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携式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83290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6 09:51
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部件、一第一枢接单元、一第二部件以及一第二枢接单元。第一部件包括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第一枢接单元设于该第一部件的一侧,其中,该第一枢接单元包括一齿轮以及一第一轴,该齿轮绕该第一轴转动。第二部件包括一第三表面以及一第四表面。第二枢接单元设于该第二部件的一侧,其中,该第二枢接单元包括一齿轨,该齿轨绕一第二轴延伸,该齿轮啮合该齿轨,该齿轮沿该齿轨绕该第二轴移动,使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三表面之间的夹角于0度至360度之间变化。通过该装置使笔记本电脑在关合状态下的整体厚度可降到最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携式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枢转机构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笔记本电脑,均具有枢转机构(例如,铰炼结构),以供笔记本电脑的上盖(具有屏幕)相对主机(具有键盘)进行枢转。然而,在目前一般的设计中,在关合状态下,笔记本电脑的上盖并不容易贴合主机的上表面,因此造成笔记本电脑在关合状态下的整体厚度增加。并且,在现有设计中,笔记本电脑的屏幕与键盘之间的夹角极限为180度,如此将局限笔记本电脑的应用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以解决笔记本电脑在关合状态下的整体厚度增加和笔记本电脑应用方式单调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该装置包括一第一部件、一第一枢接单元、一第二部件以及一第二枢接单元。第一部件包括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相反于该第二表面。第一枢接单元设于该第一部件的一侧,其中,该第一枢接单元包括一齿轮以及一第一轴,该齿轮绕该第一轴转动。第二部件包括一第三表面以及一第四表面,该第三表面相反于该第四表面。第二枢接单元设于该第二部件的一侧,其中,该第二枢接单元包括一齿轨,该齿轨绕一第二轴延伸,该齿轮啮合该齿轨,该齿轮沿该齿轨绕该第二轴移动,该齿轨包括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当该齿轮位于该第一端时,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三表面之间的夹角为0度,当该齿轮位于该第二端时,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三表面之间的夹角为360度。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所述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部件、一第一枢接单元、一第二部件以及一第二枢接单元,其中该第一部件包括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相反于该第二表面;该第一枢接单元设于该第一部件的一侧,其中,该第一枢接单元包括一齿轮以及一第一轴,该齿轮绕该第一轴转动;该第二部件,包括一第三表面以及一第四表面,该第三表面相反于该第四表面;该第二枢接单元,设于该第二部件的一侧,其中,该第二枢接单元包括一齿轨,该齿轨绕一第二轴延伸,该齿轮啮合该齿轨,该齿轮沿该齿轨绕该第二轴移动,该齿轨包括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当该齿轮位于该第一端时,该第一表面朝向该第三表面,当该齿轮位于该第二端时,该第二表面朝向该第四表面。本专利技术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部件、一第一枢接单元、一第二部件以及一第二枢接单元。第一部件包括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第一枢接单元设于该第一部件的一侧,其中,该第一枢接单元包括一齿轮以及一第一轴,该齿轮绕该第一轴转动。第二部件包括一第三表面以及一第四表面。第二枢接单元设于该第二部件的一侧,其中,该第二枢接单元包括一齿轨,该齿轨绕一第二轴延伸,该齿轮啮合该齿轨,该齿轮沿该齿轨绕该第二轴移动,使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三表面之间的夹角于0度至360度之间变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在关合状态下,笔记本电脑的上盖(第一部件)可充分贴合主机(第二部件)的上表面,因此笔记本电脑在关合状态下的整体厚度可降到最低。并且,笔记本电脑的屏幕与键盘之间的夹角可以在0度到360度之间任意调整,笔记本电脑的应用方式可更为广泛。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图2A以及2B是显示第一枢接单元以及第二枢接单元的连结情形,其中,第一部件被省略以简化图面;图3A是显示第一表面与该第三表面之间的夹角为0度的情形;图3B是显示第一表面与该第三表面之间的夹角为360度的情形;图3C是显示第一表面与该第三表面之间的夹角为180度的情形;图4A是显示该第一枢接单元与该第二枢接单元的细部结构;图4B是显示第一枢接单元100的细部结构;以及图5是显示单元壳体作为脚垫的情形。主要元件标号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其是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包括一第一部件10、一第二部件20、一第一枢接单元100以及一第二枢接单元200。第一部件10包括一第一表面11以及一第二表面12,该第一表面11相反于该第二表面12。