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线束检测电路
[0001 ]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束检测电路。
技术介绍
线束检测仪主要用于检测线束通断是否接触良好,其结构包括采集电路和通讯电路两个部分。采集电路部分只需要宽电压直流9-18V电源供电就可以正常工作,其主要作用是利用电平原理检测线束是否导通;通讯电路部分的作用是把采集电路部分传送上来的值,传给显示器,使用户便于很直观的观察线束是否导通良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束检测电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线束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检测电路包括采集电路和通讯电路;所述采集电路通过采集线束点与通讯电路相连,采集电路连接触摸屏液晶显示器显示线束检测的结果;所述采集电路包括单片机芯片ICI ;所述单片机芯片ICl的I脚、2脚、3脚、4脚、5脚、6脚、9脚、10脚、13脚、14脚、16脚、19脚、20脚、23脚、24脚、25脚、26脚、27脚和28脚分别与被检测线束端子的线束连接;所述单片机芯片ICl的7脚通过电阻R13后分别与单片机芯片ICl的11脚和12脚连通;单片机芯片ICl的11脚还连接VCC电源端;单片机芯片ICl的8脚接地;单片机芯片ICl的15脚和21脚共同接地;单片机芯片ICl的17脚通过电容ClO后接地,该17脚还通过电阻R14连接VCC电源端;单片机芯片ICl的18脚和22脚共同连接VCC电源端,该18脚和22脚还共同通过电容Cll后接地;所述通讯电路包括控制模块PIC ;所述控制模块PIC的I脚至7脚、9脚至18脚、以及21脚至28脚均连接采集电路上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束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检测电路包括采集电路和通讯电路;所述采集电路通过采集线束点与通讯电路相连,采集电路连接触摸屏液晶显示器显示线束检测的结果;所述采集电路包括单片机芯片IC1;所述单片机芯片IC1的1脚、2脚、3脚、4脚、5脚、6脚、9脚、10脚、13脚、14脚、16脚、19脚、20脚、23脚、24脚、25脚、26脚、27脚和28脚分别与被检测线束端子的线束连接;所述单片机芯片IC1的7脚通过电阻R13后分别与单片机芯片IC1的11脚和12脚连通;单片机芯片IC1的11脚还连接VCC电源端;单片机芯片IC1的8脚接地;单片机芯片IC1的15脚和21脚共同接地;单片机芯片IC1的17脚通过电容C10后接地,该17脚还通过电阻R14连接VCC电源端;单片机芯片IC1的18脚和22脚共同连接VCC电源端,该18脚和22脚还共同通过电容C11后接地;所述通讯电路包括控制模块PIC;所述控制模块PIC的1脚至7脚、9脚至18脚、以及21脚至28脚均连接采集电路上所获得的线束端子信号;控制模块PIC的8脚和19脚共同接地;控制模块PIC的20脚连接VCC电源端,该20脚还通过电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检测电路包括采集电路和通讯电路;所述采集电路通过采集线束点与通讯电路相连,采集电路连接触摸屏液晶显示器显示线束检测的结果;所述采集电路包括单片机芯片ICl ;所述单片机芯片ICl的I脚、2脚、3脚、4脚、5脚、6脚、9脚、10脚、13脚、14脚、16脚、19脚、20脚、23脚、24脚、25脚、26脚、27脚和28脚分别与被检测线束端子的线束连接;所述单片机芯片ICl的7脚通过电阻R13后分别与单片机芯片ICl的11脚和12脚连通;单片机芯片ICl的11脚还连接VCC电源端;单片机芯片ICl的8脚接地;单片机芯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安,王金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和平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