第3销之间的链节距相同,在将所述第1销的端面中的开始与所述带轮接触的接触点和所述第1销的中心之间的偏移量设为第1偏移量,将所述第2销的端面中的开始与所述带轮接触的接触点和所述第2销的中心之间的偏移量设为第2偏移量的情况下,所述第1偏移量与所述第2偏移量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其特征在于,在将邻接的销的端面中的接触点之间的距离设为接触间距的情况下,所述多个销具有距离分别不同的4种以上的接触间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销的端面具备第1倾斜面,所述第1倾斜面位于比所述第1销的中心靠所述链条的行进方向上游侧,并以所述第1销的中心侧的端部比所述链条的行进方向上游侧的端部在所述第1销的轴向位于外侧的方式倾斜,所述第2销的端面具备第2倾斜面,所述第2倾斜面位于比所述第2销的中心靠所述链条的行进方向下游侧,并以所述第2销的中心侧的端部比所述链条的行进方向下游侧的端部在所述第2销的轴向位于外侧的方式倾斜,所述第1销的中心与所述第1倾斜面的所述第1销的中心侧的端部之间的第1距离、和所述第2销的中心与所述第2倾斜面的所述第2销的中心侧的端部之间的第2距离不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链条,其特征在于,构成为所述外链板及内链板分别具有一对销孔,并且在各销孔嵌合插入有一根销,所述第1销的端面具备第3倾斜面,所述第3倾斜面位于比所述第1销的中心靠所述链条的行进方向下游侧,并以所述第1销的中心侧的端部比所述链条的行进方向下游侧的端部在所述第1销的轴向位于外侧的方式倾斜,所述第2销的端面具备第4倾斜面,所述第4倾斜面位于比所述第2销的中心靠所述链条的行进方向上游侧,并以所述第2销的中心侧的端部比所述链条的行进方向上游侧的端部在所述第2销的轴向位于外侧的方式倾斜,所述第1销的中心与所述第3倾斜面的所述第1销的中心侧的端部之间的第3距离、和所述第2销的中心与所述第4倾斜面的所述第2销的中心侧的端部之间的第4距离不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链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距离~第4距离是分别不同的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畠俊和石王章文大洼和也小武内清贵嶋林秀耶真田一辉
申请(专利权)人:大同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