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染料表面染色助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1095230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7 1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性染料表面染色助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染色助剂含有水溶性聚胺脂,配合水溶性聚乙烯醇使用后,可以在棉布表面形成一层反应性“保护膜”。该膜可以在后续的染色过程中既能充分有效地“阻止”活性染料渗透进织物内部,使其停留在织物表面,同时又可以和染料进行化学反应,最终使织物取得“表面染色”的效果。将由此获得的色织物制成成衣后经工业水洗,可获得具有牛仔服饰水洗风格的成衣。该助剂的开发问世极大地简化了水洗服饰的染色工艺,降低了染色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染料表面染色助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性染料表面染色助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这种方式染色的织物在制衣后经过工业水洗,可以开发出仿牛仔服水洗风格的流行服装。
技术介绍
仿旧水洗服饰历来深受年轻人的偏爱和关注,这其中最典型的当属牛仔服。用于制作牛仔服的的斜纹棉布主要由经轴染色后的色纱与未染色的白纱织造而成。经轴染色的棉纱纤度大、捻度高,染色时靛蓝隐色体在尚未充分渗透到纱线内部时就已被氧化成非水溶性的靛蓝染料而仅停留在纱线表面。从纱线横截面看,纱线内部呈现“白芯”,而纱线表面则由于聚积了大量的染料而呈“环状”。因此,这种染色效果常被称为“表面染色”或“环染”。在成衣水洗过程中,富集在纱线(织物)表面的靛蓝染料,在洗涤剂、机械力、以及生物酶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出现不同程度的脱落,即“掉色”。而当牛仔布经轴纱表面的染料逐渐脱落褪去后,纱线内部的“白芯”随即显露,出现特有的“蚀白”效果。这种效果在牛仔服的边缘部分(如领口、袖边、下摆等部位)尤为明显。因此,经水洗处理后的牛仔服可以呈现强烈的色差对比,具有极强的立体感。 然而,单一色系的牛仔服饰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性染料表面染色助剂,其特征在于在每升水中含有0.01‑0.1升水溶性聚胺脂和20‑80g聚乙烯醇,其中聚乙烯醇为中低聚合度,分子量为5万‑15万,醇解度不低于9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染料表面染色助剂,其特征在于在每升水中含有0.01-0.1升水溶性聚胺脂和20-80g聚乙烯醇,其中聚乙烯醇为中低聚合度,分子量为5万-15万,醇解度不低于9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染料表面染色助剂,其特征在于在每升水中含有0.03-0.07升水溶性聚胺脂和30-60g聚乙烯醇,其中聚乙烯醇为中低聚合度,分子量为8万-15万,醇解度不低于98%。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性染料表面染色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溶性聚胺脂按以下方法制备: (1)、将20-40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60-100g聚乙二醇2000加入反应釜搅拌、混合,于常压下以5 °C/min的速率升温; (2)、待温度达到35- 45 °(:后,加入0.1-0.2g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3)、搅拌5-15min后,再加入8-12 g 二轻甲基丙酸; (4)、反应1.5-2.5小时后把混和液冷却至室温,加入8-12g三乙胺继续反应5_15min ; (5)、将12-18g亚硫酸氢钠溶于150-250g蒸馏水后,逐滴加入上述反应混合液中; (6)、用150-250克蒸馏水稀释制得水溶性聚胺脂。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性染料表面染色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溶性聚胺脂按以下方法制备: (1)、将25-35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70-90g聚乙二醇2000加入反应釜搅拌、混合,于常压下以5 °C/min的速率升温; (2)、待温度达到35— 45 0C后,加入0.1-0.15g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3)、搅拌5-15min后,再加入9-12 g 二轻甲基丙酸; (4)、反应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颂民赵家乐胡恩岭姜绶祥
申请(专利权)人:香港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