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MPa级冷轧带钢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082854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5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470MPa级冷轧带钢及其生产方法,其包括热轧工序和冷轧连退工序,所述带钢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C0.07~0.10%,Si0.12~0.18%,Mn1.2~1.4,P≤0.015%,S≤0.015%,Als0.025~0.055%,N≤0.007%,Ti0.02~0.03%,Nb0.045~0.050%,余量为Fe。本冷轧带钢在现有Nb、V、Ti析出强化的基础上,去除了成本较高的V元素,增加酸溶铝(Als)含量,通过合理控制钢中N含量,增加了钢中AlN的析出效果,降低了原来对于Si、Mn、Nb、Ti合金的添加量,在保证原有析出强化的效果的基础上,增加了成品的延展性。本方法得到的冷轧带钢的抗拉强度为500~560MPa,屈服强度为450~490MPa,延伸率为22~25%;具有性能稳定,抗拉强度富于量大,屈服强度高,延伸率高、成本较低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470MPa级冷轧带钢及其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板材生产
,尤其是一种470MPa级冷轧带钢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降低汽车尾气排放,汽车节能减排势在必行。高强钢在汽车上的应用,有利于汽车减轻重量,成为目前汽车工业发展的前沿技术之一。为了保证汽车在撞击后具有保护车内人员安全的功能,需要提高汽车用钢的抗拉强度。目前生产抗拉强度大于470MPa的冷轧板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双相钢生产法,复合强化法等。双相钢生产法的特点是是通过相变强化提高钢的抗拉强度。复合强化法的特点是通过在钢中添加Nb、Ti合金,提高钢的析出强化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470MPa级冷轧带钢,在保留钢强度的同时,提高了钢的延展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470MPa级冷轧带钢的生产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C0.07~0.10%,Si0.12~0.18%,Mn1.2~1.4%,P≤0.015%,S≤0.015%,Als0.025~0.055%,N≤0.007%,Ti0.02~0.03%,Nb0.045~0.050%,余量为Fe。本专利技术方法包括热轧工序和冷轧连退工序,所述带钢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C0.07~0.10%,Si0.12~0.18%,Mn1.2~1.4%,P≤0.015%,S≤0.015%,Als0.025~0.055%,N≤0.007%,Ti0.02~0.03%,Nb0.045~0.050%,余量为Fe。本专利技术方法所述热轧工序:热轧加热温度为1220~1240℃;精轧开轧温度为1020~1080℃;终轧温度为870~910℃;卷取温度为610~680℃;热轧过程中,粗轧保温罩正常投入,粗轧结束后不待温。本专利技术方法所述冷轧连退工序:连退均热温度为780~830℃;缓冷终冷温度为660~690℃;快冷结束温度为450~500℃;时效结束温度为380~420℃;快冷冷速控制在25~65℃/s,平整延伸率控制在0.7~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在现有Nb、V、Ti析出强化的基础上,去除了成本较高的V元素,增加酸溶铝(Als)含量,通过合理控制钢中N含量,增加了钢中AlN的析出效果,降低了原来对于Si、Mn、Nb、Ti合金的添加量,在保证原有析出强化的效果的基础上,增加了成品的延展性。本专利技术方法根据钢种强度为470MPa级,向钢中添加了适量的Nb、Ti合金;通过控制热轧、冷轧工艺,控制带钢组织的同时,控制钢中Nb、Ti析出物的形貌、类形和分布;达到细化晶粒并形成一定程度的析出强化效果,实现抗拉强度达到470MPa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方法产品强度达到470MPa的同时,延伸率达到20%以上,使带钢具有优良的成型性。避免使用双相钢控制相变工艺,增加生产控制难度;同时避免添加Cr、Mo等成本较高的合金,降低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方法得到的冷轧带钢的抗拉强度为500~560MPa,屈服强度为450~490MPa,延伸率为22~25%;具有性能稳定,抗拉强度富于量大,屈服强度高,延伸率高、成本较低的特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10:本470MPa级冷轧带钢的最终化学成分以及生产方法的工艺条件如下所述。(1)本冷轧带钢采用转炉冶炼、LF精炼、连铸、热轧和冷轧连退工序制备而成,连铸工序后铸件的化学成分见表1。表1:铸件化学成分(wt%)(2)热轧工序:所述热轧工序通过控制工艺温度,有利于降低热轧成品强度,减少冷轧轧机负荷,有利于控制冷轧板形,提高冷轧产品质量;热轧过程中,卷取温度和成品规格相匹配;粗轧保温罩正常投入;粗轧结束后不进行待温,直接进行精轧;各实施例热轧工序具体的工艺参数见表2。表2:热轧工艺参数(3)冷轧连退工序:所述冷轧连退工序通过控制均热、缓冷、快冷、时效温度以及冷速,以产生抗拉强度大于470MPa冷轧带钢所须的显微组织;保证均热时形成的铁素体晶粒有足够的细晶强化效果;控制缓冷温度,促进均热形成的铁素体晶粒中的C、N元素向奥氏体中扩散,降低铁素体中杂质元素的含量,保证成品的延展率;控制快冷温度和时效温度,保证合理的时效开始温度,控制钢中析出物的粗化;控制合理的冷速,保证钢的奥氏体发生珠光体相变。各实施例冷轧成品规格为1220×1.5mm,冷轧压下率控制为62.5%,平整延伸率与厚度相匹配,具体退火工艺见表3。表3:冷轧连退工艺参数所述冷轧连退工序中,780~830℃保温有助于经冷轧后的冷硬带钢发生恢复再结晶,由于钢中的微合金元素Nb、Ti、Als等已经和钢中的C、N元素形成NbCN,TiCN,AlN等析出物,对铁素体晶界有一定的钉轧作用,均热温度过低,将导致带钢晶粒过细,导致成品屈服强度偏高,延伸率偏低。经过缓冷后,带钢冷却至660~690℃,这有利于铁素体中固溶的C、N元素向奥氏体转化,降低铁素体中的合计元素含量,提高铁素体的延展率,缓冷的过程也促进钢中奥氏体向珠光体转变,经快冷至450℃~500℃,进入时效阶段,在时效段缓慢冷却至380℃~420℃,这个过程促进钢中已经形成的NbCN,TiCN,AlN等析出物进一步粗化,长大,提高析出强化效果。经过整个冷轧退火过程,钢的强韧性得到良好的匹配。(4)各实施例所得产品力学性能见表4。表4:产品力学性能由表4可知,实施例1-10所得产品完全能够满足470MPa级冷轧带钢的性能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470MPa级冷轧带钢,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C 0.07~0.10%,Si 0.12~0.18%,Mn 1.2~1.4%,P≤0.015%,S≤0.015%,Als 0.025~0.055%,N≤0.007%,Ti 0.02~0.03%,Nb 0.045~0.050%,余量为Fe。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470MPa级冷轧带钢的生产方法,包括热轧工序和冷轧连退工序,所述带钢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C0.07~0.10%,Si0.12~0.18%,Mn1.2~1.4%,P≤0.015%,S≤0.015%,Als0.025~0.055%,N≤0.007%,Ti0.02~0.03%,Nb0.045~0.050%,余量为Fe;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轧工序:热轧加热温度为1225~1240℃;精轧开轧温度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建军李玉谦何方杨西鹏孙电强王恩睿苏振军万永健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