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商务车的外后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9040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商务车的模块化外反光镜组件,包括:    一个上车身固定支座(1),它具有一个上转动连杆(1a);一个下车身固定支座(2),它具有一个下转动连杆(2a);一个第一反光镜(3),以及    一个支撑臂(5),所述第一反光镜(3)被安装在支撑臂(5)上,并且该支撑臂(5)按照下述方式位于所述上下车身固定支座(1,2)的上下转动连杆(1a,2a)内,即它可相对于所述上下车身固定支座(1,2)而围绕一个轴线枢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商务车的外后视镜
技术介绍
商务车如卡车、旅游大巴以及诸如此类的车辆,在其司机一侧和在其乘客一侧都至少有一个外主反光镜,并经常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广角镜。由于根据不同地区的交通法规,商务车可以靠左侧或靠右侧驾驶,所以反光镜制造商就必须制造四种反光镜,即用于司机一侧、乘客一侧、靠左驾驶和靠右驾驶。这种强制性导致因为需要生产不同的类型和相关设备而产生高制造成本,同样也导致由于多种型号并存而带来高的库存成本。通常提供同一反光镜(比如用于左侧驾驶车辆的司机一侧的反光镜)的不同形式,每种形式的原始成本很高,但在满足空气动力学需要的基础上,最后有希望成为一种更经济的型号。这些所述的不同形式,迄今为止,需要不同的紧固设备、反光镜镜面玻璃、调节设备及诸如此类的零部件,这些都需要设计、制造并库存。于是这样就又在成本累加中成为一种特别重要的因素。除此之外,商务车本身必须提供各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包括安装孔等。另外,商务车用外反光镜,要想获得理想视角,通常被安装在车身的侧面和/或稍微前面一点。然而,在许多情况下这对驾驶是不利的,比如,在通过狭窄的过水路面或用轮渡或运输船运输商务车过程中,商务车彼此车身之间以及头尾之间的距离被摆放得尽可能地近。再有,在面积狭窄的地方比如庭院入口处、街道拐角处及诸如此类的地方进行活动时,后视镜放在侧面或前面都可能不方便。为纠正这一点,外后视镜应加一个转轴,于是就可把它们转动靠近车身侧面。手动操作来执行这一转动是不利的,因为乘客座处的反光镜可能也需要转动,而这个反光镜司机不能直接够到。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避免上述指明的种种缺点。这一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和/或权利要求5中的特征来实现。如本专利技术所述,商务车用外后视镜组件是模块化制成的并包括上下各一个车身固定支座,每个固定支座有一个可转动的连接连杆。为方便起见,车身固定支座可以被安装在商务车的车门上。此外,外后视镜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反光镜,即众所周知的主反光镜。除此之外,该反光镜结构还可包括一个第二反光镜,比如一个广角镜。每个反光镜组件可以包括一块反光镜镜面玻璃和该镜面玻璃用的一个定位调节装置。再有,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该反光镜组件有一个支撑臂,第一和第二反光镜通过其调节装置被固定在支撑臂上。该支撑臂可转动安装在各自对应的上下车身固定支座上,于是可以相对于车身固定支座围绕着轴线转动。该支撑臂各种不同的实施例可用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外后视镜的结构上。比如,该支撑臂可被制成一个整体铸件,将定位装置与之合成一个整体。采用类似的方式,支撑臂包括一个管状轭,定位装置固定于其上。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一和第二反光镜可以与自己的盖板一起按照各自独立的方式被装入一个共同室中,或者被一同固定在一个共同室内的一个管状轭上。模块化结构是可行的,并且因此,该外后视镜组件使用相同的上下车身固定支座并且具有相同的第一和第二反光镜,所有的不同之处仅在于该支撑臂的形状,这就使只采用相当少数量的零件而制造出适用于大量不同形式的外反光镜成为可能。比如采用管状轭形式的一个支撑臂可以有效地同时用于司机一侧和乘客一侧。类似地,下述情况成为可能,即放置在一个共同室内的或分别置于各自独立室内的第一和第二反光镜可放置在驾驶室的两侧。这样一来,只采用很少的零部件就可以安装差别最大的模块化外反光镜。这些反光镜可以安装在司机一侧或乘客一侧,适用于左侧驾驶或右侧驾驶,并且从空气动力学角度和经济角度来看都得到了优化。现在考虑外反光镜的转动,一种情况是商务车有至少一个第一(上)车身固定支座,该固定支座有至少一个第一(上)可转动连杆和至少一个第一反光镜。