第二部件20包括一第三表面21以及一第四表面22,该第三表面21相反于该第四表面22。该第一枢接单元100设于该第一部件10的一侧。该第二枢接单元200设于该第二部件20的一侧。该第一部件10还包括一显示器19,该显示器19位于该第一表面11。该第二部件20还包括一输入介面(例如,键盘)29,该输入介面29位于该第三表面21。搭配参照图2A、2B,其中,第一部件10被省略以简化图面,该第一枢接单元100包括一齿轮110、一第一轴120以及一连结件130,该连结件130连接该第一部件10,该齿轮110连接该连结件130并绕该第一轴120转动。参照图1,该第二枢接单元200包括一单元壳体210,一单元外盖220以及一单元内盖230。该单元外盖220以及该单元内盖230分别连接该单元壳体210的两侧。一内盖槽231形成于该单元内盖230之上,该第一枢接单元100穿过该内盖槽230而延伸进入该单元壳体210。搭配参照图2A、2B,该第二枢接单元200还包括一齿轨211,该齿轨211形成于该单元壳体210内部,该齿轨211绕一第二轴240延伸,该齿轮110啮合该齿轨211,该齿轮110沿该齿轨211绕该第二轴240移动。该齿轨211包括一第一端213以及一第二端214。参照图3A,当该齿轮位于该第一端时,该第一表面11与该第三表面21之间的夹角为0度(此时该第一表面11朝向该第三表面21)。参照图3B,当该齿轮位于该第二端时,该第一表面11与该第三表面21之间的夹角为360度(此时该第二表面12朝向该第四表面22)。参照图3A、3B,当该齿轮位于该第一端时,该第一表面11贴合该第三表面21,当该齿轮位于该第二端时,该第二表面12贴合该第四表面22。参照图3C,当该齿轮位于该齿轨中心时,该第一表面11与该第三表面21之间的夹角为180度。参照图4A、4B,图4A是显示该第一枢接单元100与该第二枢接单元200的细部结构,图4B是显示第一枢接单元100的细部结构。该第二枢接单元200还包括一导轨212,该第一枢接单元100包括一引导件140以及一导槽141,该导槽141与该导轨212相配合。该导轨212是形成于该单元壳体210内部,该第一枢接单元100沿该导轨212移动。在此实施例中,该导轨为一凸出结构。该第一枢接单元100还包括一固定件150、一第一垫片161以及一第二垫片162,在此实施例中,引导件140位于该第一垫片161以及该第二垫片162之间,该导槽141形成于该引导件140之上,该第一垫片161位于该导槽141以及该齿轮110之间,该第二垫片162位于该导槽141以及该固定件150之间,该固定件150固定于该第一轴120的一端,该第一垫片161、该第二垫片162、该引导件140以及该导轨212是以紧配的方式贴合,藉此以提供扭力,让第一部件10相对第二部件20的翻转角度处于随遇平衡的状态,即,可稳固的停留于任何角度。在此实施例中,该固定件150为螺帽,该单元外盖220对应该固定件150。在一变形例中,该引导件140亦可省略,而单纯以该第一垫片161以及该第二垫片162之间的间隙作为导槽,上述揭露并未限制本专利技术。参照图5,在此实施例中,该单元壳体210的截面呈腰果状,一缺口2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携式电子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部件,包括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相反于该第二表面;一第一枢接单元,该第一枢接单元设于该第一部件的一侧,其中,该第一枢接单元包括一齿轮以及一第一轴,该齿轮绕该第一轴转动;一第二部件,包括一第三表面以及一第四表面,该第三表面相反于该第四表面;以及一第二枢接单元,设于该第二部件的一侧,其中,该第二枢接单元包括一齿轨,该齿轨绕一第二轴延伸,该齿轮啮合该齿轨,该齿轮沿该齿轨绕该第二轴移动,该齿轨包括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当该齿轮位于该第一端时,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三表面之间的夹角为0度,当该齿轮位于该第二端时,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三表面之间的夹角为360度。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8.16 TW 1021294211.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部件,包括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相反于该第二表面;一第一枢接单元,该第一枢接单元设于该第一部件的一侧,其中,该第一枢接单元包括一齿轮以及一第一轴,该齿轮绕该第一轴转动;一第二部件,包括一第三表面以及一第四表面,该第三表面相反于该第四表面;以及一第二枢接单元,设于该第二部件的一侧,其中,该第二枢接单元包括一齿轨,该齿轨绕一第二轴延伸,该齿轮啮合该齿轨,该齿轮沿该齿轨绕该第二轴移动,该齿轨包括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当该齿轮位于该第一端时,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三表面之间的夹角为0度,当该齿轮位于该第二端时,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三表面之间的夹角为360度;该第二枢接单元还包括一导轨,该第一枢接单元包括一导槽,该导槽与该导轨相配合,该第一枢接单元沿该导轨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齿轮位于该第一端时,该第一表面贴合该第三表面,当该齿轮位于该第二端时,该第二表面贴合该第四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齿轮位于该齿轨中心时,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三表面之间的夹角为180度。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振仪庄政祥
申请(专利权)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