这个反光镜可以包括一块反光镜镜面玻璃及其一个调节装置以及一个支撑臂,该第一反光镜通过其定位装置被固定在该支撑臂上。按照这种布置,如权利要求5所述可以有一个定位装置由一个伺服马达驱动,并且与这个伺服马达一起,该定位装置被约束在该支撑臂上。该支撑臂,现在由该伺服马达驱动,经由其第一可转动连杆,可相对车身侧面向外和向内转动。采用一种有利的方式,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外反光镜组件还具有一个第二(下)车身固定支座,其上带有一个第二(下)可转动连杆,支撑臂被另外固定在该连杆上。在这种情况下,该定位装置可围绕由第一和第二可转动连杆所确定的转轴来转动该支撑臂。在一种有利的实施例中,该定位装置包含一个带滑杆的线性驱动器,该滑杆被连接固定在支撑臂上并可以由伺服马达按照下述方式推开或拉回,即该支撑臂相应转向或离开车身侧面。在另一个有利实施例中,该定位装置有一个旋转驱动器,它可作用于上或下支撑臂上以使该支撑臂转向或离开车身侧面。采用一种有利的方式,该定位装置可以与外反光镜组件制成一体,其中该伺服马达可被置于一个支撑臂或一个车身固定支座内。在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另一个有利实施例中,该定位装置有一个前后限位开关,该开关将支撑臂的枢转运动限制在一个确定好的伸展或缩回端位内。附图简介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优点、特征和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进行了描述,并且在以下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可以更为明了,其中附图说明图1为如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商务车的一种外反光镜组件的正视图;图2为沿图1中剖面线A-A所得的剖面图;图3为如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所述商务车的一种外反光镜组件的正视图;图4为沿图3中剖面线A-A所得的剖面图;图5为如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所述商务车的一种外反光镜组件。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示出了如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商务车的一种外反光镜组件。该外反光镜组件包含一个上车身固定支座1和一个下车身固定支座2,它被固定在一个(未示出的)车门上。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可枢转的连杆,分别为1a和2a,被简略示出。另外,该反光镜组件包括一个第一反光镜(主反光镜)3和一个第二反光镜(广角镜)4,它们分别包括一块镜面玻璃3a、4a和一个定位装置3b、4b,如图2所示。根据现有技术,该定位装置3a、4a可以为手动或电动调节的。该第一和第二反光镜3、4分别沿其各自的定位装置3b、4b被放置在一个共同的室34内。此外,该反光镜组件有一支撑臂5,主反光镜和广角镜3、4分别通过其定位装置3b、4b被固定于该支撑臂上。形状为管状轭的该支撑臂5本身被以下述方式固定到上下车身固定支座1、2上,即该支撑臂可以绕一个大致垂直的轴线在上下转动连杆1a、2a上转动。以这种方式,该支撑臂可以转动靠近和离开车身的侧面。用于第一和第二反光镜3、4的该共同室34可以通过定位装置3b、4b固定到支撑臂5上。图3、4示出如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所述商务车用的一种外反光镜组件。该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支撑臂。在这种情况下,该支撑臂5被制成2个部分,即,一个上部件5a和一个下部件5b。因此,所述上部件和下部件5a、5b通过上下转动连杆分别被连接到共同室34的上端和下端。两个实施例的共同之处在于上下车身固定支座1、2和第一、第二反光镜3、4的模块化结构,包括其定位装置3b、4b和共同室34。这些零件在不同实施例中都是相同的,这样一来就明显降低了制造和库存成本。通过使用不同的支撑臂,如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的形式,就可以实现模块化的各种不同的反光镜形式。另外,如果必要的话,这些部件可以在以后互换。特别是,该共同室34相对于其横轴被制成对称的。以这种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海因里希·朗阿尔布雷希特·波普
申请(专利权)人:梅卡朗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